池瑩慧
[摘 要]食堂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個分支,是構成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學校文化的精神之所,是學校師生精神風貌、學習風氣、養成習慣和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的綜合反映。小學食堂文化也是校園文化的一種側面反映,是學生道德品質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校園文化的一項重要方面。
[關鍵詞]小學;食堂;文化;道德品質影響
食堂文化既是一種教育觀念,也是一種教育實踐。在新時期的教育發展下,小學食堂文化的影響最主要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小學生是從幼兒園的飯來張口到小學的分組自主用餐,有一個環境上的不適應和改變,而且一系列的食堂用餐習慣需要扎實的訓練。所以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構成部分,把食堂變成課堂,小學食堂文化對小學生在其生理與心理方面,物質與精神方面都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
一、城鄉小學食堂文化
通過對城鄉小學食堂文化的影響的研究,雖然農村和城市小學不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都相差甚遠,但總的來說農村和城市小學食堂守則要求還是有很多一致。其中在對學生就餐前和就餐后的要求都大致相同,特別是在對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無特殊原因飯菜要吃完,不偏食、不挑食這方面是每個小學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這在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方面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也在對學生平時的行為習慣進行培訓和提升,加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從食堂守則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對小學生的一種團隊意識和文明就餐的培訓。從裴斯泰洛齊的教育與勞動相結合的觀點上,我們通過城鄉小學食堂守則的對比,如排隊就餐,到剩菜剩飯的要求,學生分菜,衛生打掃等要求上可以看出體現了裴斯泰洛齊的教育與勞動相結合的觀點,這就為食堂文化的對道德教育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
二、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主張人們積極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斗爭中去選擇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食堂文化正是踐行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讓食堂變成課堂,讓每個小學生不僅做到會吃飯、吃好飯,同時也要學會愛惜糧食,不浪費飯菜。讓學生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些名言的用意。
現在的小朋友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圍著其一人轉,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生活上幾乎不能自理,在學校食堂中反映出學生在用餐方面的不足,不會使用餐具,吃飯不專心、挑食、磨蹭,不文明用餐的現象,不配合老師的安排。但在食堂中通過對學生的用餐技能和方法,還有必須遵守用餐規定,通過對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食堂用餐對比,我們發現小學高年級的同學不管是在用餐習慣還是在遵守食堂用餐準則的行為方面都明顯有顯著的改善和提高。食堂文化在學生的生活習慣方面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們也需學習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在點滴中發現和培養學生的習慣。
三、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曾說“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是教育現象之說明。
1.小學食堂管理守則之規范。不只在小學中的食堂有食堂管理守則規范,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都有食堂管理守則規范。食堂管理守則可能是在小學食堂文化影響中發揮著最主要的作用,就像一個國家法律是其最堅實的保障,食堂管理守則也是食堂管理,學生就餐的保障。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的德育的教育,因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老師往往采取說教的方式,這樣不僅達不到有效的效果,而且使學生因為枯燥、乏味產生反感情緒。而食堂管理守則對學生的影響是連續的、持久的,學生每天就餐都要求遵守食堂管理手冊,這種教育可以融入學生的學習、學生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2.小學食堂守則對墻面文化的影響。漫步當今校園,你會發現許多學校的教學樓墻面常年張貼著一些模范人物的畫像或者是名言,食堂也不例外。從食堂守則規范來看,其對食堂墻面文化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小學食堂守則都要求了“在食堂醒目位置制作學生就餐要求牌,提醒學生。”這是一種以書面形式要求小學食堂的在的墻面符號設計中必須要有提醒學生的就餐要求牌。還有食堂守則的內容中“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無特殊原因飯菜要吃完,不偏食、不挑食。”通過調查會發現幾乎所有小學食堂的墻面符號設計都會有與節約糧食,浪費可恥的道德行為相關,有的是以圖畫展示,有的是以文字提示,但其宗旨都是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3.食堂墻面符號對小學生的德育影響。人們一般把小學食堂文化與小學德育聯系起來,可以把它歸為校園物質文化的隱形課程,強調了它的熏陶功能,認為它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隱形教育效果,由此把它作為提高德育實施的一條途徑。如“飲水要思源,吃飯要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边@些墻面標語,當學生進入食堂時,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節約用水一點一滴,珍惜糧食一顆一粒。還有考慮到兒童的特殊性,小學食堂墻面圖畫大多是采用的圖片與文字結合的方式進行傳播,通過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模式,利用圖片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食堂的功能和作用,使得信息能夠明確的被接受。
總之,食堂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不可取代的,其對道德教育的也起著很大的作用。但目前國家對小學食堂文化的建設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對食堂文化的建設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建設食堂文化的標準,所以食堂文化在不同學校不同地區存在著很大差異,甚至大多數的食堂文化建設還處于一片空白。這需要我們做好調查和研究,讓食堂文化承擔起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角色,在學生的道德教育方面發揮更多積極的作用,創辦有特色的食堂文化是我們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桑國棟.和諧發展中的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教育科學周刊.2014(11).
[2]盧倩.小學校園墻面符號的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