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杰
(江西省婺源縣人民醫院內四科,江西上饒333200)
益氣活血方加減配合低度姑息化療在惡性腫瘤晚期的應用
胡成杰
(江西省婺源縣人民醫院內四科,江西上饒333200)
目的探究在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給予其益氣活血方與低度姑息化療的應用價值,為當前的惡性腫瘤臨床治療提供借鑒。方法將本院收治的腫瘤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其中對照組給予低度姑息化療,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給予益氣活血方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81.82%高于對照組患者的57.58%,不良反應率39.39%少于對照組患者的69.70%(P<0.05)。結論在惡性腫瘤晚期患者的臨床中,益氣活血方加減配合低度姑息化療切實可行,能夠實現療效與安全性的統一,值得推廣。
益氣活血方;低度姑息化療;惡性腫瘤;腫瘤晚期
惡性腫瘤治愈不易、具有高死亡率,因此當前人們仍然是“聞癌喪膽”。對于惡性癌癥患者而言,化療、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也是延長生命的關鍵[1-2]。但是于晚期患者而言,手術并不適用,單純的藥物化療效果不佳,且會給患者帶來較為嚴重的毒副作用,患者的生活質量普遍較低[3-4]。因此,臨床主張給予惡性腫瘤晚期患者中西醫聯合治療,期望提高臨床療效的同時也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預后。本院給予患者益氣活血方與低度姑息化療聯合治療,結果如下。
1.1 臨床資料將本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收治66例惡性腫瘤晚期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納入標準:確定為惡性腫瘤晚期且存在手術禁忌癥患者;知曉研究內容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對本次研究用藥存在過敏反應患者。其中,對照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36~66歲,平均(47.54±3.37)歲;肝癌10例、胃癌7例、直腸癌5例、乳頸癌5例、其它6例。觀察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34~66歲,平均(46.77±3.21)歲;肝癌9例、肺癌9例、結腸癌4例、宮頸癌4例、其它7例。經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患者并無明顯差異,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該組患者采用低度姑息化療:根據患者的癌癥發生部位繼續相應的化療方案,如為肝癌患者給予FAP化療方案、胃癌、直腸癌患者則給予其FP+FOXFOL化療方案、乳腺癌患者則用CAF+TA化療方案,均按照低濃度劑量給藥。
1.2.2 觀察組該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化療基礎上給予益氣活血方加減治療:基本方由三七粉3 g、紫河車6 g、熟地、龍眼肉、阿膠、茯苓各10 g,焦白術12 g、黨參、水紅花子各15 g,當歸、黃精各20 g,生黃芪、雞血滕及淮山藥各30 g組成;根據患者的癥狀、病情適當增減藥材、藥量,如患者心煩失眠則添加山梔子、黃苓;疼痛嚴重則加夏枯草、生石決明;下肢無力則杜仲、川斷、桑寄生及牛漆等。每天以水煎煮1劑,分早晚分服。兩組患者均接受2個月的治療,在治療期中均嚴格按照醫囑開展治療工作。
1.3 療效評價標準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毒副反應進行評定,根據WHO制定的實體瘤療效CR(完全緩解)、PR(部分緩解)、NC(穩定)、PD(惡化)對患者進行評定。CR標準:全部病灶消失且維持時間在4周以上;PR標準:較于治療前病灶體積縮小50%以上,且能保持該狀態4周以上;較于治療前相比病灶縮小體積不足50%,或者無法維持PR狀態;與治療前相比,病灶體積增加25%以上,或者出現新的病灶。治療有效率=(CR例數+PR例數)/總例數×100%。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進行記錄、統計,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率。
1.4 統計學方法將軟件包SPSS20.0作為本文中數據資料的處理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對兩組患者的實體瘤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發現兩組患者的治療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 4.59,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結果發現兩組患者均出現脫發、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其中,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較于對照組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良反應率比較(n)
對于術后復發、不能進行手術的癌癥晚期患者,通常給予其姑息化療,旨在縮小病灶或者穩定病灶、實現患者生命期延長的目的[5-6]。當前的姑息化療方案也相對較多,但是姑息化療的目的并不是消滅腫瘤,而是穩定患者的病情,因此在療效上并不佳[7]。此外,因其使用化療藥物,因此通常會給患者帶來較多的不良反應,如脫發、腹瀉、嘔吐等癥狀,預后較差。因此人們也在積極地探尋更佳的治療方案。隨著近年來中醫理論在癌癥治療方面的研究也有所成就,人們也將癌癥治療的目光轉向中醫。在中醫觀點看來,“寒乃生,厥乃成也”,癌癥是在內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內外不合導致患者元氣衰敗、寒凝血滯、肢體疼痛,其中以疼痛癥狀尤為明顯,因此在治療中主張舒張活血、緩解疼痛,改善患者元氣。特別是對于晚期的腫瘤患者來說,由于淤瘀長期滯留患者體內,患者元氣受損,因此中醫需要給予患者益氣活血方進行治療,以起到固本培元、活血通絡、消除疼痛的目的。
益氣活血方藥由三七粉、紫河車、熟地、龍眼肉、阿膠、茯苓,焦白術、黨參、水紅花子、當歸、黃精、生黃芪、雞血滕、淮山藥等多種具有活血、止痛、益起的中藥材制成[8-9]。其中,黨參與黃芪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氣虛癥候;當歸中的多糖物質、紫河車、焦白術、茯苓、黃精、熟地等對于改善患者機體免疫系統及造血系統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現代醫理證明其還具有抗癌效果。其中,紫河車、雞血藤能夠改善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三七粉及水紅花子具有消淤功能,均能誘導癌細胞凋亡[10]。臨床上主張中西藥聯合用于癌癥晚期患者的治療,是因為中藥的應用能夠改善因西藥化療給患者帶來的毒副作用。如益氣活血方中的阿膠,因其含氨基酸,因此能夠促進患者骨髓中抗癌的巨噬細胞,對因化療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癥狀具有明顯的預防、改善作用[11]。此外,中藥藥性溫和,使用中藥方治療不僅能夠提高化療效果,還可減少化療濃度,改善姑息化療療效不佳的問題,還可解決化療藥物給患者帶來的嚴重毒副作用。中西藥治療惡性腫瘤晚期也因此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對于癌癥晚期患者而言是挽救其生命的最佳方式。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率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提示益氣活血方加減配合低度姑息化療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療效性。
綜上所述,在惡性腫瘤晚期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益氣活血方加減配合低度姑息化療切實可行,能夠實現療效與安全性的統一,值得推廣。
[1]許長棟,柴培培,張毓輝,等.2010年我國惡性腫瘤防治費用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4,33(6):24-26.
[2]楊亞琴,劉永軍.中醫藥治療癌性疼痛的現狀及展望[J].光明中醫,2014,29(7):1580-1581.
[3]張周芳,邵國良.肺癌化放療療效評估的影像學方法及進展[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25(3):533-536.
[4]胥英明,李莉.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姑息治療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45):114-115.
[5]牛素玲,呂英謙.晚期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療[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22):3496-3500.
[6]蔣姍彤,李萍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姑息治療獲益研究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15,18(7):462-468.
[7]郝潔,楊宇飛.惡性腫瘤中醫康復的研究進展[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5,17(12):2485-2489.
[8]何咸勝.益氣活血方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8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7):34-35.
[9]閆巖.四君子湯聯合化療治療惡性腫瘤112例療效研究[J].當代醫學,2015,21(31):156-157.
[10]楊宇,夏建龍,陳剛,等.益氣活血方抗炎鎮痛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1):39-41.
[11]張華.益氣活血方聯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臨床分析[J].中醫藥學報,2014,42(5):125-12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