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勵++冀肖榆
一、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階段向大眾化階段邁進,質量問題已經成為人們倍加關注的首要問題,地方高校面對外部挑戰和內部諸多問題的現狀,如何科學地構建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地方高校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適合校情的、有利于自我監控與自我發展的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本文以地方高校梧州學院為例,對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信息反饋系統進行初步的分析與設計。
二、系統分析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信息反饋系統緊緊圍繞培養目標,依據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主要從內部和外部及各個相互銜接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并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饋,每個環節包含若干個項目,各環節相互關聯,構成一個完整的閉環體系,系統總體流程圖1所示:
1.外部監控體系
(1)政府監控
政府監控是通過制度化的檢測監控和周期性的檢查評估,對學院教育教學進行質量監控。同時政府對學院的辦學方向、培養目標、辦學模式起導向作用。政府多方收集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與使用的建議,重點監控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目標、方向、效益、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人才的社會適應性、職業技能水平等,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的指導性意見。
(2)社會監控
社會公眾對學院教學質量的監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看在同類院校中畢業生的就業率;二是看畢業生就業后的就業質量;三是看辦學條件和社會知名度。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最具有發言權的是社會。社會監控是評價學生質量的最終依據,要做好這一工作就必須準確把握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必須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定期與畢業生及用人單位保持聯系,征求他們對學院教學工作和畢業生質量的意見和建議,以改進教學工作。
2.內部教學質量保障
(1)師資隊伍評價
師資隊伍評價基本內容包括:師資隊伍的數量、結構和素質是否滿足教學的需要;是否根據教師考核和激勵機制完成對教師的考核、獎懲工作。
師資隊伍評價的責任人是分管院領導,由人事處、教務處具體負責監督。
(2)教學經費投入與使用評價
教學經費投入與使用評價基本內容包括:教學經費的投入是否滿足教學的需要;教學經費占學費收入的比例、生均教學經費增長的情況是否達到要求;相關部門和各院系每年的教學經費使用情況等。
教學經費投入與使用評價的責任人是分管院領導,由財務處、教務處、各院系具體負責監督。
(3)教學設施評價
教學設施評價的基本內容包括:教學設施是否滿足教學要求,包括現有教室、實驗室、圖書館、校園網及體育設施等;教學設施的維護是否正常。
教學設施評價的監督責任人是分管院領導,由教務處和各院系具體負責監督。
(4)專業評估
專業評估的基本內容包括:專業建設是否符合社會需要;所需經費到位和使用情況;檢查專業建設規劃的落實情況;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否符合學院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體系是否滿足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專業特色是否形成。
專業評估由學院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教務處和各院系具體負責監督。
(5)課程評估
課程評估的基本內容包括:檢查課程建設規劃的落實情況;課程建設所需經費到位和使用情況;課程建設項目的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精品課程的評審等。
課程評估由學院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教務處和各院系具體負責監督。
(6)課堂教學質量評價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包括:教師教學基本文件及其執行情況;教師執行教學進度、按課表教學的情況;每學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進行教學檢查的執行情況;考試管理和考場紀律情況;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各級領導和教師聽課情況;企業人士參與評教情況。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責任人是督導組、教務處、學生處、各院系負責人,由創建辦督導組、教務處、學生處、各院系等具體監督。
(7)實踐教學質量評價
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包括:檢查各院系實踐教學時數占總教學時數的50%以上的執行情況及效果;實踐教學基本文件及其執行情況;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是否齊全;畢業設計(論文)、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及質量等。
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的責任人是督導組、教務處處長及各院系負責人,由督導組、教務處、各院系等具體監督。
(8)畢業生跟蹤調查
通過對生產第一線畢業生的實際能力和工作表現的跟蹤調查,主動了解、收集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以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意見與建議,為學院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客觀依據。
畢業生跟蹤調查的基本內容包括:畢業班學生問卷調查分析、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畢業生社會滿意度調查與分析。畢業班學生問卷調查的內容有:課程質量、任課教師等信息分析。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的內容有: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就業工作措施與效果。畢業生社會滿意度調查的內容有:畢業生跟蹤調查并分析質量目標是否實現。
畢業生跟蹤調查的責任人是學工處處長,由招生就業辦、各院系具體執行。
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監控執行單位應將師資隊伍評價、教學經費投入與使用評價、教學設施評價、專業評估、課程評估、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畢業生評價的結果反饋給相關院系或部門,相關院系或部門根據反饋結果進行改進。
三、系統設計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信息反饋系統的總體設計框架如圖2所示。學生、教師、督導員、基層教學單位和教學管理部門應用瀏覽器通過校園網訪問系統。校外用戶(企業、政府及社會其他單位)通過internet使用系統進行信息反饋。系統需要和校內現有的教務系統的基礎數據進行對接。
不同角色完成如下功能:
學生反饋教師課堂教學情況。學生通過校園網使用學號和密碼登陸系統針對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情況進行評價。
教師反饋學生學習情況。教師通過校園網使用教工編號和密碼登陸系統針對任課班級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督導員反饋教師課堂教學情況。督導員通過校園網使用教工編號和密碼登陸系統對聽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及教學設施情況進行評價。
基層單位監控和管理本部門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情況?;鶎訂挝唤虒W管理人員使用賬號和密碼登陸系統后,在學期初導入課程信息表、監控和管理本單位的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和督導員評教的進度和生成評價結果統計報表。
教學管理部門監控和管理全校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的教學情況,同時對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信息反饋系統進行系統管理。
校外的用人單位通過畢業生就業工作情況反饋畢業生質量,政府機關及相關社會團體也可通過本系統反饋政策及就業信息。
四、結束語
教學質量信息反饋系統作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運行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助于增強整個教學質量監控活動的自我糾錯能力,使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處于不斷優化、不斷完善的過程。建立教學信息反饋系統,能全面系統地收集教學信息,科學合理地分析教學信息,對推動學校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將進一步探索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信息采集、信息反饋、信息交流的實時性和多樣性,比如開通無線移動平臺及短信息評價、反饋模塊,使得學生、教師、督導員和用人單位可以應用手機平臺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參與教學質量保障中來。
本文系2015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地方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信息采集與反饋系統的構建與實踐”,項目編號:2015JGA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