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食品檢測實驗室的重要性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頻曝光,從三鹿奶粉到人工雞蛋,從瘦肉精到三聚氰胺,使人們越來越擔憂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食品的要求已經不再局限于吃飽,而是要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和吃得放心。這種情況下,我國政府制定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加強了對于食品市場的監督與管理,從而確保市場上食品的食料安全,確保我國食品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企業食品檢測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現狀
設備維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很多的食品實驗室在建立以后僅僅是定期進行一些樣品的檢測,甚至一些地區的食品檢測實驗室只有在發現問題后才會進行正式的全面檢測,根本沒有按照相關的要求開展全面的食品檢測。這樣一來就導致了食品實驗室內的設備儀器長期閑置,導致了大量的儀器存在老化受損問題,給食品檢測實驗室的檢測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食品檢測人員水平過低。在開展食品的檢測時,新員工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相應的實際操作經驗,而老員工具備一定的操作經驗但是理論知識上存在較大的空缺。如果不能夠較好的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會影響食品檢測實驗室的正常檢測工作。
管理體系存在漏洞?,F有的食品管理體系存在較多的問題。很多檢測單位在檢測時都沒有能夠正確的認識到食品采集、運輸和存儲的重要性,嚴重的影響了檢測結果的準確與可靠。
實驗室環境存在問題。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為了加強對地區食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引進了專業的食品檢測設備以及檢測人員,但是在進行實驗室的建設時卻沒有能夠正確認識到實驗室環境布置的重要性。對于檢測設備僅僅是放置在實驗室內,未能夠合理地安裝使用。一些高精度的檢測設備對于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安裝時必須要控制好外部環境,在專業的檢測環境下進行安裝檢測,這樣才能夠確保檢測的質量。
我國食品檢測中的弊端
檢驗方式簡單。當前,我國關于食品監測的投入較少,當前還不具備完善的食品質量檢驗監測體系。要想實現有效監管則需監管食品生產的全過程,但在實際檢測過程中,當前還主要以突擊檢測、運動檢測、傳統做法為主,這些檢測手段存在著很多問題,導致監管工作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得不到人們的認可,還有一定數量的有害食品依然擺上人們餐桌。當前食品檢測費用通常需要食品生產者與銷售者負責,無形當中提高了這些人員的生產成本,這是一種不合理的做法,會引起食品企業抵觸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現象。
不能有效監督。當前我國食品檢測監督環節存在諸多漏洞,形式化現象嚴重,在食品監管過程中不關注食品的生產過程,而將重點放在食品的出廠檢測部分。食品監管不能涉及全部生產者,主要針對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不能全面監管小型企業與家庭作坊。當前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還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如關于食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就不能正常進行,導致食品安全檢測不能正常進行,我國食品檢測體系不完善。
不能統一認定。我國很多地區在食品檢測結果的認定方面存在著重復操作現象,不但要求不同部門直接認定而且也要求各級地方行業主管部門進行認定,導致食品檢測工作不斷提高認定成本,引起人們的較多不滿,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從業人員技能不達標、不能進行全面認定等。
食品檢測實驗室質量管控措施
規范樣品的抽取與制備。在進行食品的檢測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樣品的抽取與制備,這直接關系著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在樣品抽取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在選擇時不僅要確保樣品的質量還要確保樣品的數量,從多個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選擇樣品。在取樣的過程中一定要盡量保持樣品的理化狀態不變,避免在區域的過程中發生二次污染。
選擇合適的設備儀器。在食品質量檢測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檢測設 備,能夠有效地提高實驗檢測的準確性。根據食品的種類選擇以及檢測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檢測儀器十分有必要。此外,為了確保食品檢測的可靠性,檢測人員要做好設備的日常養護管理,對于不同的儀器針對其性能采用不同的養護方法。在實際的檢測之前需要先進行設備的自校,確保檢測的準確。同時,在食品檢測的過程中一些檢測過程需要添加特定的化學試劑,要確保這些試劑的質量合格,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上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與可靠。
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在進行食品檢測的過程中,對于不同的食品應當選擇不同的檢測方法,相同的樣品在檢查指標不同時也應當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檢測人員一定要根據食品的種類以及要檢測的指標選擇恰當的檢測方法,最大程度上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與合理。
提升檢測人員素質水平。在檢測的過程中,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關系著最終的檢測結果。目前,食品檢測人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新聘請的具有較高理論知識的高學歷人才,還有一種是具有一定實際檢測經驗的老員工。對于這兩種員工應當展開針對性的培訓,理論知識充足但是實踐不夠的針對實際檢測進行培訓,而對于實際檢測經驗豐富但是理論知識不夠的進行理論知識的講座。并且加強兩種人員之間的互相學習與幫助,全面提升食品檢測實驗室的專業水平。
改善實驗室環境。根據《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條件》中的規定,對現有食品檢測機構的工作環境進行改善,以確保其滿足檢測工作的要求,包括檢驗方法、儀器設備運轉、技術檔案管理、樣品管理等。此外食品檢測實驗室還應對環境控制程序進行完善,使食品檢測實驗室的環境監控得以加強與記錄,并且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問題,還應針對不同的檢測區域進行隔離處理。
政府要嚴格監管。政府部門可以利用評價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的做法,督促食品生產企業規范生產、嚴格約束自身生產行為,一旦發現信用不合格企業要大力懲處其違法行為,對誠信經營的食品企業要給予必要的物質獎勵與政策優惠。政府部門還需在研究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標準。
在進行食品檢測的過程中,食品檢測實驗室的設備質量、檢測方法、人員素質以及環境質量直接關系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在檢測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檢測過程的管控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與檢測設備,檢測人員在閑暇時還應當主動的去學習,努力 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最大程度上確保食品檢測結果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