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軍
摘 要:游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在游泳初級教學中學習蛙泳是普遍被人采用和認同的,由于蛙泳身體位置平穩,采用正面呼吸,所以有利于消除初學者的怕水心理。本文通過對初學游泳者進行快速而簡捷教學方法探導,結合流體力學、生物力學、生理心理史方面知識,從而總結了簡單快捷教學方法。
關鍵詞:游泳教學;教學方法;示范
游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在游泳初級教學中學習蛙泳是普遍被人采用和認同的,由于蛙泳身體位置平穩,采用正面呼吸,所以有利于消除初學者的怕水心理。
一、熟悉水性教學法
在陸地上,人主要是通過直立姿勢進行運動的,而游泳則是水平運動。直立運動與水平運動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由于水的浮力,人體有失去自身重量的感覺。水的阻力比空氣的阻力要大800多倍,這樣還要克服和利用水的阻力,如果游泳技術不合理,游泳的速度就會很慢甚至原地不動。由于水的壓力,造成了呼吸的困難,游泳是用嘴在水面上吸氣,用嘴和鼻在水中呼氣,呼吸技術要比在陸地上運動復雜得多。由于胸腔的原因,人體下肢的比重比上肢大。浮心靠近上身,重心靠近下肢,在漂浮時容易出現下肢下沉的現象。在使身體成水平姿勢,并保持平衡,可以改變身體的姿勢來調整浮心和重心的位置,如將兩臂伸到頭前時,重心和浮心就接近一條垂線,身體也就能保持水平和平衡了。根據上述特點,在教學開始時,不是先教給初學者掌握游泳姿勢,而是先教會其如何熟悉水性,為學習游泳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1.呼吸法
(1)扶池壁或在同伴幫助下,深吸氣后閉氣,然后慢慢下蹲,把頭全浸入水中,停留片刻后起身直立在水面換氣。
(2)把頭浸入水中停留片刻,在水中用嘴慢慢地吐氣,一直到吐完,然后直立在水面吸氣。
(3)把頭浸入水中后,稍閉氣后立即用嘴鼻同時吐氣,在嘴接近水面時用力把氣吐完,并立即吸氣,吸氣結束后立即把頭再次浸入水中,連續做到有節奏的吸、閉、吐氣,并進行重復多次練習。
2.浮體法
(1)抱膝浮體練習。原地站立,深吸氣后,下蹲低頭抱膝,兩膝盡量靠近胸部,前腳蹬離池底,成低頭抱膝團身姿勢,自然漂浮于水中。
(2)展體浮體練習。兩腳開立,兩臂放松向前伸出,深吸氣后身體前倒并低頭,兩腳蹬離池底,成俯臥姿勢漂浮水中,兩臂兩腿自然分開。
3.滑行法
(1)蹬邊滑行練習。深吸氣后低頭,上體成俯臥姿勢,腿盡量收緊,兩臂前伸并攏,頭夾于兩臂之間,這時兩腳用力蹬池壁,成流線型向前滑行。
(2)蹬底滑行練習。深吸所生上體前倒,當頭、肩浸入水中時前腳掌用力蹬池底,隨后兩腳并攏,兩臂夾頭成流線型,向前滑行。
二、扶助教學法
扶助教學法,就是借助外力進行的教學方法。因為水的浮力作用,使人在水中的重量只相當于自身體重的10%,在水中練習時,要充分利用浮力,在扶助下進行教學。另外,也要做一些相應的陸上模仿練習。
1.扶壁法。練習蛙泳,一手拉池槽,另一手支撐池壁,身體平臥水中,兩腳做收、翻、蹬、夾、停的動作;坐在池邊也可以做蛙泳蹬腿模仿練習。練習仰泳,兩手反握池槽或池壁做仰泳腿的打水練習,要求膝和腳不露出水面。練習爬泳,手握池槽,成水平姿勢,兩腿伸直或屈腿做打水練習,要求展髖,大腿帶小腿發力。
2.托扶法。練習仰泳時,同伴手托腦后幫助做漂浮與打腿練習,幫助者還可抱住雙腿,做仰泳臂劃水練習;練習蛙泳時,一手托腹部,另一手扶腰背,做腿、臂、呼吸完整技術練習。
3.牽引法。練習蛙泳時,可采用雙人練習,一人牽引練習者雙手,練習者則做蛙泳蹬腿練習,可在走動中練習;練習仰泳時,也可采用雙人練習,一人牽引練習者雙手,練習者做仰泳腿的打水練習,邊練邊走。
4.撒手法。采用雙人練習法,幫助者抱住練習者雙腿或扶住其腰腹部練習,練習者練習腿與臂的配合時,幫助者用力向前推送練習,使練習者借助慣性向前游進。
三、直觀教學法
學生掌握游泳技術的過程就是條件反射形成的過程,正確適時地運用直觀法進行教學就是給予學生以正確的條件刺激,促進其正確動作的形成。學生模仿能力很強,教師在水中進行示范是游泳教學中最好的直觀方式,比看掛圖、錄像要實際的多,它能夠使學生通過視覺真切地感知游泳動作。
1.游泳教學示范的主次先后。教師在水中示范時,就對學生提出要求,主要看示范運動的那一部分。例如,示范蛙泳技術,重點是要求學生看腿、臂配合的時間或手臂與呼吸配合的時間;進行腿部動作的示范時,重點要求學生看大腿與軀干構成的角度,或看收腿時的翻腿動作。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應有主次先后,有條件不紊。
2.游泳教學示范面和速度。游泳教學示范面應包括側面、正面和背面,但是這三個示范面的比重應有所不同,具體取決于所教的游泳姿勢和對掌握動作的要求與動作的結構。一般教爬泳腿、臂的技術和爬泳的呼吸,蛙泳的腿臂配合技術,仰泳腿的技術和蝶泳的配合技術時,多進行側面示范;在進行爬泳、仰泳和蝶泳臂的對水技術時,則多做正面示范;在教蛙泳腳的收、翻、蹬水動作時,主要是為了突出翻腳動作,因此多從背面進行示范。示范速度應以一般正常的游泳速度進行。但是為了使學生有一定的時間來觀察示范動作的過程,有時還應用較慢的速度進行示范。
3.游泳教學完整與分解法。游泳教學的技術示范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完整與分解相結合的方法。在教某一種游泳姿勢時,教師應先進行完整的技術動作示范,然后再進行分解技術的示范。因為完整的技術動作示范雖能使學生對所要學的某種動作的技術結構有個完整的了解,但是游泳教學畢竟是先從分解技術教起。
4.游泳教學動作與泳姿順序。在教學中先學什么動作,后學什么動作,也是有一定科學規律的。對于初學游泳者,一般先學習腿的動作,后學習臂的動作。先學習腿的動作主要是使下肢上浮,這樣掌握游泳技術較快。對于初學者,先教哪一種泳姿,眾說不一。有的教科書主張:順序應從爬泳教起,因爬泳腿、臂的動作比較簡單,繼而仰泳、蝶泳、蛙泳。為什么把蛙泳排在最后,因蛙泳腿、臂、呼吸技術較為復雜。
參考文獻:
[1]游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陳永欣,李輝.不同年齡初學者教學方法與策略的分析[J].游泳季刊,2005,(3).
[3]葉建深.對少年兒童進行游泳基礎訓練的體會[J].游泳季刊,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