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蘭
初中數學課堂中的“精講點撥”是一門精妙的啟發藝術。適當的巧妙機智的精講點撥,不僅能引領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更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維束縛,獲得新的思維發展。“精講”就是精心設計每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學生樂學好學的教學效果。“精講”不是越少講越好,而是要講在關鍵處,力用在刀刃上。教學重難點要講深講透,使學生明白“我這節課應該學會什么,我學會了什么”。“點撥”就是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障礙、思維障礙與心理障礙,運用畫龍點睛和排除障礙的方法,啟發學生開動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以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精講點撥的技巧即為:要把握好教學原則,要有知識準備充分,要選用恰當的點撥方法,要明確點撥的時機,要積極面對課堂上不同的聲音。
一、把握好教學原則
把握好教學原則符合數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的精神實質。初中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在小學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通過學習使得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僅懂得了知識,還懂得了基本思想,并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磨練。如此,課堂教學要著眼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
把握好教學原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學習的態度、興趣、習慣和學習需求,從學習水平、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等方面作全面分析。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經驗,使學生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把握好教學原則適應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學習的需要。數學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是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在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習和生產、生活中的廣泛聯系,我們除了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能力外,還強調數學方法的掌握以及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并加強良好道德和習慣的培養。
二、選用適當的時機
要提高教學質量,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尤為重要。而教師的講解又不能滿堂灌,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早就淘汰了。那么“精講點撥”無疑是首選,課堂點撥需要教師洞悉學生的思維動態,把握課堂資源,適時地加一把火,或生成出新的知識,或解答疑難。
1.解決重難點問題的時候,教師要適當精講。如在學習《列方程組解應用題》時,由于七年級很多學生對實際問題存在排斥心理,一看到長長的文字題目就不想看了,而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學生不能根據題意找到相關的相等關系,所以本節內容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找出兩個相等關系,以及如何把這兩個相等關系用符號語言表示出來,這時就需要老師恰到好處的精簡點撥。
2.當學生的討論交流偏離主題時,教師應適當點撥,使小組的討論很快回到正題上。
3.當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時,教師應進行方法或方向上的點撥。
三、選用恰當的點撥方法
在先學后教的課堂上,教師只抓住精講點撥的時機是不夠的,還要運用恰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點撥,這樣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1.發散點撥。所謂發散點撥,就是對某一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觀察、思考、想象,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方案。在教學設計中,要準確選準思維的發散點,即在設疑中激起學生思考、聯想和改變思考方向的焦點,這是突破難點和“誘思”的關鍵之處,又是學生憑借已有知識發散開去的爆發點。
2.迂回式點撥。它是指教師不直接點明,而是從旁的、暗示地進行點撥,或言在此意在彼的啟發;或旁敲側擊的暗示;或迂回曲折的誘導:或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找到與之有關的聯系的相似點、相關點,受到啟發,展開聯想,產生靈感,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3.直接點撥。它是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直截了當、開門見山、一語破的點撥的點破方法。
4.輔助性點撥。它指的是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夠等原因,在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顯得力不從心時,就需要教師一臂之力。
5.收斂點撥。它是與發散點撥相反的一種點撥方法,是指某一個問題僅有一種答案,為了獲得這個答案,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將思維直指這個答案的點撥技巧,是教師為集中解決某一問題由面到點、由此及彼進行點撥。
靈活選擇恰當的方法,點知識的重點與難點,點學習中的疑點,點解題的技巧,點學生容易忽視或出錯的地方,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四、積極面對學生與老師不同觀點
學生中的“別樣的聲音”,有時會置教師于被動地位,使“課”難堪,令教師措手不及。課堂教學中遇到學生的“異口異聲”,要用一種開放的心理去對待。遇到難題,先不要急著去處理,要思考問題的原因,再尋找妥善的解決方法。特別是情感、思想方面的問題,我們更要細心和耐心,用恰當的方法給予引導指正,為學生指路導航,使其明辨是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知識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上也得到滋養。由教案的執行者轉向教學智慧創造者。“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學生的一切,應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
要做到“精講點撥”,關鍵是要吃透教材,了解學生,敏感地洞悉學生思維、情緒,摸清障礙,理出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迅速作出反應,及時采取恰當措施,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大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在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當中,教以方法,點出規律。它是體現教師教學藝術高低優劣的重要標志,是教學藝術才能的精髓所在,也是教師觀察的敏銳性、全面性,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和意志的堅決果斷性的綜合呈現,絕非一時一日之功,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