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麥仙
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英語人才的重要途徑,培養英語人才應當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圍繞英語人才的實際需求,立足于高職英語教學實際,有效解決現行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在分析高職英語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探討高職英語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和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職;英語人才培養;創新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8-0145-02
一、高職英語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1.不重視人才培養創新管理。新世紀對外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大量英語人才需求,高職學校的主要精力都用招生和拓展學生就業渠道上。而如何創新創辦有特色的高職教學,開設符合市場需求的英語專業,顯然沒有引起高職學校的足夠重視。首先,沒有把英語基礎知識教學與專業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教學目標不十分明確,阻礙了學生英語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其次,高職英語專業課程設置與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相關性不高,高職實際開設課程落后于市場需要,不能解決高職英語人才畢業后在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再次,高職學校沒有在考評體系和教學管理上進行有效創新,不能給學生積極正確的評價,無法發揮教學評價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2.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嚴重不足。高水平的高職英語教研隊伍是完成好教學任務,提升高職英語教學和管理水平的基礎,由于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還處在發展完善階段,因此教師隊伍素質還有待提高。第一,高職英語專業教師教學和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根據時代發展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專業英語課程和改進高職英語教學手段。第二,高職英語專業教師的學習渠道單一,接受的教育技能培訓和專業英語培訓的時間十分有限。第三,高職英語教師隊伍的流動性較差,在固定的體系框架下,高職英語專業教師隊伍更新較慢,無法引進高級別英語專業專家,導致高職英語專業科研能力較弱。第四,不能組建一支雙師型隊伍,高職英語專業教師隊伍同樣面臨缺乏帶領學生進入企業實習的教師,既能進行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教師少之又少,需要高職院校加強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
3.缺乏特色人才培養管理手段。高職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是以英語專業課程為基礎的,但是,當前高職英語專業課程與普通高校英語課程的區別較小,沒有體現出高職人才培養創新管理的特色。首先,沒有區別于一般高校的專業高職英語教材,不能將職業英語與中學英語有效銜接,也不能體現出不同于高校英語教學的高職特色。其次,高職英語人才培養與管理手段也缺乏創新,為了促進高職英語人才取得行業資格證書,應試教育理念在高職教學中重新抬頭,忽視了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發展。再次,沒有創辦有特色的高職英語人才培養創新管理的實訓基地,不能給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實踐環境,從而嚴重限制了高職英語專業學生實踐鍛煉專業知識和發展應用能力的機會。
4.沒有實現與企業的有效對接。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的是服務于對外企業和從事對外事務聯絡的實用型英語專業人才,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應當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渠道,以及更加真實的實踐訓練場所。但是,高職英語專業與企業對接較為有限。首先,沒有給高職英語專業學生開辟更為廣闊的實習渠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使用應用知識的機會與途徑較少,沒有起到實際鍛煉能力作用。其次,沒有與企業就人才培養方面達成協議,不能與企業合作實現訂單式培養,阻礙了高職英語專業人才的就業渠道。再次,沒有促進學徒制教學模式的發展,不能在實踐環境中,采用傳幫代的形式發展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專業能力的發展。
二、高職英語人才培養的主要發展趨勢
1.綜合能力型發展方向。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就是培養高職英語專業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提升和發展專業能力是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發展方向。首先,注重應用實際運用能力培養,要求培養以口語為主體的聽說讀寫能力。其次,培養學生的處理對外事務的能力,熟知英語世界文化與英語國家人民交際習慣,能夠尊重并理解英語文化。再次,熟悉涉及英語國家基本法律法規,具有處理行業英語事務的基本能力。
2.實踐應用型發展方向。實踐教學是高職英語人才培養創新管理的重要途徑,只有采用實踐的教學途徑才能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第一,采用實踐的教學模式與方法,讓學生具備解決實際工作中問題的能力。第二,注重聯系工作實際進行情境教學,要求學生日常專業訓練圍繞具體的商務和交際情境進行。第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也日漸以啟發教學、探究教學方式為主,從而不斷滿足學生的實踐發展需要。第四,在高職英語專業考評與教學管理方式上,也日漸傾向于實踐能力方面轉化,實踐化考評方式成為主流,要求高職院校的考評以測試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流。
3.專業技能型發展方向。高職專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企業培養實用型專業英語人才,英語教學不再只是工具性教學,它越來越由基礎教學向著不同的專業方向發展。首先,圍繞企業需要的不同專業人才需求,高職英語專業已衍生出商務英語、會計英語、旅游英語等不同的職業應用發展方向。其次,高職英語專業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系,教學日益向著專業人才需要的方向發展,高職學校開設的課程也更加具有實踐性與專業性,高職學校更注重通過必要的調研,為學生開設有前瞻性和預判性課程。
三、高職英語人才培養創新管理的原則
1.多元化人才培養原則。我國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各種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也逐步走向了國際市場,用人單位的多元化決定了高職英語人才要適應多種層次、多種領域、多種行業需求。首先,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對英語人才提出不同要求,以往單一的英語翻譯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其次,企業更需要有國際視野,能夠進行英語交流,同時又熟悉對外事務的復合型人才。
2.尊重學生個性原則。高職英語教學的本質是為了促進學生取得全面發展,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性需要,以學生為本是高職英語人才培養創新管理的基本原則。首先,在教學理念中要灌輸以學生為本原則,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未來發展著眼,為學生組織開設實用型課程,幫助學生確立學習方向和教學內容,不斷改革傳統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弊端。其次,以學生自愿自主學習為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既要對學生積極引導,又要尊重學生的興趣需要,在綜合考慮學生各種需要的基礎上,給學生更大的英語專業學習自主選擇權。再次,讓每個學生都有自主選擇教師和課程的權力,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學好各學科專業知識,掌握必備的專業技能。
3.構建科學課程體系原則。為了發揮出高職學校培養英語人才的積極作用,必須把教學與社會的需要充分地聯系起來,能根據社會及市場需求的變化,為企業輸送合格的人才。首先,積極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強調以英語教學為主線,全面發展學生的各種崗位技能。其次,圍繞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構建高職英語教學課程體系,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英語技巧,實現基礎英語教學與崗位專業英語教學相結合。再次,圍繞課程體系構建高職英語專業教育的管理體系,把課程時間安排、課程的設置、學生考核統一起來進行。
四、高職英語人才培養的主要創新策略
1.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師資力量決定了高職英語人才培養創新管理的成敗。為了培養出高素質的英語專業人才,必須打造一支“雙師型”高職英語專業教師科研隊伍。第一,為高職英語教師開設專門的現代教學背景下的專業及教育學培訓課程,促進高職教師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了解高職英語專業教學培養學生雙重任務目標。第二,有計劃地安排高職專業英語教師進行掛職鍛煉,引導高職英語專業教師進入企業鍛煉,幫助教師實現“雙師型”教師的新跨越。第三,對高職英語專業教師的課堂教學表現進行全面考評,在做到課堂教學全程監控的基礎上,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第四,采用多種形式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促進教師不斷創新高職英語教學方法,有效實現課堂教學互動,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2.實踐應用型教學模式。根據培養應用型高職英語專業人才的需要,高職英語專業教學也應當創新性的轉變到培養學生應用能力上來。首先,積極創新使用多種教學方式,找出學生現有技術與實踐之間的差距,采用科學的方式實現教學內容與崗位要求的無縫對接。能根據具體教學需要運用情境教學、探究教學、啟發教學等多種方式,力求把英語知識以有效手段傳遞給學生。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淡化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差別,做到完成專業教學任務的同時,解決學生基礎不牢固問題,使專業課程與理論課程得到合理恰當安排。
3.走出校企結合的新路。校企結合的辦法對促進高職英語專業學生發展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解決了高職英語專業人才的就業問題,而且極大地提升了高職英語專業教學的針對性。首先,借鑒成熟的校企合作辦學經驗,積極與企業對接,為學生開辟更廣泛的就業渠道,為高職英語專業學生創造更為有利的發展空間。其次,積極收集企業對高職英語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預判企業的發展形勢,為企業培養合適的人才,從而達到企業與高職院校的雙贏目的。再次,把企業管理人員和一線外語業務精英請到高職院校講學,促進學生更加真實生動地了解一線情況,以便于學生找準自身定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結論
實現高職英語人才培養創新已經成為高職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必然方向,為了滿足學生適應當前就業競爭的需要,必須依據市場對英語人才的實際需求,找準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定位,合理安排課程體系,不斷提升高職英語專業學生的實際能力,有效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鄧艷玲.中高職銜接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4).
[2] 王艷艷,王光林,鄭麗娜.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需求和培養模式調查與啟示[J].外語界,2014,(2).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