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成
俗話說:“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與欣賞。”當學生走進校園開始他生命的體驗時,教育給予他們的是快樂還是痛苦,是進取還是逃避,是創(chuàng)造還是束縛,這一切不僅取決于教師的素養(yǎng)、能力,更取決于教師的教育理念。在二十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賞識教育的巨大魅力,它能使聽話的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獨立處理問題;它能使膽小的學生變得勇敢,能面對困難;它能使一向優(yōu)秀的學生學會面對挫折,學會克服困難;它能使調皮、好動的學生增強信心,揚長避短。
一、在賞識中尊重學生
1. 在賞識中理解學生
賞識是溝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間交往的橋梁。學生內心的世界是單純的,只要用心,走進去并不難,只有走進去才能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進而賞識每一個學生。恰當地運用賞識,能打破師生間嚴肅的等級氣氛,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于“問題學生”尤為適用。
2. 在賞識中培養(yǎng)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都希望得到教師的呵護和尊重。所以,教師要維護學生的尊嚴,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在寬容與樂觀的期待中,溫和地走進每一個學生,與他們進行精神的交流,心靈的對話。
記得有一次,在上課時,有位學生遲到了,他紅著臉站在教室門口,顯得十分難堪。這時,我微笑著對他說:“盡管你遲到了幾分鐘,但你卻是個愛學習的好學生,臉上的汗珠充分證明你心里很著急,想把遲到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老師相信你在課堂上一定會有好的表現。”他原以為一定會挨批評,可是卻意外地得到我的賞識,他不但消除了緊張、害怕的心理,而且很快成為課堂上最踴躍的發(fā)言者。這件事使我懂得了,在學生做了錯事而又知錯的情況下,不妨對他的錯誤忽略不計,對他表現出的積極一面加以肯定和賞識。這樣不僅可以維護學生的自尊,還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在賞識教育中要承認差異
1. 賞識教育要承認理解差異、尊重差異
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發(fā)現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大家都知道,在身心發(fā)展上,學生既有年齡上的差異,又有個性間的差異,對一些能力差的學生,教師應從他們的自身條件和興趣出發(fā),注重給他們快樂和自信。多年來,我一直堅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和舞臺。
2. 賞識教育不等于嬌縱
有的教師對賞識教育的認識有一個誤區(qū),認為賞識就是不能批評,尤其對好學生,總是表揚,很少批評,生怕批評會降低他們的威信或者打消他們的積極性,致使這些學生驕傲自大、人際關系很差。我曾有過這樣的教訓:我班的一名班干部,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組織能力很強,我十分欣賞他。漸漸地,他在班里趾高氣揚,對同學發(fā)號施令,同學們意見很大。一次因一件小事與同學發(fā)生口角,大打出手,開始拒不認錯。后來經過我耐心細致地做工作,他終于承認了錯誤。所以,賞識不等于嬌縱,賞識也不是不批評,只是應該講求賞識的藝術,否則我們的賞識教育只會滿足學生的虛榮心,膨脹他們的私欲,結果適得其反。
3. 賞識教育與挫折教育缺一不可
在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的同時要與挫折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不會使學生偏離正確的軌道。為了達到這一教育目的,我在班內開展了“賞識評價”這一活動,既有賞識性又有針對性的評價,不但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還增進了彼此間的情感,使學生感到無比親切,更易于接受我的意見和觀點。例如,一名男同學學習成績較差,遇事無主見,膽子又小。我給他的評價是:“小伙子你真棒,經過這半年多的努力,你勇敢了很多,尤其在軍訓中你不怕苦,宛如一名真正的戰(zhàn)士,希望你在學習上也能發(fā)揚這種精神。”在以后的學習中,他變得更加勤奮了,對同學的缺點也敢指正批評了。又如,一名女同學性格活潑,比較聰明,但學習不肯努力,缺乏抗挫折能力。我給她的評價是:“還記得學校藝術節(jié)嗎?你在跳健美操中不小心把膝蓋磕破了,但你還是堅持到最后。可見你是一個很堅強的女孩,如果你把這股勁頭用在學習上,老師相信,你一定也會取得很好的成績。”她看到我對她的表現如此肯定,在以后的學習中增加了自信心和勇氣,學習成績也逐漸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