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芳
【摘 要】自制玩具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是現代幼兒教育實踐創新的代表,具有能夠有效開發幼兒智力,激發學生創造力的特征。基于此,本文結合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運用要點,解析新型教學模式與幼兒成長之間的關系,為現代幼兒教育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自制玩具;幼兒園體育活動;實踐與創新
一、引言
教育事業創新與發展,是社會進步的軟實力。目前,我國實施全面性教育改革,不僅注重義務教育階段的綜合更新,同時也將幼兒教育發展作為新時期教育改革的構成部分。現代幼兒園體育教學中,自制玩具的應用,能夠有效發揮啟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立體思維的作用,是現代幼兒教育事業創新實踐的代表。
二、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融合的價值
幼兒園教育是兒童成長的啟蒙教育階段,具有啟發引導性特征,良好的幼兒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成長趨向,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一方面,自制玩具并不是直接購買的,而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親自動手制作而成,這一過程使幼兒在體育活動中,不僅獲得了身體鍛煉,同時也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幼兒創新能力;其二,自制玩具形式多樣,能夠滿足幼兒體育活動的實際需要,從而大大提升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實踐性增強[1]。
三、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有效應用
1.正確自制玩具應用理念引導
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應為幼兒主動參與,而不是強制性疊加。幼師開展體育活動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幼兒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逐步培養學生形成主動參與理念。例如:某幼師為了在幼兒體育活動中有效應用自制玩具,教師將紅色、綠色、藍色球作為模仿物,帶領學生動手制作各種各樣的小球,并將幼兒作品進行展示,給予幼兒成果的贊美,如:“寶貝真厲害!”、“寶貝好棒!”等語言鼓勵,然后再將這些自制玩具作為后期體育活動中的教具,帶領學生做游戲。因此,教師樹立正確的幼兒自制玩具引導理念中,自然也包括全面的學生安全保障理念。
2.適度把握體育活動與自制玩具之間的關聯性
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是現代幼兒教育創新開展的有效途徑,使兒童身體素質提升的同時,有效的激發了兒童的創新能力。但自制玩具在體育活動中的應用,并不等同于完全取代完整的幼兒玩具。幼師在實踐中,不能僅僅看到自制玩具應用的創新點,忽略自制玩具實際應用的局限性,使自制玩具在體育活動中生搬硬套,這會使自制玩具與教學融合失去價值。因此,幼師將自制玩具應用在體育活動中時,也要有選擇的開展。例如:教師組織兒童進行開展“打沙包”的小游戲時,就可以組織學生自己動手縫制“沙包”;如果教師選擇“兔子跑”的游戲時,體育活動中小兔子帽子可以采取學生動手制作,而體育活動中的保護墊,就必須應用專業的保護裝置,而不是要求學生動手制作[2]。這種區別式選擇,是保障自制玩具在實際中有效發揮作用的基礎,也是學生安全保障的重要屏障。
3.充分激發兒童的活動參與度
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自制玩具的有效應用,應充分激發兒童的活動參與度。
其一,幼兒園兒童參與度提升,在于幼師的啟發引導。教師要始終堅持“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體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兒童的想象力。例如:幼師在“小狐貍回家”的體育活動玩具制作過程中,適當的實行教學啟發。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會兒要進行體育小游戲,大家依據老師剛剛講解的小故事,發揮想象力,想想小狐貍在回家的路上將會發生哪些故事?”學生A:“采到蘑菇。”,學生B:“遇到小溪。”,學生C:“天會下雨。”教師:“嗯,小朋友們說的都對,那么,我們一起制作活動中所需要的玩具吧。”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分別進行手工玩具制作指導。案例中教師將自制玩具應用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采取故事引導的方式,首先誘導學生進行思維想象,然后又在實踐中給予學生動手指導,充分發揮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實現了對學生主動參與性的引導。
其二,幼兒園兒童的活動參與度提升,在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發揮實際作用,需要幼師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開展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確保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不斷深入、延伸。例如:幼師按照學生的創造能力、接受情況,制定幼兒自制玩具教學開展計劃,分為完全輔助階段、引導階段、獨立完成階段三部分,每一個階段又分別對應不同的自制玩具開展內容,幼師的這一行為是自制玩具循序漸進開展的直接體現。
四、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園體育活動中自制玩具的應用分析,是現代幼兒教育結構發展不可缺少的理論分支。在此基礎上,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應用,應樹立正確的理念引導、適度把握教學尺度、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度的三維一體教學活動。因此,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探究具有實際價值,為我國幼兒教學工作進一步開展帶來了實踐指導。
參考文獻:
[1]嚴冬萍.自制玩具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教育作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
[2]孫玲月.自制玩具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