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鵬飛++傅航
我國甘薯加工企業發展現狀
如今,隨著甘薯需求量的不斷增長,甘薯的種植面積也在逐漸增大,從過去的零散種植逐漸轉變為區域性、聚集性的大面積種植。因此,對于甘薯的加工企業而言,也由過去的小作坊發展成規?;?、集中化的加工生產。近年來,隨著大型甘薯加工企業的產業化的發展,在解決了當地就業問題的同時,也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目前甘薯加工已成為地方支柱型產業。這就要求甘薯加工業不得不面臨轉型發展,摒棄傳統低效能、大污染的生產加工技術,邁向現代化的高產能、集約式、環保型的加工模式發展。
盡管如此,目前在甘薯的加工上還是存在多種生產方式,比如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半機械化的小型加工廠、全自動化的流水線作業等。如今集中于農村的家庭式手工作坊、以及甘薯加工專業合作社的聯營加工等占有較大比例。我們通過對該地區45家甘薯加工企業的調研結果表明,甘薯加工企業最早于70年代的僅有1家,80年代的僅為1家,90年代僅有9家,2001年~2010年有26家,近幾年成立的甘薯加工企業僅為8家。由此可知,甘薯加工企業的發展歷經了40多年,在這些企業當中,一些較為傳統落后的家庭作坊、小型加工企業也在逐漸被現代化的加工企業所替代?,F今,由于受加工成本、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造成甘薯加工企業現代化的模式增速放緩,對現有企業加快了設備改進以及生產加工技術等革新的步伐。
我國甘薯淀粉加工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甘薯淀粉加工產業市場需求。甘薯淀粉具有較好的高勃特性,如今廣泛應用在食品加工、醫學、化工以及能源等行業領域。如利用甘薯淀粉加工而成的粉條、粉皮以及各種休閑食品,利用淀粉發酵工藝產生酒精可轉化成2000多種輕化工產品等。當前由淀粉制成的各類食品備受國內外以及世界各地華人的高度喜愛,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大的需求量。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年產新鮮甘薯約為7800萬噸,以其50%的加工比例計算,由此可生產淀粉類制品750萬噸左右,隨著甘薯類產品在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擴大,未來幾年來淀粉類產品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
甘薯淀粉出口。根據我國海關進出口數據可知,2015年甘薯類鮮、冷凍或干制品出口量為10132.86噸,出口額為565.8萬美元,出口國家主要以日本、德國、中國香港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而我國淀粉年出口量約35180.28噸、出口額為4450.52萬美元,主要以韓國、泰國以及中國香港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2016年1~10月我國的新鮮、冷凍以及干制的甘薯類產品出口量12769.75噸,出口額為845.68萬美元,同期分別增長26.0%和49.5%。第一季度的甘薯淀粉出口量為6000噸,主要以山東、江蘇河北等地為主,占整個甘薯淀粉出口總量的38%。
甘薯休閑食品加工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甘薯休閑食品市場需求。當今,我國休閑食品的消費需求在日益擴大,使其在市場的占有率不斷增長。休閑食品以其所具有的色、香以及豐富的口味品種,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喜愛。由于其食用方便以及豐富的營養價值,是完全符合當今社會許多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同時該類食品還可以通過網絡消費、各種大、中、小型食品銷售市場、餐廳以及各類休閑娛樂場所消費,占據市場較大的發展空間。根據我國近年來提出的食品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便利食品的生產將增幅30%以上,就方便休閑食品而言,將會創造年產值近千億元的生產規模。因此,甘薯作為休閑類食品的一種,在未來的發展中,所占比的發展空間十分龐大。甘薯因其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甘薯經蒸煮加工后,部分淀粉發生變化,相較生甘薯食物纖維可增加40%左右,長期食用該類食品對身體可起到一定保健功效。
甘薯休閑食品加工工藝發展?,F今,隨著人們對休閑食品的偏愛,甘薯食品的種類也在逐漸增多。目前,我國諸多的甘薯加工企業在引進新設備的同時,對食品的生產技術以及工藝也在加大創新,許多新型的加工技術被廣泛應用其中。尤其在加工甘薯類休閑食品的過程中,所應用的主要技術有擠壓膨化、微波膨化、油炸膨化、以及新型油炸技術、非油炸技術、脫水干燥技術等。在相關膨化食品的研究中,來自湖南農大科學院的徐妹華等學者,研究了以甘薯全粉與小麥粉作為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將膨化技術應用其中,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以湘味為主的甘薯系列膨化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