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揚+楊旺舟


一、云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狀況
2015年底,云南省總人口為4741.8萬人,城鎮人口為2054.6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43.33%,比2000年的23.36%提高了19.97個百分點。2011年省委書記秦光榮提出“穩步推進城鎮上山”的發展口號,形成了以昆明為首的城鎮核心小組,昆明周邊的幾個城市正慢慢發展成為群體結構。總體來說,云南省新型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現代城鎮化體系已基本形成。
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云南省的經濟就實現了高速發展,第一、二、三產業也同時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2015年云南省的生產總值就達到13619.17億元,同比增長6.28%。第一產業產值比重由2000年的21.46%下降到2015年的15.09%,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則由2000年的37.10%上升到2015年的45.14%,第二產業產值比重基本趨于穩定。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逐漸朝向“三二一”的發展模式轉變,產業結構也從低級轉向高級不斷發展。
二、云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實證研究
(一)變量的解釋說明與數據的選取
本文選取的是21世紀以來從2000~2015年的數據,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選用三次產業分類的方法,也就是第二產業占GDP總量的比值和第三產業占GDP總量的比值來反映產業結構的演進,分別記為X1、X2。城鎮化水平則利用城鎮化率來反映,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記為Y。數據如表1所示:
(二)平穩性檢驗
為了防止回歸方程中出現異方差、多重共線性,而使得回歸方程估計結果的有效性不足,在進行平穩性檢驗時,對各指標數據進行取對處理,分別記為LX1、LX2和LY。本文運用Eviews7.2對上面表1的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為了看其平穩性。檢驗的結果如下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序列LX1、LX2和LY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均為非平穩序列,但它們的差分序列均為平穩序列。其中序列ΔLX1和ΔLX2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為平穩序列,序列ΔLY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為平穩序列。
(三)回歸與協整檢驗
由于非平穩序列可能出現偽回歸,因此,協整關系的檢驗就是檢驗它們的回歸方程所描述的因果關系是否存在偽回歸的情況,也就是檢驗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本文采用的是基于回歸殘差的協整檢驗方法(ADF)檢驗第二產業產值比重X1、第三產業產值比重X2與城鎮化率Y之間的關系。
根據最小二乘法(OLS)將Y對X1、X2的回歸方程進行回歸,得到回歸方程的殘差,對殘差進行做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如下表3所示:
以上檢驗結果顯示:由于變量Y與X1、X2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所以可以說明云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之間存在著長期均衡關系,這也從一方面說明了從2000年到2015年以來,云南省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協整關系。
三、云南省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升級發展的對策建議
城鎮化進程以產業的發展為基礎,同時城鎮化也是產業快速發展的載體。兩者相伴而生、互相影響,所以兩者之間須協調并進,不能出現產城分離的局面,加強城鎮規劃與產業布局間的有效銜接,促使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城鎮之間的產業分工協調,可以達到產業與城鎮的雙升級。另外,可以依托城鎮特色資源優勢發展優勢產業,云南省無論大中小城市還是城鎮都有其獨特的資源優勢,應該基于此,合理規劃產業項目,積極有效的引導各類城鎮打造屬于自身的城鎮化特色。
參考文獻
[1]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統計年鑒[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2]李剛,魏佩瑤.中國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關系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3(5):72-79.
[3]沈正平.優化產業結構與提升城鎮化質量的互動機制及實現途徑[J].城市發展研究,2013(5):70-75.
基金項目: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一般項目,項目編號:yjs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