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春
重視小隊,從組建小隊開始
——一年級肢體游戲“串名連連說”
張小春
欄目主持人:河北省少先隊工作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張小春
游戲特點:游戲“串名連連說”的設計參考了拓展訓練中的“破冰之旅”環節,通過自我介紹與介紹他人的形式,使一年級隊員迅速地相互熟悉,相互了解。
游戲目的:在相互熟悉、了解的基礎上,組建小隊,選拔小隊長,幫助隊員初步體驗組織生活,培養民主意識,同時增強小隊凝聚力。
游戲準備:輔導員準備幾張A3紙和彩筆,用于各小隊制作隊名、特色口號、小隊標等。
游戲方法:
1.全體隊員依次報數“1、2、3、4”,然后,所有報相同數字的隊員再圍成一圈,共分為4個圈。
2.在各自的圈內,第一個隊員自我介紹,包括姓名、愛好、特長等。第二個隊員要先向大家介紹前一個隊員,再按要求介紹自己。第三個隊員要先向大家介紹第一個和第二個隊員,再介紹自己。隊員們按照這種方法對前面的隊員和自己進行介紹。
3.4個圈的隊員各自介紹完后,全中隊打亂小組,重新“洗牌”,再排隊報數,重新組圈,按第一輪的方式進行介紹,并以這種方式循環三輪。
4.三輪游戲結束后,在彼此有所了解的基礎上,由隊員推薦或自薦,舉手表決選出4名小隊長。

隊員們組建小隊

隊員們展示自己的設計
5.確定小隊長后,再根據全中隊人數確定各小隊人數。然后,在輔導員的啟發引導下,隊員自主決定去哪個小隊。
6.小隊組建完成后,在小隊長組織下,各小隊開始討論特色隊名、特色口號、特色隊標志等,并將討論結果繪制在紙上。最后,各小隊介紹討論結果。
在“少先隊活動課說課比賽”中,常聽到“成立小隊,籌劃活動”的字眼。其實,大多數中隊沒有固定的小隊,只因為在主題隊會時,要由小隊長報告人數,所以臨時組建小隊,臨時指定小隊長。隊員們對小隊沒有組織概念,各小隊更沒有小隊活動。面對小隊組織如此薄弱的情況,少先隊工作者的確應該重視小隊建設。
游戲“串名連連說”是一年級隊員入隊后,引導他們第一次組建小隊,要重視小隊建設。這個游戲依據《少先隊活動課程分年級實施參考》的相關規定設計,屬于“民主參與”類別,其目的是“組建中隊和小隊,培育民主意識和參與隊組織生活的意愿”,其活動內容是“召開全體隊員會,隊員自我介紹和交流”。此游戲活動體現了如下教育特點:
一是適合一年級隊員的年齡特點。做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游戲可以使他們在快樂玩耍和心情愉悅中受到教育。
二是在不斷重復的環節中加深印象。英國作家狄更斯說:“重復是學習之母。”還有人說:“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不斷地重復做。”在第一個隊員自我介紹之后,后面的隊員不斷地介紹他人和自己,重復幾輪,有了“學習之母”,也就有了“成功”。
三是通過組建小隊增強了組織歸屬感。那些“重復的介紹”讓“初來乍到”的一年級隊員相互認識,在了解和熟悉彼此的基礎上自主推選小隊長,讓他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組織的一員,感受到少先隊組織的存在。
四是在參與中產生民主意識。對于“民主”一年級隊員不太明白。在輔導員啟發引導下,他們自主決定去哪個小隊,并選舉了小隊長。他們親身參與、體驗、感悟,“民主”的種子就這樣播撒在了他們的心田里。
五是活動增強小隊凝聚力。通過快樂的集體游戲,在“你我他”的不斷介紹中,隊員們知道了自己是小隊的一員,小隊是一個“家”,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開展“串名連連說”游戲要注意五點:
一、靈活運用,不要照搬。比如,根據中隊的人數可分成三個或五個小隊。游戲不一定重復做“三輪”,可做“四輪”或“兩輪”,也可在此基礎上加以完善,給予補充,創造出更有樂趣、更符合實際的好形式。
二、游戲地點,不拘一格。少先隊活動課不一定在教室進行,也可在室外,或選擇一個特殊環境,如隊室、公園等能給隊員帶來開心舒適氛圍的地點。
三、做好準備,加強輔導。一年級的孩子們進入學校時間不長,中隊委和小隊長還沒有選定,輔導員不應太多地主導,而要加強輔導力度。比如,活動前要給隊員們講清游戲要求,讓他們知道小隊名稱、特色、標志的意義等。
四、隊員入隊,游戲進行。這個游戲活動要在舉行入隊儀式之后開展,不能在隊前教育中進行。若隊員分批入隊,非隊員可以列席參加游戲,也可以參加討論,但不佩戴紅領巾,不參加小隊長選舉。
五、游戲設計,不斷創新。初建小隊時,一些輔導員會越俎代庖,甚至按座位、按值日小組建立小隊。利用游戲解決“組建小隊”問題是改變輔導員“包辦”的好方法。但“串名連連說”不是唯一的游戲,輔導員要開動腦筋,根據自身情況去發現和創新,發掘并創造更多、更有效的游戲。比如,“教室里缺了誰”也是一年級常使用的小游戲。游戲方法如下:
請一位隊員當觀察者,暫時走出教室。教室里的隊員互相交換座位坐好,并讓一個隊員躲在講臺底下。然后,請觀察者重新走進教室,請他在兩分鐘的時間內猜出講臺下藏的是誰。這個游戲同樣可以讓隊員們在娛樂中相互熟悉,相互了解。
兒童化的要領,首先是活動性。活動性要強一些,讓孩子動手、動腳、動口、動腦。每家每戶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輔導員工作也有七件事,那就是引導少先隊員唱唱、跳跳、玩玩(玩具、游戲、球類)、做做、看看、聽聽、畫畫。這是兒童生活的七件事,兒童化就要做好這“開門七件事”。現在少先隊生活中這七件事太少,前四件更少。客觀上,隊員學習負擔太重,沒時間玩。主觀上,少先隊思想教育抓得多,體育文娛抓得少;看看、聽聽、談談、寫寫多,唱唱、跳跳、玩玩、做做少,這是脫離兒童的一大缺點。不改變這種狀況,少先隊生活活躍不起來。
(摘自段鎮的《少先隊學》一書)
從組織上講,小隊是少先隊最基層的組織,是隊組織中的“細胞”。小隊不活躍,大中隊不會有真正的活躍。隊活動要以小隊做基礎,小隊活躍才是真活躍。
(摘自張先翱的《少先隊教育文集》一書)
(欄目編輯 王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