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亦誠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430070)
現代版畫對圖書館閱覽區室內裝飾設計的啟示
羅亦誠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430070)
闡明了現代版畫的特點,指出在圖書館公共閱覽區的室內裝飾設計中要注重展現現代版畫作品的群眾性,綜合運用多種版材展現現代版畫的裝飾效果;在兒童閱覽區室內裝飾設計中要充分調動兒童的參與性,巧妙體現創作的游戲性,在進行美育的同時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從而滿足閱覽區室內裝飾設計的功能和美學要求。
現代版畫;圖書館;閱覽區;室內裝飾設計
在全球化、現代化的浪潮中, 我國版畫創作主體的價值觀和創意, 版畫本體的媒介材料和技法工具,以及客體的社會環境、公眾接受度等方面都產生了顯著的變化。現代版畫順應新時代的要求,在推陳出新的同時與時俱進,以嶄新的視覺語言形成了神奇的魅力。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圖書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及環境藝術氛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現代版畫在圖書館閱覽區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適用性和應用方式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通過文獻查閱,發現國內少數學者探討了版畫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汪琴探討了家居裝飾中當代版畫的運用,指出版畫作品是家居裝飾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應選用與家居裝飾風格一致、色彩與室內環境協調的版畫。劉高瞻認為原創版畫作品具有強烈的形式感而適于在居室懸掛,因其原創性和經濟性而具有投資升值空間,而家居裝飾的市場繁榮會促進原創版畫藝術的發展。李一凡分析了中國現代版畫的發展趨勢,提出了版畫在環境藝術中應用的初步設想。朱禮智等學者對圖書館閱覽區室內裝飾設計進行了研究,但關于現代版畫在公共建筑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比較薄弱,未見版畫在圖書館室內裝飾設計中應用的研究,說明這方面研究尚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
通過版畫課程學習和文獻研究,可知現代版畫是指脫離了制版的過程,且能留下印跡的藝術活動。現代版畫與傳統版畫的最大區別在于審美由單一性向多重性的轉換,它具有以下四個主要的特點:
1.廣泛的群眾性
我國傳統版畫的多數題材來自民間傳說和民俗風情。雖然現代版畫突破了傳統的局限,但依然是傳統藝術的繼承與發展,版畫的源頭是傳統工藝,具有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在知識經濟時代,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作用下,加上版畫本身的復數性,使得版畫與其它繪畫藝術相比有著更強的群眾性,成為民眾喜愛的雅俗共賞的美術表現形式。
2.較強的參與性
現代版畫具有大眾藝術的特征,民眾可以直接參與創作的過程,獲得和享受親身體驗,具有很強的參與性。隨著計算機技術和PS 圖像處理技術的不斷普及,版畫技術變得易于操作,民眾可將圖片、相片、繪畫通過電腦處理成富有傳統版畫效果的新型藝術品。
3.單純的游戲性
游戲性是使得某項活動具有游戲核心性質的特性的集合,游戲中能夠促使游戲者產生自我獎勵反饋特性的集合。現代版畫取材平民化,降低了藝術的門檻,幼小的兒童和年邁的老人都可參與,其游戲性引人入勝,可以激發創作的興趣和激情。
4.版材的綜合性
現代版畫最早使用的版種材料是木版,其后逐漸發展到銅版、石版以及絲網版,經歷了社會演變、經濟發展和文化交融,又出現了紙版、石膏版和泥版等, 現代版畫的版材日益顯現出綜合性的趨勢。國內外許多版畫家不拘泥于傳統的版種界限,將各種版材和技法綜合運用,呈現出造型語言和風格的豐富性、視覺形象的獨特性、藝術個性的鮮明性以及表現手法的自由性。
1.展現作品的群眾性
現代圖書館的室內裝飾設計應突出"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一般不采用華貴的材料和繁瑣的裝飾,趨向于簡潔、合理、舒適、實用,色彩搭配諧調,為讀者營造一個靜謐的閱讀環境。圖書館公共閱覽區面向眾多讀者,一般采用簡約明快的設計風格,而版畫的重點突出,線條整齊,色調單純,線條流暢,明暗對比強烈,能給人煥然一新的醒目效果,有助于渲染閱覽區知性安靜的氣氛。現代版畫通過高度概括和提煉,使藝術靈感與理性構想有機結合,通過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來溝通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情感交流,傳達內心藝術理想的追求,同時調節讀者的心理情緒變化,讓讀者在優美的環境中感受到舒心愜意。在公共閱覽區的室內裝飾設計中,應展示群眾喜聞樂見的現代版畫作品。不少畫家所選題材與民眾生活狀態息息相關, 他們的版畫作品懸掛在墻上,能讓讀者感到親切, 為平凡的日常生活增添藝術色彩。利用版畫裝飾藝術的特性,集傳統藝術和現代精神為一體,貼近時代、生活和人心,產生人與環境平衡發展的和諧效應。
2.體現版材的綜合性
現代版畫的版材豐富多樣,為版畫藝術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使當代版畫具備迥異于傳統版畫的多樣性,并使版畫的痕跡更加豐富。例如,美國畫家簡?哈蒙德的版畫作品《滿堂》運用了12色版套色、凹版、絲網版、石版、拼貼的表現手法,刻畫了黑、白、灰構建的立體化舞臺建筑空間、人物、家具及舞臺情景,把人、物與影的關系戲劇化地展現在畫面上,生動再現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及人文狀態,如圖1所示。捷克畫家的《變化無盡的印刷圖型》被稱為環境藝術的版畫。通過攝影手段, 運用絲網版印刷、立體裝飾等技藝和工具,以展廳環境作為創作構思的整體對象,表現了人類起源的演變過程和微觀世界的無窮放大。

圖1 簡?哈蒙德的版畫作品《滿堂》
在《激烈車間——當代版畫第一回展》中,中國畫家曹超的作品《塵封在葉子里的味道》引人注目,涵蓋了書籍裝幀設計、金屬雕刻、紙本繪畫等藝術門類,而最吸引眼球的是一塊懸浮在空中不斷轉圈的普洱茶,如圖2所示。作品的設計核心內容是用茶作為載體來表現高深精妙的文化和深奧無形的禪意。這樣的現代版畫作品,適合放在公共閱覽區中國文學書籍的展臺上,增加室內的生機和韻味,營造一種文雅祥和的學習氛圍。

圖2 曹超的版畫作品《塵封在葉子里的味道》
日本畫家的《水的誕生》 以豐富的套印顏色印在屏風上,用一種東方式美感表現宇宙生命的微妙變化。受其啟發,筆者在廣州市南沙圖書館的室內裝飾設計方案中以“蕉窗聞墨香”為主題,在公共閱覽區的休息區設計中,用木質屏風隔出小空間,上面套印“雨打芭蕉”抽象圖案的版畫。此外,在公共閱覽區柱子的花崗巖表面采用了具有版畫效果的芭蕉葉造型。
1.調動兒童的參與性
閱讀是兒童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徑,對其人生成長進步產生重要的作用。兒童閱覽區的墻飾可圍繞他們喜愛的造型、色彩和角色來設計,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熱情和積極性。版畫作為一門間接性藝術,在“版”與“畫”的對接中,體現了版畫在思維創造上的前瞻性和預見性,以及在材料使用和手工動手能力培養上的獨特性,在兒童創造力培養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目前,有的早教機構將版畫引入兒童美育,如圖3所示。圖書館可以組織類似的藝術活動,鼓勵兒童參與版畫制作,可將優秀作品放在閱覽區展示,并且可利用版畫的復數性,復制多份作品,供孩子們拿回家珍藏或送給親友。

圖3 兒童在制作版畫
為了創設一個舒適、溫馨、有趣的閱讀環境,充分體現兒童的參與性,筆者在廣州南沙圖書館兒童閱覽區的設計方案中,打算預留局部的白墻供前來讀書的兒童用手掌蘸上顏料參與作畫,也可以與家長合作完成繪畫過程,手掌畫示例如圖4所示。讓兒童在這里留下自己的作品,不僅使他們當時感到快樂和自豪,而且讓他們以后樂意常來讀書。

圖4 兒童與家長合作完成的手掌畫
2.體現創作的游戲性
兒童早期的繪畫是一種漫無目的的舉動,實際上是自由發揮、自娛自樂的一種游戲性活動。游戲性繪畫在整個兒童時期延續,為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痕跡,在兒童的智商和情商開發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兒童的特點是活潑好動,難以集中注意力坐下來讀書,而愛玩游戲是他們的天性。圖書館可以利用節假日舉辦一些寓教于樂的活動,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輕松歡快的繪畫和閱讀環境,把游戲性繪畫引入校外教育之中。例如,可以讓孩子們分小組開展踩腳印游戲,每個人用小腳丫蘸上各色顏料在紙上踩出腳印,通過分工合作,集體完成一幅獨特的現代版畫作品,如圖5所示。根據孩子們的腳印,可以在兒童閱覽區的地面上設計一條印有不同孩子腳印的通道,既使單調的地面富于變化,又反映了天真爛漫的童畫童心。快樂的游戲能使高大上的圖書館成為兒童的嬉戲樂園,吸引更多的孩子在此流連忘返,直到沉浸于書籍的海洋。

圖5 兒童們在玩踩腳印游戲
如果需要大幅版畫裝飾兒童閱覽區的墻面,可組織帶有游戲性質的藝術活動,讓兒童們用腳蘸上顏料參與制作現代版畫,如圖6所示的畫大樹游戲。作品完成后,可將其裝裱在墻面上。

圖6 兒童們腳踩顏料在畫大樹
根據現代版畫的特點,結合筆者在廣州市設計院裝飾設計部從事室內裝飾設計的工作經驗,總結了現代版畫對圖書館閱覽區室內裝飾設計的啟示,指出在圖書館公共閱覽區的室內裝飾設計中要注重展現現代版畫作品的群眾性,綜合運用多種版材展現現代版畫的裝飾效果;在兒童閱覽區室內裝飾設計中要充分調動兒童的參與性,巧妙體現創作的游戲性,在進行美育的同時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
本文只是簡要歸納了自己學習版畫理論課程的幾點體會,尚未進行深入的研究。當前,現代版畫的群眾性、參與性和游戲性使其受到民眾歡迎,而其綜合性促使傳統版畫的局限性向著開放性和交叉性拓展,未來版畫的理念、內涵、技法和表現手段在公共建筑室內裝飾設計中將會具有更好的應用前景。因此,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進一步思考,爭取在室內裝飾設計的參與性和游戲性方面有新的突破。
[1]汪琴.淺談家居裝飾中當代版畫的運用[J].科技信息,2007(6):253.
[2]劉高瞻.原創版畫與現代居住空間裝飾設計的互動關系[J].現代裝飾:理論,2013(7).
[3]李一凡.中國現代版畫的發展趨勢[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99(4):14-17.
[4]朱禮智,張艷君,趙偉穎.圖書館閱覽室室內設計初探[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12(10):38-39.
[5]張亞敏.綜合媒材與版畫的痕跡[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9(2):111-112.
[6]袁靖軼.我國現代版畫的發展趨勢探討[J].大眾文藝,2016(10):133.
[7]雷穎.中國當代版畫藝術的大眾化發展道路[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31(1):125-128.
[8]張雁梅.綜合版畫的魅力—觀美國當代版畫藝術展有感[J].美術大觀,2011(5):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