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哈達
摘 要: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一直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問題。中小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作為規模相似的企業群體,應該充分發揮中小商業銀行的比較優勢,實現與中小企業的協同發展。本文從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出發,指出了中小商業銀行的比較優勢分析,中小商業銀行具有決策效率高、經營靈活、熟悉當地客戶以及經營管理體制等具有一定的優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通過充分發揮差異化的作用、進行金融產品及管理創新以及完善治理結構等方式促進中小銀行對于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
關鍵詞:中小商業銀行;比較優勢;中小企業融資
一、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從現代企業融資理論的角度出發,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主要緣由是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信息不對稱是指信息在相對應的市場主體之間呈現不對稱、不均勻的分布情況,即有些市場主體掌握較多的經濟信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本身經營管理中的問題,不能夠及時向銀行提供有效、真實的經營記錄和財務信息。正是這一原因的影響,導致大銀行在信息方面的費用過高,大銀行越來越不愿意對于中小企業的信貸進行供給。通過研究發現,大銀行更傾向于為市場信息較為透明的企業進行貸款。因而,為了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的貸款問題,應該充分發揮中小商業銀行的比較優勢。
二、中小商業銀行的比較優勢分析
1.中小商業銀行具有經營靈活、決策效率高等優勢
對于中小商業銀行來說,其與大銀行相比,具有檢測效率高、業務集中以及決策層次少的優勢,能夠從中小企業的個別要求出發設計不同的借貸款業務,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加科學和規范化服務,在同樣技術條件下對于大銀行具有服務更新較快的特征。以中小企業融資為例,如果其需要獲得一定數量的貸款,在一家大銀行提交要求需要通過多層的審核,花費大量的審批時間和監督費用。而中小商業銀行則不然。由于其具備清晰掌握本地區企業經營狀況的優勢,了解有借款記錄的企業,因而免去了很多程序上的調查。此外,中小商業銀行的管理結構也較為簡潔,使得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不需要進行多種程序的審查,能夠較為快速的內進行準許。比如,在徽商銀行六安支行中,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只需要七天就可以解決,能夠大大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
2.中小商業銀行具有與熟悉客戶經營情況和資產情況、客戶地區聯緊密的優勢
作為一種金融融資的方式,中小商業銀行在長時間的地區營業模式中與本地些固定客戶之間構建了較為良好的關系,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對于本地區的客戶信用、資本以及經營狀況十分清楚。從Banerjee在1994年提出的“長期互動”理論來看,較大的商業銀行往往難以具備這一優勢,不能夠深入了解本地區的客戶群體,及時其具備較為多樣的分支銀行,但是由于管理人員的頻繁更換,導致其對當地企業的經營信息的了解程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此外,由于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缺乏一定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使得其信息資源較為封閉。即便是大銀行分支機構的管理人員了解到當地中小企業的經營現狀,但是缺乏途徑對于上級部門進行信息傳達,也難以獲得其信任,從而引發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
3.中小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體制上具有優勢
從中小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講,特別是使用股份模式的商業銀行,其本身經營管理制度就具有一定的優越性。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政策影響下,股份制結構的商業銀行治理模式已經日趨成熟。當前,很多中小商業銀行已經借助引入境外戰略投資人員的方式,通過資本的支撐來促進自身股權結構的優化,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比如在2001年的股東成分增加以及2002年的大規模增加外資后,南京市的中小商業銀行在2004年獲得了1.8億人民幣的金融成績,經營成果獲得了大幅提升,其公司治理模式更加優化。通過逐漸優化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使得中小商業銀行的反應更加靈活、決策層減少等優勢更加明顯,為促進中小商業銀行的快速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4.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為中小商業銀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根據有關調查顯示,當前中小企業的就業人口數量超過總體就業量的75%,其促進新增就業80%以上;在工業產值方面,中小企業實現利稅占總體的40%,產值占據總產值的60%左右。但是,由于中小企業本身所帶有的高風險以及其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資產,導致其貸款要求往往被大銀行所拒絕。但是,對于中小商業銀行來說,這正是其發展的絕佳機遇。根據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在200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小企業在出現資金短缺情況時將會有61.3%的比率向銀行進行貸款融資。
三、利用中小商業銀行的比較優勢促進中小企業融資
1.充分發揮差異化的作用
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區域性,地區之間的發展較為不平衡,因而當地的中小商業銀行更加能夠較為準確的了解當地的經濟情況和本地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因而中小銀行需要準確判斷客戶資源情況以及競爭形勢,明確自身的經營模式以及市場方向,在打客戶和重要領域上實行借貸款折扣,配合各方的資源,使得大客戶的數量不斷增加。同時,需要從不同客戶的融資角度進行研究模式和分類詮釋對于一般客戶、普通客戶、邊緣客戶、優質客戶和核心客戶進行區別,建設相對應的銀行內部資源措施,結合不同的客戶類型進行個性化的推薦方式。通過加強市場分類,對于不同的融資目標使用不同的貸款措施,例如抵扣方式、貸款時長、償還措施等。通過區別化的措施充分滿足不同形式中小企業的融資內容。
2.進行金融產品及管理創新
在目前的我國社會環境下,中小商業銀行應該不斷開發自身的內在優勢,使用更加科學和有針對性的方式提高信貸管理的模式,進行借款和貸款業務的更新。正是因為中小企業的借貸款需求具有總數較小、需要緊急以及短期性的特征,中小商業銀行應該實行“一級代表、二級經營”的扁平化管理方式,充分提升決策過程的速度,較少決策程度,執行特別支行特別分權的方式,從而提升借款審查的速度,有效地對于中小企業客戶的借貸款需求進行許可。例如,中小商業銀行可以對下屬銀行使不同的分權的經營模式,對于下屬銀行的借貸款風險評分確定分權的金額,對于低風險的借貸款服務使用總行分下屬銀行直接管理的措施;對于抵扣業務可以使用較為簡便的“最高額”抵押措施,進行隨用隨貸以及一次性進行暫扣等措施。此外,在進行銀行產品風險預防的同時,中小商業銀行需要從中小企業的角度出發,進行個性化的區別管理,結合不同中小企業的需求進行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更新,設置更多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例如,在對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擔保時,不僅可以使用第三方擔保、房屋抵扣以及傳統的入地,還能夠使用個人委托貸款、欠單質押貸款、動產抵押貸款以及資產抵押貸款等形式。中小商業銀行還能夠將中小企業的貸款和法定代表人相結合,等同于帶人代表承擔較大的責任。比如,把中小企業借款業務變為中小企業的以法定代表人的個體資產或者個人綜合借款業務進行中小企業貸款的擔保,從而提升中小企業主的還款壓力,降低中小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
3.貼近客戶,完善治理結構
中小商業銀行需要組織相關調查人員進行研究,注重設置專門的部門和機構,制定發展中小企業融資和金融業務的具體方案,加強自身的管理,促進執行和落實,最終建設起具有針對性的應對中小企業金融業務的迅速反饋模式。首先,結合不同的貸款需求的客戶可以對于其公司管理經營狀況進行按時的檢查,構建公司記錄,集合客戶的借款、公司評價、評級以及授信等信息進行按時的搜集和歸納。此外,還要設置科學的金融發展戰略和業務計劃,做到有規劃、有目標地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對于當前業務情況較好的中小企業進行科學的評估,重點考察客戶增長的數量和借貸款增加等指標,推動中小企業借貸款服務的循環發展。此外,中小商業銀行也要不斷優化自身治理模式,完善內控制度。要逐漸產權自主化,完備信息披露措施,逐步發展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科學規范的法人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張雪.基于不同規模企業的商業銀行授信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4.
[2]潘鵬杰,周方召.銀行結構、信用、法治與中小企業發展--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研究[J].會計之友,2013,(10):50-53.
[3]張亞楠.關系型債務與研發強度的關系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3.
[4]林夢川.完善我國關系型借貸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5]張娟.我國中小企業債務融資對公司業績影響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6]陸岷峰,潘曉惠.后危機時代著力構建新型銀企關系的思考--基于中小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分析[J].河北金融,2010,(03):3-4+27.
[7]楊平,勒建新.銀行信貸支持縣域中小企業發展的思路和對策建議--以瑪納斯縣域經濟為例[J].新疆金融,2009,(1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