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順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教育領域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被提倡,而且所發揮出來的教學效益也在逐步降低,因而采用了一些創新型的教學設備和方法,以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提出了相當多的教學辦法。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在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長,渴望通過一些科學有效的辦法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雖然采用了一些創新型的教學手段,卻并沒有發揮出太大的效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體的教學水平。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很多時候是由于語文教學的創新教學方法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狀況而選擇,如果所選擇的教學辦法存在相當多的不合理性,則無法產生較高的教學效益。尤其是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雖然很多新型教學手段都十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選擇將課堂完全地教于學生,由學生進行積極自主地學習。但到了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很多學生卻并沒有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反而呈現出了散漫乏味的狀態。因此,在課堂上采用的教學辦法,不能完全脫離對學生的管制,需要教師采取適當的引導方式,使得學生愿意去完成教學任務,進而逐步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學生并沒有高度的自主學習思想,也不認為學習是件有趣的事情,不愿意積極主動進行學習。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小學語文教師必然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在課堂上給予他們一些趣味的教學活動或者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接著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教學任務或問題,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切實有效地完成,一方面可以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引導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對學生形成一定的約束力,進而切實合理地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小學語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策略
1.采用情境教學法,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為了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首先應當對整體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采用一些切實有效的教學辦法,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被充分的激發出來。情境教學法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手段,它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著相當高的實效性。在實際的語文教學內容當中,有很多的教學課文都是一些故事性課文,學生對于這類課文的學習本身有著極高的興趣,但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當中,教師僅僅對這些課文進行了簡單的講解,接著就重點關注著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而并沒有過多地涉及到學生真正感興趣的課文內容。這一狀況使得傳統的語文教學呈現出了過多的局限性,實際的教學效益也很難切實地發揮出來。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采用情境教學是十分科學的教學辦法,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融合一定的情境,使得整體的學習氛圍得到切實的改善,學生也能夠積極地融合到學習過程當中去。比如,在學習《司馬光》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直觀地播放相關的視頻,使得學生產生直接的興趣,能夠實時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設置合理的學習任務,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規范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并不會主動地進行學習,而只有在教師的要求下,他們才會進行一小部分的學習,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夠規范的狀態。教師可以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為他們設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要求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完成,并在課堂最后幾分鐘闡述出來。比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主閱讀課文,并探討草地為什么會是金色的?接著由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探討出最終的結果并進行回答。通過這一過程的約束,學生能夠實時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而不會出現過于散漫的狀況。
3.放飛思想,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語文創作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寫作屬于十分重要的內容,而寫作也是學生依賴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很多小學生內心都潛藏著自己多樣化的想法,不知道如何才能表達出來。新時期的自主學習教學,應當給予學生放飛思想的空間,積極地鼓勵學生去嘗試將自己的思想合理地通過寫作表達出來。尤其對于一些故事性課文,如《絕招》,學生在閱讀完課文以后,可以寫對這篇課文的感想和認識,可以寫這篇課文的續寫,也可以寫自己認識當中的“絕招”,通過這樣的教學思路,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能夠被充分的激發出來,語文教學的實效性也會實際地體現出來。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成長過程,在教學課堂上對學生加以實時的引導和約束,進而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嚴月明.語文有效教學應把持有效尺度[J].江蘇教育研究,2007(11).
[2]路書紅.論教學理論的文化意蘊[J].當代教育科學,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