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李波
[摘 要]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而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我們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當中,用好這種現代教育手段,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學效果,是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中職《電工》課程是機電專業學生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對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因此,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就更為緊迫。
[關鍵詞]信息技術;專業課;緊迫性
隨著國家對教育持續的加大投入,各個學校在教學設施設備上也有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如多媒體、網絡教育平臺、一體化電教室等新技術已經走進了課堂教學中,這對于改變傳統教育理念下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學內容枯燥、課堂氣氛沉悶、學習興趣不高等等諸多問題做出了探索,為學生帶來了全新的學習體驗。本人結合近幾年在中職《電工》教學中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信息技術在中職電工課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是現代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充實電工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帶來了新的學習體會,對電工課程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促進極大;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引領學生提高對電工課程的重難點把握,這對于傳統的電工課教學中教師單方面對知識的灌輸造成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的改變做出了突破,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并且相信技術的應用還改變了學生僅僅通過書本掌握知識的途徑,拓寬了教學平臺和學生的視野,從而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二、信息技術在中職電工課教學中應用的問題
在教學中,本人也發現了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如在使用了信息技術后,有時候就忽略了和學生的互動,單方面把時間放在了信息技術的利用上,希望學生能在課堂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有限這一情況;同時在教學中還發現了沒有正確把握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而只是注重了如何將自己的各種信息技術資源做得好做得有條理,以至于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引發了在教學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的過于依賴,偏離了教學活動的主線等問題。
三、信息技術在中職電工課教學中的探索
針對以上實際教學中的問題,本人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做了一些改進;
1.信息技術應用時要緊貼課堂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時代的來臨為我們提供了海量的教學資源,如文字資料、圖像圖形資料、影音影視資料等等,但是一堂課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教學目標又必須要達成,這就要求我們從實際的教學需要出發,選取的信息技術資源要有鮮明特點,要保證其與學生的認識和接受程度相匹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講授“安全用電”部分的知識時,我就從海量的觸電事故中選取了一名電工在更換變壓器時違反安全操作規程而引發的高壓觸電事故的影像資料,這給學生帶來了強烈的感官刺激和震撼,然后我就趁熱打鐵拋出問題,把學生帶入正常的教學活動中,整堂課中,學生們均保持了高度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明顯。
2.信息技術應用時要突出電工課程的重難點知識
在電工課程的學習中會有許多的教學重難點,且與物理、數學等課程的關聯性較強,而中職學生在這方面的基礎又比較薄弱,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學生則感覺知識過于抽象而仍舊“一頭霧水”,這方面,信息技術的利用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如在講授“交流電的產生”這一教學重點知識而學生學習的難點時,我就找到相關的交流發電機構造原理、發電原理的多媒體資源,先復習電磁感應定律,再觀看多媒體資源,從而引入新課教學,整堂課學生對學習重難點一目了然,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3.信息技術的應用也需與傳統的教學理念相結合
現在信息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電工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并且所占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如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探究式教學等。同時,必要的板書,精心設計的提問等也可以起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人以為,應該是信息技術教育手段與傳統的教育理念相結合,方能取得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滿足了教學目標的完成。
四、在電工課程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同時,主要還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有助于解決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
用傳統方法教學,因經常要在黑板上作圖、推導公式,費時較多,普遍反映該門課程課時緊張,為趕課時,不得不簡化或放棄許多對教學有益的作圖。采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可省去教師大量板書的時間,增加教學信息量,有助于解決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例如對于電工電子實驗課,常常需要處理一些突發的實際問題,這需要到實驗桌上去調試動手解決,有時還要通過老師和學生的討論才能解決。但是有些問題是比較普遍的、常見的,這些內容可以做成課件,比如:常用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一些典型的實驗電路,焊接、搭接和調試電路的一般流程,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等。需要了解的時候,學生直接看一下課件里的內容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老師一個一個的講解或者是演示,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2.有助于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理論性強、內容抽象,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往往只能在理論上進行論述、推導、驗證和說明,并借助一些公式來闡明問題,很難給學生較直觀的印象。而多媒體課件中可插入視頻、動畫,將電路的實際工作情況展現給學生,融視聽技術于一體,把抽象的問題變得更為直觀、更易理解和掌握;有助于解釋微觀物理現象。一些微觀物理現象,因為無法與現實生活中的宏觀物體運動聯系起來,所以對這部分內容,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都很困難。例如:在講授半導體基本知識多以PN結導電機理為基礎,采用傳統教學手段教學時使用了大量的圖幅及文字說明,但學生學習時依然感到困難較大,甚至失去了學好電子技術課程的信心。采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微觀現象有形化、動態化,其教學效果大不一樣。
信息技術在中職電工課教學中的應用,積極探索出適應中職信息 技術環境下電工電子專業課的新型教學模式,解決了教學課程枯燥,學生興趣不 高的問題, 應該在中職電工電子教學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