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舫
[摘要] 目的 探討腹針療法加超短波電療與中藥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與護理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間所收治的5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腹針療法+超短波電療+中藥治療,依據護理方法差異性進行分組。實施常護理的30例患者為參照組,實施綜合護理措施的29例患者為研究組,對護理效果進行統計和總結。 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有效率(100.0%)明顯高于參照組護理總有效率(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腹針療法加超短波電療與中藥結合的手段進行治療,并在治療前、治療期間及出院后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腹針;超短波電療;慢性盆腔炎;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21-0136-03
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plus ultrashort wave electro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WANG Yuf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Therapy,Yantaishan Hospital of Yantai in Shandong Province,Yantai 26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nursing effect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plus ultrashort wave electro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Methods 59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abdominal acupuncture therapy+ultrashort wave electrotherapy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terwards, the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nursing methods. 30 patients receiving routine care were assigned 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29 patients receiv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were the assigned to the study group. The effects of nursing care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nursing(100.0%)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in the control group(7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Abdominal acupuncture plus ultrashort wave electro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ppropriate nursing measures before treatment, during treatment and after dischar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bdominal acupuncture;Ultrashort wave electrotherapy;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Nursing care
慢性盆腔炎屬于婦科常見病癥,具有發病率高、病情急的特點,患者臨床病癥主要表現在:下腹部疼痛,容易疲勞,白帶增多[1-2],月經不調等,嚴重還會造成不孕,為此,本院選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間所收治的5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研究,探討患者在采用腹針療法+加超短波電療聯合中藥治療,并進行相應護理措施后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對我院所收治的5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研究,病例選取時間為2015年9月~2016年10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針療法+超短波電療+中藥治療。依據護理方法差異性分為研究組(n=29)和參照組(n=30)。研究組29例患者中,年齡22~54歲,平均(31.25±2.53)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2.12±0.83)年;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17例,高中學歷10例,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2例;參照組30例患者中,年齡23~55歲,平均(32.26±2.55)歲;病程區間3個月~5年,平均(2.20±0.86)年;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20例,高中學歷7例,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3例。本次研究中59例患者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23例月經不調,31例帶下增多,5例不孕;4例觸及炎性腫塊,33例宮體一側附件增厚,22宮體雙側附件增厚。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針療法+超短波電療+中藥治療。取患者仰臥位,待進行常規消毒后,應用直徑為0.3 mm的不銹鋼毫針,取患者子宮(雙)穴,關元穴,氣海穴,中脘穴,足三里(雙)穴,血海(雙)穴,神闕穴,三陰交(雙)穴,水道(雙)穴,隨后應用自制特大艾箱行大面積的腹部艾熏灸,將艾條切成3 cm 的艾段,點燃后施灸至慢燃盡,治療時間以艾箱變涼為準,取針。每天治療1次。
取患者仰臥位,超短波電療機預熱3 min 后進行治療,將兩個電極分別放在患者的腹部和腰部前后對置,治療時間是15 min,輸出時間為50 min,每天治療1次。
1.3 護理措施
參照組患者的護理措施以常規護理為主,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并指導患者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衛生,尤其是經期、孕期或是產期以及性生活的衛生,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建立好慢性盆腔炎治療患者檔案,記錄患者的臨床表現、治療時間、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并對患者做好隨訪工作。
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措施,詳情護理流程為以下:
1.3.1 治療前護理 在治療前,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的病程較長,且該疾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大多數患者均會出現焦慮以及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幫助患者充分認識疾病的性質,盡量減輕患者在思想上的壓力,并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決心。
1.3.2 治療期間的護理 ①腹針療法的護理。在行腹針療法時,應該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實施針灸時,應密切關注患者的神態,詢問患者行針的感覺,若出現不適,及時停止。②超短波電療的護理。操作前對患者進行嚴格的檢查,將身上的金屬物取出,若患者有心臟起搏器或帶有金屬環,則禁止做超短波電療,在實施電療期間,應幫助患者擺好體位,并詢問患者是否存在不適,若存在則停止電療[3-6],及時采取緊急措施。
1.3.3 服用中藥的護理 中醫學中將慢性盆腔炎歸屬為氣滯血瘀、濕熱瘀結,此類患者常以低熱起伏,多為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在治療的時候應該以清熱利濕化瘀為主,患者在服用中藥湯劑的時候,每天1劑,早晚各1次,飯后熱服[7],以此來減少胃部的刺激與不舒適感,治療時間為1個月。
1.3.4 中藥灌腸護理 在灌腸前排空大便,將100 mL中藥湯劑溫度控制在37°~41°,然后選用較粗的導尿管,插入肛門,插入的尺寸控制在15~20 cm,將藥水緩慢滴入其中,時間控制在20 min左右,保留灌腸時間為4 h,患者在灌腸后護理人員應囑其不能下床活動,若有便意可以側臥或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盡量將灌腸保留的時間延長,以此來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若患者處于月經期間,則不能灌腸,整個中藥灌腸治療時間控制為1個月最佳[8]。
1.3.5 飲食調理 調節患者的飲食,囑患者應該多食用些容易消化的飲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大豆類食品,忌食用冷寒性質的食物,忌煙酒[9],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與活動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還需要進行功能鍛煉,以此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1.3.6 出院指導 待患者出院時,做好衛生宣教工作與相應的預防對策,強化生育政策與生育措施的宣傳,注意個人衛生,囑患者應該養成良好的起居生活習慣,避免勞累過度,此外,還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心情舒暢,恢復正氣以對抗疾病[10]。
1.4 觀察指標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0]制定的臨床判定標準。通過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表達患者的臨床效果。其中痊愈:患者下腹部疼痛癥狀消失,在經婦科檢查后,1個月內癥狀未復發;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理化檢查后屬正常現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下腹部疼痛以及腰部脹痛現象減輕,理化與婦科檢查后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減輕,個別案例存在加重現象,經婦科與理化檢查后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將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數據輸入SPSS17.0,組間計量資料應用(x±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參照組在治療期間實施常規護理,護理總有效率為70.0%,研究組在治療期間實施綜合護理措施,護理總有效率為10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指女性的生殖器與周圍結締組織出現了炎癥,若患者體質較差,病癥會反復發作[11-12],該病癥的病情較為頑固,會導致患者月經紊亂,帶下增多,腰腹部疼痛現象,嚴重會出現不孕情況。患者的臨床一般體征表現在子宮多后傾、活動受到限制[13]或子宮旁片狀增厚壓痛等,若患者為盆腔結締組織炎時,子宮常常表現為后傾后屈[14],宮骶韌帶則有明顯的觸痛感,患者在經B超以及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后,會存在明顯的炎性腫物,有輸卵管阻塞情況發生,組織病理學檢查后,可見被檢組織大量炎性增生。
腹針療法在中醫中主要是以整體觀念為理論指導,其根據薄氏腹部全息的特點對患者的機體進行調控,其主要對人體其他經絡系統進行調節和控制,中醫學中,認為慢性盆腔炎的誘發因素主要是氣滯血瘀、濕熱瘀結。因此,應該采取辨證治療的手段,通過超短波電療與高頻電場,對患者的腹部和腰部組織進行受熱,以此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消散炎癥,促進積液的吸收[15]。若在此基礎上,行內服和中藥灌腸治療,則會理氣活血,清熱化瘀,以達到溫經通絡,散熱止痛及祛瘀消腫的目的。
本次研究結果中,研究組和參照組經腹針療法加超短波電療與中藥聯合治療后,分別予以綜合護理措施、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腹針療法加超短波電療與中藥聯合護理措施應用在慢性盆腔炎中的效果明顯,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慢性炎癥的吸收,進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綜上所述,腹針療法加超短波電療與中藥聯合治療慢性盆腔炎后行相應的護理措施,效果明顯,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穎,楊金芬,周文濤,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4):184-186.
[2] 劉國利.慢性盆腔炎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9):139-141.
[3] 袁曉燕.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應用循證護理的體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22):100-101.
[4] 羅窅,曹俊巖,張昌容,等.慢性盆腔炎外用中藥的護理體會[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34(4):13-14.
[5] 馬紫菱,鄭艷嫦.穴位貼敷合并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2,33(29):6314-6315.
[6] 尚政琴,劉輝.中藥溻漬配合紅外線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河北中醫,2014,(3):451-452.
[7] 楊菊萍.腹針配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50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35(3):75-76.
[8] 曾梅.中藥灌腸治療42例慢性盆腔炎護理[J].醫學信息,2015,(19):123.
[9] 呂霞.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研究進展[J].新疆中醫藥,2012,30(6):89-91.
[10] 鄭筱萸.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11] 丁少娜.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慢性盆腔炎120例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0):30-31.
[12] 朱云. 中藥灌腸聯合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觀察與臨床護理[J]. 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1):92-94.
[13] 余作瓊,蔡祝梅.慢性盆腔炎外用中藥的護理方法以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5,(7):240-241.
[14] 王延玲.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護理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7):228-229.
[15] 李紅.超短波結合中頻電療治療慢性盆腔炎88例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7):105-106.
(收稿日期:2017-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