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數學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邏輯性的特點,對于幼兒來說這些內容很枯燥、乏味??墒怯變簩τ螒蛴兄浞值呐d趣。興趣可以促使幼兒主動去學習,他們在有趣的數學游戲活動中擺脫“學”的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生動有趣。幼兒在數學游戲活動中發現樂趣,就會對數學感興趣。學習數學的興趣越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越強,學習的效果也就越明顯。
【關鍵詞】幼兒;游戲;快樂數學
一、游戲中發現樂趣,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幼兒年齡小,對這樣枯燥乏味的內容缺乏興趣。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采用游戲的形式將數學教學目的和內容融入到游戲中。讓他們在有趣的數學游戲活動中擺脫“學”的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生動有趣。幼兒在數學游戲活動中發現樂趣,就會對數學感興趣。學習的興趣越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越強,學習的效果也就很明顯。如中班數學活動《小動物回新家》,本節課的實際內容是“10以內的序數”。本活動對于幼兒來說比較抽象枯燥,幼兒的興趣不大!所以在設計過程中,為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我用紙盒做了10節漂亮的火車車廂,請小朋友們扮演小動物,每只小動物有一張車票,讓他們按照自己車票上的號從左往右數登上自己的車廂準備回新家。果然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火車”上了。等幼兒隨著音樂坐著火車到“新家”后。我又出示了我用紙箱做的漂亮的“高樓”。幼兒看到漂亮的高樓后情緒高漲,都想住進漂亮的“新家”。我給他們每人一把鑰匙,鑰匙上有編號,從下往上數鑰匙上是編號是幾,他就住在第幾層。整個數學活動幼兒都是全身心投入,在數學游戲中不知不覺的掌握了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真正體現了教師和孩子一起是在“玩”數學,而非“教”數學。在此過程中,幼兒將會對數學產生很大的興趣,同時也將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原來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
二、幼兒數學游戲的設計,應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他們的認知有著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設計游戲的時候要考慮到他們的認知特點,按照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原則來設計游戲。如小班游戲應比較簡單、有趣,有一定的情景。小班認識“4以內的點數”,我設計了“小羊請客”的情景,在游戲中小羊請不同的動物吃了它們喜歡吃的食物,食物都是4以內的不同數量的蟲子、、骨頭、小魚等等。這樣幼兒在游戲中能很快地數清楚小動物盤子里的食物。中班游戲規則不能太復雜,盡量要讓幼兒容易操作。如中班認數活動,我設計了“摘桔子”的游戲,讓每個幼兒手持一張數字卡片去“摘”與卡片上相應數量的“桔子”。對于大班的幼兒,則應該選擇一些有挑戰性的游戲,如在學習5的組成的教育活動中,我設計了“營救小動物”的游戲,幼兒可分成幾組進行比賽。玩法是先將一塊動物紙板分成六小塊,每一小塊后面都有一道分解題,幼兒只有做對一道分解題這一小塊就可以翻過來,當六道題全部做對了,六塊板就全翻過來,小動物就被營救出來了。一個好的游戲代表著老師的智慧需要教師綜合各方面因素,既要有知識性還要有趣、好玩。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探索、學習。
三、抓住契機,讓游戲融入在幼兒數學活動中
(1)在角色游戲中學習數學。各種角色游戲都可以摻和數學內容。如:我班的兒童超市游戲中,我引導“售貨員”為“商品”標上價格,“顧客”根據自己手中的“現鈔”買東西進行正常交易。在這一游戲活動過程中,不但豐富了幼兒的活動內容,增添了游戲的真實性,而且使幼兒復習了數數與數字,提高了幼兒認識數字的能力,并且使幼兒們從心底自發覺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激起幼兒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2)在玩玩具中學習數學,玩具是幼兒的玩伴,利用玩具不僅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還有利于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如:玩區角的廢舊材料時間久了也失去了興趣。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了新的任務,如:用瓶子搭一座高樓,在不倒的情況下,比一比誰的高,誰的矮;玩雪花片和串珠時,讓幼兒練習顏色的排序,讓幼兒玩點子與數字等量匹配,按玻璃瓶上的數量把相應數量的串珠放到瓶子中;這樣他們在每一次玩玩具的時候都有不同的收獲,孩子們興趣很高。
(3)在音樂游戲中學習數學 音樂是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因此,在幼兒剛剛接觸數字時,我們可以讓幼兒聽許多關于數字的歌曲,如歌曲《找朋友》,兩名幼兒扮演好朋友,隨著音樂邊唱邊跳,然后再交換朋友,這樣就很好的理解了2的含義;此外還有歌曲《我家有幾口》、《手指歌》、《雞媽媽數小雞》等,都對幼兒的數字理解有著很大的幫助。
總之,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我們要在游戲活動中找到豐富的數學教育契機,把具體的數學內容與特定的游戲有效結合,讓幼兒在各種有趣的游戲氛圍中快樂的感知數學。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