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龍
經過半年多的醞釀,特朗普日前宣布阿富汗新戰略。新戰略只是重復前任政府的老套路:先增兵,打幾個勝仗后再裁減軍隊;施壓巴基斯坦打擊恐怖主義;謀求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達成政治解決方案等等。可以說,新戰略是新瓶裝舊酒。
唯一不同的是,特朗普宣布“從現在開始,我的戰略將以前方實際情況為指導,而非遵從什么隨意制定的時間表。”聽上去有一點故弄玄虛,因為對增兵規模和時間表,特朗普語焉不詳,這一切將“視情而定”。
2014年,奧巴馬宣布結束在阿富汗戰斗任務,轉而專注向阿富汗安全部隊提供培訓、咨詢和協助,實現了從作戰一線退居“二線”的角色轉換。
然而,三年不到時間,塔利班攻城略地,已經控制了阿富汗近半壁江山。現在,特朗普增兵4000人,加上原有美軍和北約部隊總共才1.7萬人左右,就能打破阿富汗政府軍與塔利班之間僵局,迫使后者走到談判桌前?
特朗普此次一改過去從阿富汗撤軍的主張,提出將投入更多兵力,直到“勝利”為止。立場何以出現180度大轉變?華盛頓給出的理由有三:一是美國已經在阿富汗作出了重大犧牲,因此必須要得到一個好結果;二是倉促撤軍會留下安全真空,恐怖組織將乘虛而入,美國不能再犯當年在伊拉克犯的錯誤;三是美國在阿富汗和南亞地區面臨巨大的風險。
這是拿得到臺面上的理由,還有更重要的私下考量。其一便是以增兵阿富汗疏解執政困境。特朗普入主白宮之后,執政團隊形成尖銳對立的兩派,一派以離職的“首席戰略師”班農為首的極右親信派,另一派以軍人為主的務實派。親信派堅持兌現特朗普競選承諾,對外頒布“禁穆令”,堅持在美墨邊界修建隔離墻,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對內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等,但無一不受到阻撓,特朗普政府由此承受執政壓力。
事實說明:競選與執政不能混為一談;打贏選戰的主張,并不能適用于國家治理。特朗普經過長時間猶豫之后,最終不得不面對現實,接受國防部長馬蒂斯等軍方務實派代表的意見。一舉兩得,既符合實際需要,又可緩解執政壓力。從一定意義上說,以此為標志,白宮或將真正進入執政模式。
此外,戰略要地阿富汗繼上世紀80年代成為美蘇博弈地帶后,又一次成為大國博弈的競技場。
近來,阿富汗戰場出現重要變化。IS在阿富汗“建省”之后,特別是其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生存空間被擠壓后急于在阿富汗擴大立足點,引起周邊和中亞國家的不安和關切,認為將對該地區的穩定與安全構成威脅;IS等恐怖組織成為美軍打擊對象;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軍對抗呈膠著狀態,前景不明。
在這種情況下,伊朗、俄羅斯等阿富汗周邊大國紛紛與塔利班建立聯系,未雨綢繆,力圖在未來阿富汗問題解決進程中,為本國謀取利益最大化。就美國而言,隨著伊拉克和敘利亞反恐戰爭接近尾聲,阿富汗戰略地位上升,成為美國中東政策的新支點,加強其在阿富汗存在理所當然。▲
(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