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楊 喆 (河北地質大學 商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31)
京津冀鋼鐵企業綠色運輸問題研究
吳 迪,楊 喆 (河北地質大學 商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31)
隨著環境污染治理和經濟轉型等多方面壓力的增大,京津冀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盈利能力下降等問題日趨嚴重。目前京津冀地區的運輸模式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文章通過分析京津冀協同背景下的鋼鐵企業運輸問題,提出了構建“互聯網+”的鋼鐵運輸模式、透明化的鋼鐵回收網絡以及綠色鋼鐵供應鏈等一系列措施,旨在推進鋼鐵運輸的綠色化,為企業降低運輸成本、提升環保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鋼鐵企業;綠色運輸;京津冀協同
由于經濟增長方式粗放、污染排放過高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京津冀鋼鐵行業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盈利能力薄弱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業的整體競爭力。運輸作為鋼鐵企業的核心業務之一,運輸過程中對環境造成危害很大,包括大氣污染、水資源污染、噪聲污染等,與當代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沖突越來越嚴重。如何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環境下分析并提出推動鋼鐵企業綠色運輸的建議,實現鋼鐵運輸的綠色化、信息化、服務化,對于鋼鐵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避免資源浪費、減少環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義。
歐洲在推進綠色運輸方面采取了包括為綜合運輸創造統一的集裝箱和掛車標準、發展多式聯運,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推進節能環保技術、深入評價運輸系統的環保績效等多項措施。相比較而言,我國鋼鐵物流運輸業的綠色化理念淡薄,物流運輸業的綠色化發展狀況不容樂觀。主要現狀表現在:地區發展不均衡導致的不合理運輸非常嚴重,低端的運輸設備使得運輸效率難以提高,不規范的運輸市場導致經營主體散、弱、小現狀突出,不正當競爭普遍存在,沿海與中西部發展不平衡,高新技術應用到運輸領域相對較少。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提出,鋼鐵的綠色化發展問題是中國鋼鐵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不僅僅因為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需要越來越迫切,還有一個主要問題是鋼鐵企業整體經營環境惡劣,整體行業轉型是大勢所趨。目前是中國鋼鐵企業推進和實施綠色發展最好的時機,需要及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在鋼鐵行業綠色化發展中,綠色運輸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1.1 我國主要鋼鐵企業運輸現狀
國內排行靠前的幾家大型鋼鐵公司的運輸現狀見表1。其中,運輸途徑大體分為自營、外包及二者結合等幾種方式。運輸自營的企業自主控制權較高,能夠更好地控制成本、保護企業核心信息,但同時企業資金投入大、技術更新較為困難。而運輸外包的企業能夠集中精力開展其核心業務,對于降低企業成本、提升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有可能泄露企業內部機密,降低企業對物流過程的控制,甚至可能產生連帶經營風險。

表1 鋼鐵企業的主要運輸現狀
1.2 京津冀地區鋼鐵企業運輸現狀
在整個鋼鐵運輸系統中,原材料采購運輸、鋼鐵生產過程中的運輸和產成品銷售運輸構成了鋼鐵企業運輸活動的內容,鋼鐵企業常用運輸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鋼鐵企業常用的運輸方式
京津冀地區鋼鐵企業數量非常多,各類規模的企業大概有110家左右,其中包含河北鋼鐵集團、首鋼、敬業鋼鐵等多家大型鋼鐵集團。由于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大部分鋼鐵企業均遠離原料產地及需求地,導致鋼鐵原材料運輸、產成品運輸成本較高。此外,雖然大部分鋼鐵企業均遠離市區,但也有部分企業,如石家莊鋼鐵等仍未搬離,導致其生產、運輸給交通系統、環境等造成了大量的問題,對于環境污染嚴重的京津冀地區尤其至關重要。
2.1 信息化水平低
京津冀地區中小型鋼鐵企業數目相對較多,此類企業基本上不存在信息管理系統,或僅具有簡單的進銷存系統,對鋼鐵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運輸過程缺乏基本的信息溝通與監控。即使如首鋼等大型的鋼鐵企業,雖然具備一定的運輸管理系統,但也局限于車輛信息統計、運輸作業安排等靜態功能,無法對整個運輸過程進行合理調度、全程監控和及時處理突發狀況。此外,與鋼鐵運輸業務相關的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尤其是各種零售商、承運商規模較小,幾乎為人工管理及操作,導致合作過程中經常出現信息對接不暢、數據無法共享等現象。
2.2 欠缺系統化的鋼鐵回收網絡
鋼鐵企業資源消耗大,所產生的廢棄物數量巨大且環境污染嚴重。目前京津冀地區鋼鐵回收市場秩序混亂,資源循環利用率低,缺乏對鋼鐵廢棄物統一、有效的管理和運輸。構建系統化的鋼鐵回收網絡,實現鋼鐵廢棄物的綠色運輸和處理,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和作業成本。
2.3 缺乏供應鏈總體規劃
京津冀地區大部分鋼鐵企業運輸管理分散、缺乏整體規劃和資源整合能力。雖然目前不少鋼鐵企業都建立了單獨運行的運輸部門,但普遍的現狀是整體規劃能力不健全,至今沒有完全脫離傳統的各環節分管模式,各運輸環節被分離出去,導致出現重復作業增多、運輸效率低下以及成本不斷攀升等問題。此外,在傳統的鋼鐵運輸系統中,信息的獲取和反饋都是逐級傳達的,上級供應商不能實時地掌握下一級市場的需求情況,對市場的變化不夠敏感,導致庫存大量存在的同時,需求卻又無法及時得到滿足,造成企業總體效益的損失。
2.4 技術裝備發展跟不上運輸需求
大部分鋼鐵企業的運輸手段較單一、運輸網絡不完善、貨運車空駛率高。京津冀地區許多鋼鐵相關企業的運輸依然主要靠鐵路,運輸方式選擇范圍比較小,物料出、入庫機械化程度不高,其中人力搬運車、人力叉車和一般起重設施設備占到65%以上,很少有用視屏叉車等高科技的裝卸搬運設備,甚至很多小企業仍采取手工裝卸的方法。
由于受運輸載具種類所限,很難達到按照承載貨物的品種、大小尺寸、輕重配置合適的運輸載具。宏觀原因來說,鋼鐵企業與裝備制造企業產需對接不對稱。首先,運輸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銜接不連貫,中轉效率較低;兩種企業之間運輸基礎設備不配套,互相不能兼容,造成系統綜合功能下降的后果;很少對各類運輸模式之間相互銜接的樞紐設施基礎建設方面進行投資。其次,中國運輸企業標準化建設滯后,對各類運輸載具的裝載率、裝卸搬運設備的荷載率的影響較大。微觀原因來說,鋼鐵企業過分關注產能和產值,對于裝卸搬運、運輸等物流成本的重視較低,不愿投入相應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3.1 構建“互聯網+”的鋼鐵運輸模式
將鋼鐵運輸系統與鋼鐵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相結合,動態調度鐵路、公路、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實行多環節、多區段、多運輸工具相互銜接的一體化“通運”,實現“電子交易+剪切加工+快速配送”的現代化鋼鐵運輸模式,分別針對不同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從綠色運輸的角度出發,實現資源共享,減少中轉環節,打造高效、精確、綠色的鋼鐵運輸管理。支持企業實施“互聯網+鋼鐵”行動,在產供銷各環節實現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鋼鐵產業的深度整合。
3.2 構建透明化鋼鐵回收網絡
利用“互聯網+”的鋼鐵運輸平臺,構建鋼鐵資源回收公共平臺,擴大廢棄資源信息的透明度,實現逆向物流與正向物流的物流資源共享,共享運輸資源及信息。此外,對鋼鐵回收的各個主體進行系統化安排與調度,協調各自的職責與分工,明確廢棄物的流向與流量,從而從根本上降低鋼鐵廢棄物回收的運輸成本,并盡可能降低廢棄物在運輸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
3.3 構建綠色鋼鐵供應鏈
鋼鐵行業屬于資源密集型產業,其運輸的特點在于大批量、多品種、污染大。其上游行業主要指焦炭和鐵礦石的運輸,下游主要為各級經銷商,整個供應鏈關系相對穩定。因此,對鋼鐵企業應構建供應鏈運輸管理的模式,將企業上下游的原材料供應商、代理商和鋼鐵需求企業納入同一條供應鏈,相互建立運輸戰略合作關系。站在供應鏈體系的角度,將單獨各項運輸業務提升到整體的高度,以節能減排、構建綠色供應鏈為目標,通過持續優化運輸環節,實現鋼鐵企業整體運輸能力的不斷提高,客戶服務的全面優化以及鋼鐵企業規模經濟效益的連續增長。
鋼鐵企業的上游行業主要指焦炭和鐵礦石的運輸,由于運輸量巨大,所以運輸的方式和過程就顯得格外重要。鋼鐵企業應該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實現煤鋼一體化以及原燃料的供應穩定化,同時注意運輸線路的選擇應當在經濟環保的前提下。在鋼鐵企業向下游延伸的過程中,應該著力與終端需求企業建立伙伴關系。來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自從進入2010年,大中型企業鋼材營銷的直供比例在中國范圍內比之前有大幅度的提高。位于產業鏈下游的用戶對鋼材的訂單從大量單種類的計劃性采購轉變為小批量多品種的隨機性采購,所以要求鋼鐵企業整合運輸資源,注意加強客戶服務,并在大量用鋼的地區成立貿易公司,以便于快速地將產品運送到客戶手中。
3.4 建設鋼鐵物流基地,優化鋼鐵運輸過程
要破解鋼鐵企業運輸瓶頸,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目標,還需要建設現代化的鋼鐵物流基地。受限于鋼鐵物流的輻射半徑,鋼鐵消費終端離鋼鐵企業越遠,噸鋼運輸成本就越高。建設鋼鐵物流基地,擴大鋼鐵配送物流的輻射范圍,大大減少了產品在運輸途中的時間,能夠為鋼鐵企業有效降低物流整體成本。此外,打造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雇傭專業的運輸管理人才,運用現代化的裝卸設備和RFID、GPS等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可以顯著提高運輸效率,對推進運輸綠色化進程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此外,京津冀地區的鋼鐵企業應該統一整合企業輻射范圍之內的運輸資源,健全和完善物流運作機制,科學合理地實現運輸節點和運輸設施設備的高度協調、改進和配備,實現資源共享、設施公用;對運輸全流程實行集中化管理,建立鋼鐵行業的橫向管理組織。統一安排生產及鋼鐵運輸計劃,比如車輛調度、路線安排等,實現一體化配送,打造高效、合理、精確的企業運輸管理。同時,應該積極配合政府職能部門提高產業集中度,恰當利用京津冀地區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過剩產能政策支持的有利機會,不僅有利于改善京津冀地區交通運輸環境、提高鋼鐵企業整體運輸效率,而且有利于推動整個京津冀地區鋼鐵企業實現運輸綠色化。
[1] 侯海云.議低碳經濟視角下鋼鐵企業鐵路運輸發展[J].北方經貿,2014(2):26-27.
[2] 蒲剛清,劉貞,呂指臣,等.鋼鐵行業運輸環節碳減排情景分析與評價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7): 37-42.
[3] 高金.鋼鐵行業物資運輸現狀及發展趨勢[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3(6):24-26.
[4] 張利民,李靜,孟彬,等.綠色鋼鐵工業發展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5(6):39.
[5] Song F M,Lin-Xiu D U.Development of Corrosive-Abrasion Resistant Steel Used for Slurry Transportation[J].Journal of Iron &Steel Research,2014,26(2):1-6.
[6] 楊軍,王菲,徐泮來.綠色鋼鐵的發展現狀評析[J].鑄造技術,2010,31(5):653-655.
Study on Green Transportation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WU Di,YANG Zhe (School of Business,Hebei GE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With the growing pressur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overcapacity,profitability and other issu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At present,the transportation model and the level of informatization is backward.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ransportation problem,and proposed“internet plus”steel transportation modes,transparent recycling network and green supply chain an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omote green transportation of iron and steel,for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reducing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green transportation;Beijing-Tianjin-Hebei cooperation
F403.3
A
1002-3100(2017)08-0082-03
2017-06-16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HB14GL025;石家莊經濟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項目編號:BQ210502。
吳 迪(1985-),女,河南汝南人,河北地質大學商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鋼鐵物流、物流信息化;楊 喆(1988-),女,河北武安人,河北地質大學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運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