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應玉,張玉海,陳巍
(1.沈陽市胸科醫院預防科,遼寧沈陽110044;2.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外科,遼寧沈陽110001;3.遼寧省沈陽市胸科醫院結核五病房,遼寧沈陽110044)
優質護理在肺結核大咯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評價
馬應玉1,張玉海2,陳巍3
(1.沈陽市胸科醫院預防科,遼寧沈陽110044;2.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外科,遼寧沈陽110001;3.遼寧省沈陽市胸科醫院結核五病房,遼寧沈陽110044)
目的對優質護理干預在肺結核大咯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評價。方法選取肺結核大咯血患者90例為實驗對象,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予以常規的護理干預手段,而觀察組予以優質護理的干預手段。對組間護理效果作出分析。結果護理結束后觀察組患者有效止血率、咯血的再次發生率、焦慮抑郁得分、住院時間、護理的滿意度等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肺結核大咯血的患者進行護理時,利用優質護理的干預手段不僅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能調整患者的抑郁及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肺結核;優質護理;大咯血;對照研究;護理效果肺結核屬于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所致的肺部疾病[1],其常伴有多種并發癥,咯血便是其中較常見的一種,許多患有肺結核的患者均存在咯血現象,且程度不一,此種并發癥常伴窒息、肺不張、失血性休克、肺部感染等癥狀,而窒息則被臨床認為是咯血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3]。因此,在對肺結核并發大咯血的患者進行治療時,予以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手段對患者而言意義重大。為了評價優質護理干預在肺結核大咯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本院進行了深入探究,詳細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肺結核大咯血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5~78歲。對患者進行平均分配,共分成兩組,各45例。觀察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齡(49.37±3.45)歲,平均病程(3.29± 1.15)年,其中,25例患者屬繼發性肺結核空洞型,5例原發性肺結核,15例浸潤性肺結核;對照組:男31例,女14例,平均年齡(50.36±3.12)歲,平均病程(3.51±1.04)年,其中,25例患者屬繼發性肺結核空洞型,5例原發性肺結核,15例浸潤性肺結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本組患者予以常規的護理手段,針對患者病情予以相關的檢查及護理,告知患者有關咯血的注意事項以及相關危險,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對窒息前兆癥狀的觀察,安排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的健康宣教。
1.2.2 觀察組護理(1)加強護理培訓:加強對相關護理人員的培訓,包括護理人員的道德修養、工作態度、相關護理知識的強化及交流溝通時語言技巧的訓練。加強護理質量管理力度,以便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2)患者入院的優質護理:熱情接待患者,主動并詳細的詢問患者病情,協助患者辦理好各項入院手續。帶領患者到相應病房并向其介紹醫院主要格局。安頓好患者后進行自我介紹,了解患者基本資料以及有關需求,初步制定出一套護理計劃。(3)環境的優質護理:住院環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病情,護理人員要時刻保持病房環境的干凈、整潔,定時做消毒通風處理,降低感染發生的幾率,同時病房區保持安靜,禁止喧鬧,避免患者出現焦慮及抑郁情況,從生理及心理緩解改善患者病情。(4)健康教育以及飲食方面的優質護理:通過對患者個人喜好的了解選擇合適的宣講形式對患者進行相關健康指導及宣教,讓患者對自身疾病的基本病因、癥狀、傳染途徑、治療方式以及所需護理等進行初步了解,消除患者疑慮,取得其配合。告知患者盡量控制咳嗽的力度,防止因咳嗽過重而再次出現咯血。結合患者飲食喜好,為其制定合適的飲食方案,因結核病屬于一種消耗性疾病,因此要保證患者蛋白類、富含維生素A以及維生素C的食物的攝入量,忌辛辣、過熱的食物,可多食軟質流食。(5)用藥的優質護理:對患者用藥作出指導與監督,用藥的方法、時間及劑量均應嚴格遵循醫囑,一旦對藥物產生不適反應,立即向醫師匯報,以便進行相關的藥物調整。(6)行為方面的優質護理:病情嚴重的患者應杜絕活動,保證絕對的臥床休息,翻身等行為均應由護理人員協助完成,告知患者當出現咯血時的注意事項。治療至一定程度
后,對患者予以個體化的康復訓練,按照患者病情指導其進行輕微的活動,患者散步盡量進行隨護,防止其出現摔倒。(7)心理的優質護理:當咯血發生時,多數患者會產生焦慮以及恐懼等心理,且由于反射性的屏息反應,會造成喉頭的痙攣,致使患者窒息。因此,護理人員要時刻關注患者的情緒改變,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耐心解答患者疑惑,給予患者信心,排解患者心理壓力,緩解焦慮抑郁狀況。
1.3 滿意度評價標準[4-6]就本次研究作出患者滿意度調查,總分為100分。評分90~100,非常滿意;評分60~90,滿意;評分<60,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組研究中的數據資料。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間各臨床指標比較實驗結束后,觀察統計組間的有效止血率、咯血的再次發生率以及疾病健康知識的知曉率等指標,觀察組上述指標分別是95.56%(43/45)、8.89%(4/ 45)、91.11%(41/45),而對照組的上述指標分別是64.44%(29/45)、22.22%(10/45)、53.33%(24/45),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明顯占優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組間心理狀況比較調查統計組間患者抑郁自評表(SDS)以及焦慮自評表(SAS)等評分情況,護理前,組間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研究結束后,兩組患者上述評分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組間心理狀態對比(x±s)
2.3 組間住院時間比較研究結束后,統計組間患者的住院時間,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分別是(15.93±1.32)d、(20.05±1.91)d,觀察組住院時間較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組間患者滿意度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滿意度比較
肺結核大咯血是肺結核患者出現的最為嚴重的一種臨床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7]。因此,密切監測患者病情的變化,及時發現咯血癥狀以及窒息的先兆,進而及時有效的實施搶救措施,對提高患者搶救的成功率有重大意義。
有研究顯示[8],優質護理干預有利于肺結核大咯血患者的治療及病情恢復。近年來,優質護理的干預模式廣泛的被應用實施于各項臨床護理中。優質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也可理解為責任制護理的施行,即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通過為護士分配具體的負責項目(包括健康宣教、基礎護理、心理護理、治療給藥以及康復指導等),對患者進行整體的責任制護理,進而予以患者更優質、更主動的人性化服務,同時,通過對基礎護理的強化,使患者能夠獲得方便、安全、有效且滿意的優質護理服務,感受到來自醫院工作人員的尊重以及溫暖,進而得以加快身心全面的康復。相較而言,傳統的常規護理手段僅僅是護理人員實施的主觀護理,其對患者的護理并不全面,較偏重于治療,按照常規的工作流程(輸液、發藥以及護理)作出簡要的分工護理,不能從患者自身的整體需求對其進行照護。優質護理干預能從護理人員的培訓、患者入院、住院環境、健康宣傳、飲食指導、用藥、患者行為以及心理狀態等多方面對其進行細致護理,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患者的病情做出了更及時的掌握,達到了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醫院對肺結核大咯血患者的護理質量,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況,值得廣泛應用。
[1]劉艷麗.優質護理服務在肺結核大咯血護理中的服務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3):235-237.
[2]周文健.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肺結核咯血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1):96-97.
[3]孫玉妹.優質護理對肺結核并咯血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5(12):136-138.
[4]麻燕蓮,韋春妹.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在肺結核咯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內科,2013,8(4):449-450.456.
[5]王妍,陸英.心理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的影響研究[J].當代醫學,2015,21(3):124-125.
[6]鄔麗娟,劉志輝,蘇鐸華,等.肺結核大咯血患者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20):3409-3412.
[7]王紅梅.結核性損毀肺圍術期護理對手術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6):166-167.
[8]于洪娟.全程護理對肺結核并咯血患者療效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6,22(9):130-1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