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瑞娟
我成為一名種子教師,我感到十分榮幸。因為這意味著我已經成為夢想的使者,可以把夢想的理念傳播到全國各地,我是一顆夢想的種子,遇到雨水的澆灌,我將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結出最美最碩大的教育果實,我榮幸之至!
最為一名教師,我是平凡的,可是因為我有夢想,有追求,那就是在為鹽湖教育的道路上做出一番貢獻,成為那個一枝獨秀之人,成為教育界的一朵雪蓮,為孩子的素質教育,全面發展探索,努力,于是我成為一名種子教師,帶著我的夢想與火熱的激情與全國各地優秀的種子教師進行交流,溝通。我收獲滿滿。
那是今年的3月份,我去了四川成都參加了夢想種子教師培訓。
康教授教給我們怎么更精細準確的設計夢想課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對教學目標設計的研究整整講解了一天半,康教授告訴我們學習目標源于課標及課程綱要、基于“學情”、依據“文體體式”來制定的;目標的續寫四個要素:①行為主體;②行為動詞;③行為條件;④行為程度。
尤其是行為動詞,又稱為理性詞,可操作的行為動詞,學習目標中應該出現更多的行為動詞“說出”“認識”而不應該是感性動詞“感悟”“領會”,康教授的這個理念無疑給我的思想帶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
那次四川學習,大家暢所欲言,大膽質疑,敢于挑戰,辯論,不迷信權威,真不愧是全國夢想種子教師,為了教育事業,拼搏上進。
滿載而歸,思緒萬千,我回到學校,仔細根據語文標準與文本特點,憑借參考資料,仔細制定課文的教學目標,真的是思路更清晰,目標更有可行性。
夢想課大家已經上的很精彩,很獨特,那么怎么才能把夢想課與學科課融合起來,讓夢想課更好地為學科課服務。我聽了很多次課,也思考了很多,我覺得融合課最主要的還是學科課本身,夢想課的一些模式如“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展示反饋”“教師總結”應該拿開為學科課服務,但是學科課文本,重難點不能拋棄,我們應該借助夢想課的模式讓學科課更精彩,讓學生更自信。
大家在講解融合課的時候,走了一些彎路,如有的教師講解融合課的時候,只重視熱鬧了,拋棄了文本。忽略了學科課本身的學習目標,拋棄了教學大綱,這就走了彎路了;有的教師在講解融合課時,光讓大家討論了,可是并沒有對那課的重難點做精細的講解,只重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卻忽視了教師的引導與適時點播的作用,這樣一節課下來,重難點沒有解決;大家學得也只是皮毛而已;有的教師還是固守傳統課堂模式,小組討論只是樣子,還是滿堂灌。
我覺得一節優秀的融合課應該是:學科課文本是主角,利用夢想課的模式為學科課服務,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我們不能拋棄掉教師引導這一作用,在一節課中的重難點部分教師要做精彩的講解。融合課的力度我們要把握好,夢想課是為學科課課改服務的。
我成為種子教師以來,學習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夢想課的模式一直服務于我的學科課堂,尤其是初中語文課,我的課堂幽默而不失嚴謹,重難點突出,加入了夢想元素,我的枯燥的課堂也生動起來,我的學生們在課堂上自信從容而優雅。
在夢想課與學科課的融合過程中,我們曾經也迷茫過,困惑過,融合的程度不好把控,有的教師在上融合課時徹底拋棄了學科課的教學目標,熱熱鬧鬧上了一節課,結果丟棄了文本,丟棄了學科課本身,這就舍本逐末,顛倒主次了;有的教師在上融合課時幾乎很少引導,點播,全靠學生在小組討論分享,這就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應適時的點播、引導、強調,重難點部分還要做精心的講解。因為學生自主學習,有些學生展示時,聲音較小,其余學生不是很能聽清楚,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做出強調,重難點部分學生即使經過小組討論也只是略懂皮毛而已,所以關鍵部分教師精細的講解與點播很重要;有的教師還是固守著學科課的傳統模式,滿堂灌。所以,最后,我們學校經過幾輪的賽課,評課讓我們教師明白了:融合課最主要的還是學科課本身,借助夢想課中的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學習,展示反饋,教師小結這些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更好地融入學科課中,讓學生自主解讀學習目標,教師在重難點部分做精細而精彩的講解。
把握了夢想課與融合課的精髓,許多年輕的教師快速成長起來。讓初中枯燥的課堂鮮活與生動起來,讓學生們敢于從容、自信的展示自己,也讓教師們從容自信起來。尤其對于農村教師來說,許多夢想教師成為種子教師,走出農村,走進大城市與更多有夢想、有追求的教師接觸,讓自己更出色、更優秀。
追求夢想,無論前面充滿泥濘還是荊棘,我們將永不懈怠。因為我們堅信總有夢想成真的那一天!
我也自信,從容的上好每一節課,這都是夢想給我帶來的變化,夢想給我帶來的自信與成功,追夢,我們從不停止,因為無論前途多么艱難,終有夢想成真的那一天!有夢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