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芳
為了盡快引導教師走上教育科研之路,上海市嘉定區江橋小學提出了“做實科研,讓科研成為教師的職業標準”的科研工作理念,并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中,采用以區級重點課題研究為載體的研訓教于一體的校本研修模式,開展了課題引領下的以專題講座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以及課堂教學觀課和評價的研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一、保障機制建立
健全的管理機制是教育科研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和完善有關管理機制,才能使學校的科研管理健康發展,良性運行。
一是完善組織機構。學校專門設立了科研室,明確了科研室工作職責,并成立了以區、校級骨干教師和中、高級職稱教師為核心的學校學術委員會,協同科研室負責教師課題立項、成果評比與發表等遴選工作。學校規定大小課題必須在備課組內進行具體的實施。
二是重構管理制度。為保證小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在原有科研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學校設計了《江橋小學小課題研究手冊》、制定了《嘉定區江橋小學校本小課題管理辦法》,提出了“五個一”小課題管理要求,即一個小課題研究方案、一堂研究課的實踐及教案、一次組內研討活動記錄、一篇課題研究案例和一篇課題研究小論文,作為小課題研究的過程資料。
三是引入激勵機制。為引導教師自覺地參與課題研究,學校一方面將學期考核、年度考核等獎勵都與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情況及科研成果掛鉤;另一方面將小課題研究作為教師“十二五”校本研修內容之一,課題完成后給予教師相應的校本培訓學分。同時,學校對發表論文或科研成果獲獎的教師予以重獎;在選送教師外出培訓或考察學習時,給予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優先權。這些措施使教師們特別是青年教師申報課題的自覺意識明顯增強,也激發了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
四是加大資金投入。學校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科研工作,購買中國知網卡便于教師學習、查閱文獻,或購買相關書籍以夯實教師的理論根基,還擠出部分經費作為教師外出學習、考察、參加科研會議活動之用。
二、立項流程明晰
學校小課題群是按照以下流程建立的:建立“小課題研究指南”—組織申報—學術委員會遴選—專家指導修改—學術委員會再遴選—立項發布。
一是深入調研,建立“小課題研究指南”。教育科研只有在堅實的理論支撐下才能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也只有跟教育教學緊密相聯,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捕捉問題,進而提煉為課題。因此,學校一方面深入課堂進行調研指導,同時聘請市、區教學專家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診斷,共同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在每周的行政會上,各學科分管領導都要匯報課堂教學調研情況,交流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由科研室向教師們發放“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問卷”,匯總教師的教育教學問題,了解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學校結合多方調研結果,按學科將課題進行歸類,將共性問題進行整合,由此建立“校級小課題研究指南”。
二是學習培訓,組織小課題研究申報。學校組織聆聽南京市教科所所長劉永和“‘教師教科研的光榮與夢想”的講座,學習南京市優秀教師課題的成功經驗,思考小課題研究該如何定位與開展。學校的小課題研究是讓教師在短時間內以教育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自我經驗作為課題,吸納和利用各種有利于解決問題的經驗、知識和方法,改進教育教學問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它具有研究范圍局部化、研究內容具體化等特點。教師個人的小課題研究雖然能使其擁有獨立承擔課題研究的實踐過程,但是群體協作研究形式同樣不容忽視。它一般以備課組為主,是打造合作發展型學習研究團體的有效載體?;谶@樣的思考,學校確定了兩種小課題研究形式:一種是發揮教師研究個性的個人課題;一種是以備課組為研究團隊的群體協作研究課題。小課題研究的相關培訓,使教師們對何為小課題研究、小課題的特點等問題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科研室對有意向參與群體協作研究課題的教師進行了調研,并初定了研究項目,組建了備課組研究團隊。
三是加強指導,形成小課題研究方案。了解教師課題申報情況,幫助教師做好課題申報。為降低教師課題方案撰寫的難度,學??蒲惺乙环矫嬷匦略O計小課題研究申請書,使之更加簡潔;另一方面加強對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申請書撰寫的指導,把課題研究方案的每一項目內容的撰寫和撰寫要求都一一告知教師。小課題申請書上交后,科研室協同學校學術委員會遴選,及時反饋小課題方案撰寫情況,提出修改意見,并聘請專家進入第二輪修改。第二輪修改后,由學術委員會再次遴選,在校園網擇優立項發布校級小課題。學術委員會對備課組領銜的群體協作小課題項目進行重點指導,并通過再指導、再修改后作為區級課題申報項目。加強指導,完善小課題研究方案是課題研究開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培養科研骨干的重要途徑。
三、研究過程常態
將小課題研究扎根于課堂教學實踐的土壤中,讓教育科研轉換成有效教學生產力是科研工作管理者經常思考的問題。尤其在當前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面對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加強各方面的整合,成了學校工作管理的新模式?;谝陨纤伎迹谡辖炭蒲杏柟ぷ鲿r,學校將小課題研究的運行,落實在備課組常態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
一是備課組長即群體協作小課題項目組長。備課組長在履行其職責的同時,也要履行群體協作小課題項目組長的職責。
二是備課組和小課題組活動內容的整合。學校規定備課組在每學期中至少有一次小課題研討交流活動,平時的組內“家?!闭n,或者組內研究課就是小課題研究課。
三是依托教學節檢驗小課題研究活動成果。教學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科研沙龍、論文評比、網上論壇、骨干教師風采……無論哪項內容,都是對教師小課題研究成果的檢驗。
反思促成長,管理促發展。兩年的校級小課題研究管理使“江橋小學人”明白,小課題研究管理的效果將直接決定著教師課題研究的效果和專業能力的提升。學校為教師搭建各種平臺,把每一位教師引上教育科研之路。不斷思考、探索小課題管理策略,不斷提升校級課題的管理實效,“江橋小學人”一直在實踐著、奮斗著,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良好成績。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