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紅
(百色市人民醫院,廣西百色533000)
辯證施護在急診留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黃雪紅
(百色市人民醫院,廣西百色533000)
目的分析辯證施護在急診留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120例急診留觀患者,將其隨機化分組,各6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辯證施護。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急救物品完好質量評分(96.45±1.78)分、急診科消毒隔離工作質量評分(95.86±2.54)分、規范化管理質量評分(96.72±2.41)分、基礎護理質量評分(97.61±1.05)分、就診時間(10.34±3.05)min、滿意率(96.67%)、依從性(98.33%)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辯證施護在急診留觀患者護理中效果顯著。
辯證施護;急診;護理;效果急診留觀患者是指介于住院患者和門診患者之間的一類患者,需留置在觀察室診斷、治療的人群。此類患者大多為未確定疾病患者或存在較多潛在問題的患者,需進一步實施相應的診斷,從而確保患者早期康復,提高護理質量,且在患者留觀期間,需實施科學、耐心、細致的護理措施,從而加快患者病情診斷[1]。本文旨在探索辯證施護在急診留觀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意義,具體可見下文描述。
1.1 臨床資料急診留觀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共有120例,對其隨機化分組,分別為觀察組(60例;辯證施護)和對照組(60例;常規護理),實驗患者均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收治。本次實驗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且簽署相關協議書。排除標準:存在精神家族史患者;哺乳期患者;排除配合度較差患者。
觀察組平均留觀時間(42.96±5.48)h,平均年齡(45.69±6.89)歲,男29例,女31例;辯證類型:8例患者為實證,7例患者為虛證,9例患者為熱證,10例患者為寒證,11例患者為里證,15例患者為表證。
對照組平均留觀時間(42.51±5.76)h,平均年齡(45.53±6.54)歲,男28例,女32例;辯證類型:7例患者為實證,8例患者為虛證,10例患者為熱證,9例患者為寒證,12例患者為里證,14例患者為表證。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
觀察組采用辯證施護,主要是根據患者不同證型,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主要內容如下:①里證:臨床分為里實、里虛、里熱、里寒,多為內傷患者或外感患者中后期,其主要是由于外邪直接侵襲肝臟所致,臨床學者常根據不同虛實,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秉持著“血瘀者活血、氣滯者理氣,熱則寒之、寒則熱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等原則。而里證患者大部分為病邪已傷及肝臟,可危及生命安全,對此需多囑咐患者臥床休息、多飲水,密切監測主證變化和生命體征變化,盡可能消除患者焦慮、緊張情緒,給予患者易消化飲食,同時還可結合患者疾病癥候,給予患者舒適護理,對于里實便秘患者,可給予番瀉葉飲茶方式使用,從而達到通泄實熱的功效。②表證:主要癥狀為流涕、鼻塞、頭身痛、惡寒、發熱等癥狀,屬于外感患者的常見表現,同時也是急診留觀患者常見證型,治療主要以解表為主,對此護理措施應為:囑咐患者多休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地面清潔、干燥,確保室內空氣清新,對于風熱表證患者,可給予清涼飲料解表,對于風寒表證患者,可給予口服蔥白湯或生姜湯,在熬煮湯藥過程中,時間不宜過長,在沸騰后5~10 min即可,同時可配用拔罐、刮痧等中醫治療,對于高熱煩躁患者,需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出汗情況,防止出現心包危象[2]。③熱證:根據患者體質,常分為虛熱、實熱,大部分患者是由熱邪所致,表現為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飲、面紅煩躁、惡熱喜冷、大便干結、舌紅苔黃等,對此治療原則應以清熱為主,相應的治療措施為:多飲水,保持易消化、清淡飲食,保持室內清涼,且囑咐患者保持良好心態,防止憂慮、急躁心理刺激。④寒證:臨床分為虛寒、室寒、里寒、表寒,是由寒邪所致,表現為舌淡苔白、大便稀疏、小便清長、遇寒加重、得溫則減、惡寒肢冷,對此治療原則應以溫中散寒為主。護理方式主要措施:選用易消化、溫熱等食物,加強患者保暖護理,對于里寒證患者可加以艾灸、藥物治療;對于表寒證患者可加以口服蔥白湯和生姜湯;對于虛寒證患者了加以補陽散寒之品,比如干姜[3]。⑤實證:主要臨床表現為脈實有力、苔厚膩、呼吸氣粗、胸悶煩躁、發熱,主要是由臟腑功能失調和外邪侵入所致,治療原則應以實則瀉之為主,護理措施:囑咐患者禁止使用油膩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對于惡寒者,可配合按摩照海、內關、風池等穴位;對于發熱患者,可加以淡鹽水灌腸,實施物理降溫,必要時可實施刮痧退熱;對于煩躁患者,可盡可能穩定患者情緒,消除患者恐懼、緊張心理。⑥虛證:主要表現為脈虛、舌淡胖、大便滑脫、小便失禁、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面色淡白等,對此護理原則應以遵虛則補之為主,護理措施包括: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避免疲勞,同時可加以黨參燉母雞食用,從而達到益氣健脾功效,必要時可針灸、按摩關元、氣海等部位,從而達到補中益氣的功效[4]。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急救物品完好質量評分、急診科消毒隔離工作質量評分、規范化管理質量評分、基礎護理質量評分、就診時間、滿意率、依從性。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基礎護理質量評分、規范化管理質量評分、急診科消毒隔離工作質量評分、急救物品完好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
觀察組(n=60)96.45±1.78 95.86±2.54 96.72±2.41 97.61±1.05項目急救物品完好質量急診科消毒隔離工作質量規范化管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對照組(n=60)75.18±2.69 79.86±1.48 78.46±2.14 79.34±2.15
2.2 實施辯證施護后的觀察組,能夠縮短患者就診時間,提高患者依從性和滿意率(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急診留觀患者屬于特殊人群,屬于病情較重,但未確診患者,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性,對此需要求醫務人員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防止患者發生意外,危及生命安全。在某種意義上說,醫務人員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挽救患者生命,及時發現患者異常之處,從而加以干預[5]。
辯證施護主要是通過望、聞、問、切實施的一系列護理措施,屬于中醫診治疾病的精髓,將其用于急診留觀患者中,能夠對患者實施系統性、全面性的整體護理,從而糾正患者以往紊亂的飲食規律和生活規律,同時通過觀察患者皮膚、舌苔、分泌物、五官等狀態,分辨患者屬于哪類證型,從而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能夠促使護理方案更加針對性、個性化,其能夠改變以往傳統、單一的護理模式,從而增加患者信賴感,提高患者滿意率,創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減輕患者疼痛程度。除此之外,辯證施護能夠辨清患者邪正關系、病位、病因,強調辯證施護時要因證、因人、因地、因時而宜,從而增加患者人文關懷[6]。
總而言之,對急診留觀患者實施辯證施護,能夠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率,提升護理質量,縮短就診時間,值得推廣。
[1]李潔.中醫特色護理在急診科的運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9):265-266.
[2]戴銘娟.中西醫結合護理在急診護理工作中的運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119-120.
[3]葉銀菊.中醫情志護理在老年患者行急診PTCA術護理中的效果探討[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10):1719-1720.
[4]賴碧瑩,梁雅玲.中醫情志護理應用在急診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應用價值[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45(10):1520-1521.
[5]翁澤華.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5,48(8):116-116,117.
[6]楊峰.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7,23(3):150-1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