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衛國,崔海城,吳海麗,陳衛東
(1.新余市第四醫院外2科,江西新余338000;新余市第四醫院泌尿外科,江西新余338000)
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付衛國1,崔海城2,吳海麗2,陳衛東2
(1.新余市第四醫院外2科,江西新余338000;新余市第四醫院泌尿外科,江西新余338000)
目的探究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選取82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采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對照組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對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及前列腺癥狀評分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與住院時間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膀胱沖洗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對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是臨床上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療效
良性前列腺增生為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男科疾病,老年人群的發病率較高。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加重,該病的發病率也隨著增長[1]。由于老年人的體質均較弱,通常合并其他器官疾病,對手術的耐受力較差,大大提高了治療風險[2]。為探究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本研究選取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82例,采用了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TUBVP),并與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82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中,平均年齡(77.8±3.4)歲,平均病程(5.3±2.1)年;對照組中,平均年齡(76.4±2.8)歲,平均病程(5.1±2.3)年。以上患者經B超及血清PSA檢查確認為良性前列腺增生,兩組患者在年齡及病程等臨床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腰硬聯合麻醉,患者采取膀胱結石位。對照組患者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進行治療,其切割功率與電凝功率分別設置為180 W和80 W,在電切鏡直視情況下,對患者膀胱內部、有無新生物、雙側輸尿管口情況以及前列腺增生情況進用Dtozs電切鏡以及攝像設備,使用5%甘露醇溶液進行灌洗,使用單純電切環切割功率與電凝功率分別設置為206 W和100 W。觀察組患者采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給予其艾爾博等離子體雙極行詳細的觀察,自6點鐘位置至膀胱頸部至精阜,切除前列腺增生組織,然后依次切除左側葉、右側葉、頂部前列腺增生,切除之后留下的創面,進行有效的止血處理,保持創面的光滑,通道的大小要足夠,沖洗出切除的組織塊,留置20~24 F三腔Foley尿管,沖洗膀胱。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3]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膀胱沖洗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按照前列腺癥狀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的前列腺癥狀進行評價。前列腺癥狀采用IPSS評分進行評定,(1)輕度:0~7分;(2)中度:8~18分;(3)重度:19~35分。
1.4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數據均使用SPSS 18.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與住院時間相比較兩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膀胱沖洗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x±s)
2.2 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比較觀察組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為(7.6±2.3)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為(11.4±2.0)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7.98,P<0.05)。
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疾病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具有病情進展慢以及病程長的特點,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尿急尿頻以及排尿困難,少數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會有泌尿系統的感染以及腎功能不同程度的損害,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較大的不良影響。目前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采用手術進行治療,其中最為常用的是傳統電切手術,是治療前列腺良性增生的較為有效的方法[4]。但是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可發現傳統的前列腺增生電切手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對于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傳統的前列腺電切術并不合適,對于此類患者只能給與保守治療,對患者的工作以及日常的生活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5]。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是目前逐漸受到患者歡迎的一種手術方式,主要是通過高頻電與生理鹽水相結合形成了局部的控制回路,電切環自身的回路電極與工作電極之間形成等離子球體,具有較高的熱能,可以很好地切除組織[6],為了探討該方法治療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具體效果,研究發現,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在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可顯著減少患者的術中出血。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膀胱沖洗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分別為(7.6±2.3)分和(11.4± 2.0)分,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姡褂媒浤虻赖入x子電切術對良性前列腺增生進行治療,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在通過對本研究的相關分析,可見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主要具有以下幾點優勢:(1)手術緩沖液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機體正常的生理狀態造成的影響較小并且產生并發癥的機會較小;(2)該手術在操作過程中主要采用低溫切割,對周圍的正常組織的影響較小,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較小,對患者尿道產生的刺激較小;(3)在手術切割過程中,由于低溫環境可形成一層凝固層,對創面的止血具有積極的作用,手術安全性相對較高;(4)操作較為靈活,不會受到較大的限制。在具體操作實施過程中,同樣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包括:(1)在手術過程中,灌注沖洗壓力要適當,防止患者機體吸收過多的水而對心肺功能造成影響;(2)在手術過程中注意對出血點及時止血處理,防止干擾視野,影響手術操作,增加輸尿管阻塞的風險;(3)為了減少對前列腺正常組織產生的影響,在手術過程中沖洗液的溫度要適宜。在具體手術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手術方式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并注意術中操作的注意事項,可取得較好的手術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對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顧卿,黃曉紅.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圍手術期個體化護理[J].當代醫學,2010,16(25):111-112.
[2]許建挺,汪朔.高齡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評價[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2):169-171.
[3]金春麗,余小萍,陶婷.IPSS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生活質量評估中的應用[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5,21(5):307-308.
[4]王偉錄,李巧星,王勇,等.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的治療體會[J].中國男科學雜志,2015,29(7):64-65.
[5]饒志剛,戴冀斌,楊軍,等.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1):4049-4051.
[6]杜依青,米白冰,王玨,等.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與傳統單極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比較的Meta分析[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4,19(7):456-4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