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蝶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行,我們的教師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各種新穎的教學理念,其中生成性教學就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重要的教學理念。所謂教學的生成性,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涌現(xiàn)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信息和問題,教師不能機械按原計劃的一種思路進行教學,而是應憑借自身的素質,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把教學中人的、物的、精神的諸多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之靈活地調控,積極引導教學活動不斷更新,生成新的超出原計劃的教學流程。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課堂互動是按周期進行的單項循環(huán),在這種互動模式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在預設的基礎上按部就班地上演著“教案劇”,學生按照教師的預設走,超出預設之外的學生課堂生成,教師往往不能及時調整教學思路。這樣不僅扼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也使師生之間沒有積極的互動,因此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對課堂不僅要有靜態(tài)的預設,更要追求課堂現(xiàn)場的有效生成。下面就本人利用生成性教學理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和運用來論證。
案例一
在新目標7B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我首先向學生呈現(xiàn)、講解了新單詞及短語,然后設計了一個口語練習環(huán)節(jié),用含有情態(tài)動詞can的一般疑問句“Can you...?”與新學習短語搭配問問題并回答問題,其中一個可搭配的短語是speak English,幾乎全班同學都能夠流利地問答“—Can you speak English?—Yes,I can.”我班上有一個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平時對參與英語課堂互動比較淡漠,上課時極少開口,為了鼓勵他開口說英語,增強他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將問題臨時變成“Can you speak Chinese?”這位同學站起來雖然靦腆害羞,但還是自信地用英語回答“Yes, I can.”我及時表揚了他,同時也微笑著對全班同學說“Were Chinese. We love our country. Of course we can speak Chinese. ”
啟示:生成性教學指出,生成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在這堂課中,我的課堂生成雖然只改變了一個單詞,但小小的單詞卻成為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讓全班學生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的黏
合劑。
案例二
在新目標8B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的教學中,我詢問同學們“What could you do for your family?”大多數(shù)學生回答“clean the living room,do the dishes,take out the rubbish,fold the clothes,make the bed...”但有一個學生回答“I usually pick up some empty bottles and waste paper for my grandmother.”許多學生一聽就笑起來,氣氛變得特別尷尬,我趕緊說“Really?You are a good student!Im so happy that you could help your grandmother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e should learn from you.”有些學生馬上意識到我的用意,紛紛表示“I could help you to pick up some bottles.”“I can help you to pick up waste paper.”“You are so good.” 這位學生露出了燦爛又自信的笑容。
啟示:生成性教學的理論指出生成必須是有效的。有效的生成意味著其生成點對促進學生某方面的發(fā)展是有意義的,有效的生成背后隱藏著更大的目標:即按照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和諧個性的發(fā)展。學習作為構建新知識的活動,一方面成為學生不斷質疑、不斷探索、不斷表達個人見解的歷程,另一方面學習還會超越原有的個人化行為,成為群體合作的行動,成為團體精神和群體意識發(fā)展的契機。
總之,生成性教學作為一種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并以喚醒學生內心創(chuàng)造潛能為使命的教學方法,不僅體現(xiàn)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對它的正確理解和有效運用也將有助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使英語課堂精彩畢現(xiàn)。
參考文獻:
[1]徐賢烤.新課堂呼喚課堂生成[J].教學與管理,2005(12).
[2]戴飛.動態(tài)生成:課堂因你而精彩[J].云南教育,2006(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