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喻聰,李霄
(江西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江西南昌330006)
鹽酸氨溴索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輔助效果觀察
張婧,喻聰,李霄
(江西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分析鹽酸氨溴索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輔助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感染性肺炎患兒100例,根據患兒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患兒在院綜合療法,觀察組50例患兒在綜合療法同時聯合鹽酸氨溴索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8%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8%,體溫恢復、肺部濕啰音消失、呼吸頻率恢復、血氣分析恢復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縮短,血氣分析較對照組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用藥期間未發生嚴重肝腎等功能異常,僅個別患兒出現輕微惡心嘔吐癥狀,未影響治療效果。結論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采取鹽酸氨溴索治療,輔助效果明顯,臨床價值高,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鹽酸氨溴索;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主要是新生兒出生3 d后常見疾病,與新生兒肺炎不同的是,感染性肺炎患兒多不表現為咳嗽、發熱、咳痰等,多見精神不振、吐奶、嗆奶、呼吸增加等表現[1]。而且,新生兒感染性肺炎還會對患兒營養攝入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生兒生長發育。藥物是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主要手段,及時有效治療則對恢復患兒生長發育起到積極意義。本文為深入探討鹽酸氨溴索輔助治療的應用價值,回顧性分析了100例感染性肺炎患兒的一般資料,其結果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隨機抽取本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兒100例,與《實用兒科學》[2]中感染性肺炎診斷標準相符合;患兒無藥物禁忌證;排除先天性心臟病、營養不良、發育畸形等疾病;根據患兒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患兒,男31例,女19例;日齡3~28 d,平均日齡(17.2±3.1)d;觀察組50例患兒,男32例,女18例;日齡3~28 d,平均日齡(18.1±3.6)d;兩組患兒性別、日齡資料經統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兒臨床綜合療法,常規抗感染、清理呼吸道、維持呼吸道通暢、補液、輸氧、營養支持,糾正水電解質、酸堿紊亂等。
觀察組患兒在綜合治療基礎上聯合鹽酸氨溴索(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51202),鹽酸氨溴索7.5 mg+0.9%氯化鈉溶液2 mL霧化吸入,每次10 min,每天2次。兩組患兒連續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對兩組患兒治療情況密切觀察,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包括肺部啰音、呼吸頻率、體溫恢復及血氣分析指標恢復等時間,比較兩組患兒住院時間,注意患兒治療期間及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顯效:患兒用藥1周內,體溫恢復正常,肺部啰音、血氣分析等癥狀恢復,吸吮正常,X線胸片陰影恢復正常;有效:患兒用藥1周內,體溫恢復,肺部啰音、血氣分析等癥狀改善,肺部陰影部分消失;無效:患兒用藥1周各癥狀、體征無變化或加重[3]。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觀察組患兒臨床療效總有效率98%(49/50)。其中,顯效的患兒有35例,有效的患兒有14例,無效的患兒有1例;對照組患兒臨床療效總有效率78%(39/50)。其中,顯效的患兒有29例,有效的患兒有10例,無效的患兒有11例。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恢復及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體溫恢復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呼吸頻率恢復時間、血氣分析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恢復及住院時間比較(x±s,d)
2.3 兩組患兒動脈血氣分析比較觀察組血氧分壓(11.52±0.85)kPa,血二氧化碳分壓(4.96±0.45)kPa;對照組血氧分壓(8.41±0.82)kPa,血二氧化碳分壓(7.01± 0.42)kPa,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不良反應兩組患兒用藥期間未發生嚴重肝腎等功能異常情況,僅個別患兒出現輕微惡心嘔吐癥狀,未影響患兒順利治療。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肺炎常見類型,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疾病,也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主要疾病。新生兒肺部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減退,纖毛疏松運動差,機體局部免疫功能及防御功能未能發育完全,呼吸道感染后,極易發展為肺炎。嚴重影響了患者通氣換氣功能。細菌感染是致新生兒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菌[4]。重度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氣道黏膜水腫,小氣道痙攣,會使患兒出現憋喘癥狀。臨床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時,需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性,加強患兒呼吸道管理,給予患兒吸氧、營養支持、抗病原體等對癥支持治療,并要經常更換體位,適當叩背,進而擴張肺部,行分泌物引流。
霧化吸入是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主要手段,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行霧化吸入治療,濕化氣道,稀釋痰液,進而引流痰液[5]。鹽酸氨溴索是臨床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的主要霧化劑,屬于呼吸道黏液溶解劑,通過分解、斷裂糖蛋白的多糖纖維,進而稀釋痰液,降低痰液黏稠度,利于痰液咳出,積極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新生兒呼吸道功能。鹽酸氨溴索能分解分泌物中的黏液組織,增加漿液分泌量,進而稀釋痰液,減低纖毛附著力,增加纖毛運動空間,利于痰液排出[6]。同時氨溴索能促進肺部成熟,促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與釋放,增強肺部順應性,預防肺泡萎縮,改善小兒肺部功能[7]。同時能抑制炎性因子、細胞因子等有害物質因子的釋放,減輕肺組織損傷[8]。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98%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8%(P<0.05)。由此可知,在感染性肺炎患兒的臨床治療過程中,于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加用鹽酸氨溴索治療,能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肺部濕羅音消失、呼吸頻率恢復、血氣分析恢復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縮短,血氣分析較對照組改善(P<0.05)。由此可知,鹽酸氨溴索在感染性肺炎患兒治療中的應用,能促使其盡快康復。在不良反應上,兩組患兒用藥期間未發生嚴重肝腎等功能異常,僅個別患兒出現輕微惡心嘔吐癥狀,未影響治療效果。研究顯示,對感染性肺炎新生兒聯合鹽酸氨溴索輔助治療,能進一步提高患兒治療效果,恢復體溫,緩解患兒臨床癥狀。而且患兒經鹽酸氨溴索治療,并未增加患兒治療不良反應,安全性高。
總而言之,對感染性肺炎患兒采取鹽酸氨溴索治療,輔助效果明顯,副作用少,臨床價值高。
[1]徐頌周,彭華,胡曉艷,等.TOLL樣受體在新生兒感染性疾病中的表達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19):1-3.
[2]郭倩.降鈣素原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鑒別診斷中的意義[J].當代醫學,2014,20(26):10-11.
[3]吳海燕.鹽酸氨溴索與霧化吸入在新生兒肺炎治療中的協同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4):58-59.
[4]程健國,馬勤.鹽酸氨溴索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輔助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7):1008-1009.
[5]蒲健全.鹽酸氨溴索治療幼兒感染性肺炎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7):923.
[6]謝錦金.鹽酸氨溴索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學,2017,18(1):66-67.
[7]羅厚江,王靜,謝懷珍,等.布地奈德聯合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療效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37(1):48-50.
[8]馮中靜.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輔助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5,8(2):69-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