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連年擴招,就業形勢愈發嚴峻。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然而,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存在著很多不足,需要得到改進和完善。本文從機制方面、施教方面以及學生方面這幾個角度出發,分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完善建議,推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高速的發展壯大,我國處于由勞動密集型向高科技密集型轉變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大量的高級技工人才,這些高級技工人才主要由高職院校提供。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發展迅速。但是,現階段高職院校往往過分追求辦學質量,而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導致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很多問題。
一、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機制層面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責任機制分工不清晰、信息反饋制度不健全、教育工作的保障機制不完善這三點。
1.責任機制分工不清晰
開展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一項復雜而繁瑣的工作,需要高職院校的各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共同扛起培養“四有”青年的責任。然而,現階段,高職院校各教育教學部門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部門與部門之間缺少充分的溝通與交流,究其原因在于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整體性、系統性。
2.信息反饋制度不健全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者對教育對象單方面的工作,而是雙向的、具有互動的過程。教育者在開展教育工作的同時,也應當不斷接收教育對象對教育內容的各種反應,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反饋機制尚不健全,很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組“有名無實”,不能建立科學的信息反饋保障制度。教育方式多采取單向教育模式,無法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教育工作的保障機制不完善
完善、有效的保障機制,是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當前,無論是在組織領導保障、隊伍保障方面,還是在經費保障、物質保障方面,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機制均不完善。一方面,組織領導保障及隊伍保障不到位。另外,負責思政工作的輔導員和思政教師的地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輔導員和思政教師的待遇普遍低于專業課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輔導員和思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制約了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師資隊伍缺乏保障
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專業課教師人才引進工作備受高職院校領導的重視。與專業課教師相比,公共課教師人才引進工作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公共課教師的學歷較低,專業能力較差,不能很好的將專業理論與現實問題進行有機結合。另外,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使思政課教師的教學任務更加繁重,加之科研經費得不到保障,培訓工作不到位,思政課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難以提升。
2.教育手段缺乏創新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政治課程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第一,思政教師大多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一味地對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在課堂上不能與學生產生有效的互動,使得原本就枯燥的理論知識更加難以被學生吸收、理解。第二,分類招生模式下,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道德需求也不盡相同,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第三,為了節省經費,思政課大多采用“大課”的方式,一名思政教師同時面對眾多學生授課,課堂紀律較差,授課效果大打折扣。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推動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完善對策
(一)完善工作機制
1.明確責任機制分工
為了推動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必要對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分工明確的責任機制。具體而言,應當建立管理育人機制、教書育人機制以及服務育人機制。管理育人機制負責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組織、規劃與統籌工作;教書育人機制負責制定思政課教學方式和具體的教學內容;服務育人機制在思想、生活等方面給予學生全面指導。建立5級學生工作體系即學校整體布局把握,學生處建立指導意見、部署具體工作,二級部門、輔導員執行、落實、學生干部在具體工作中能否監督、配合,逐步建立5級學生工作體系(學校——學生處——二級部門——輔導員——學生干部)。
2.健全信息反饋制度
建立快捷、高效的信息反饋機制,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途徑:一方面,開拓多種溝通渠道進行反饋。高職院校不斷擴招,原有的“學校——學院——班級”的溝通渠道過于單一,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溝通需求。筆者建議,可以開拓多種溝通渠道進行反饋,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大幅度提高信息反饋機制的工作效率。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第一,高職院校領導應當充分重視公共課教師人才引進工作,并對這些教師定期組織培訓活動,提高公共課教師尤其是思政教師的理論水平及業務能力。
第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并采用互動式教學法、活動式教學法等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思政課授課效率。
第三,結合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充分結合校級制定的輔導員能力標準要求,具體落實到每個二級學院中,按照標準要求細則要求每位在職在崗的輔導員,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有序發展。
(三)關心關愛關注學生,加強人性化教育
一方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條件的高職院校可以開設心理課程,向學生們講授基礎的心理學知識,使學生學會調整心態,保持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關注學生的就業觀教育。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當今畢業生就業問題成為了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高職院校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與畢業生的就業觀密不可分。因此,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應當注重高職學生適應社會的教育,協助、引導學生做好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并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使學生充分做好就業準備。
【參考文獻】
[1]孫志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
[2]李靜.新媒體環境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
[3]周立華、周敏.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有效性探討[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
[4]孫劍.論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策略[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
作者簡介:王俊,男,助理研究員,本科,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