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愛蘭+柯瑜婷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緒的影響。方法 以2016年1—1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7例,僅采用心理護理,研究組37例,采用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比較兩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狀況。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孕婦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均低于對照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起到緩解的作用,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具有在臨床中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 心理護理;運動療法;妊娠糖尿病;心理情緒;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00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ntal nursing and cinesiotherapy on the mental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7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7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mental nursing and mental nursing and cinesiotherapy, and the mental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mental nursing and cinesiotherapy can relieve the adverse mental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it 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Mental nursing; Cinesiotherapy; Gestational diabetes; Mental emotion; Effect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在妊娠期間發生一種并發癥,該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是妊娠與糖代謝異常合并,隨著妊娠的結束而自愈[1]。該病是高危妊娠之一,在發生后,對胎兒和孕婦健康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會導致早產、羊水過多、巨大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等并發癥[2],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需要給予積極的治療,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從而使高危妊娠女性的血糖水平得到穩定,消除不良心理。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生活習慣的養成,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這引起了臨床學者的重視。為探究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緒的影響,該次研究以2016年1—1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為例,分為兩組后,一組實施心理護理,另一組實施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孕婦均符合2011年《妊娠糖尿病最新診斷規范》,經相關檢測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無其他妊娠期合并疾病,心肺肝腎功能均正常,無精神障礙。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7例,年齡29~40歲,平均年齡(34.5±1.1)歲,孕周28~39周,平均孕周(33.8±1.1)周,研究組37例,年齡28~41歲,平均年齡(34.9±1.2)歲,孕周27~39周,平均孕周(33.7±1.1)周。使用統計學軟件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孕婦均進行血糖控制,監測患者的血糖值和妊娠情況,患者的血糖檢測值為(8.78±1.12)mmol/L。根據醫囑為患者實施護理。同時對兩組孕婦實施心理護理,由科室內具有心理師資質的人員實施,具體方法是為孕婦介紹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提高孕婦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正確認識,在與孕婦溝通時,要根據孕婦的家庭背景和文化程度針對性的實施,注意語言和態度,維護好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了解孕婦心理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進而消除孕婦的不良心理情緒,減少孕婦的心理壓力,促使孕婦保持良好的心態和信心面對治療。
研究組在上述心理護理基礎上,進行運動療法,根據孕婦的體重、孕周、營養情況為患者制定適合的運動計劃,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要以不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的運動為主,如餐后操,在餐后40 min,孕婦坐在椅子上,左手和右手分別握住2 kg的啞鈴,然后上下抬舉上肢,20 min/次,完成1次后間隔10 min,再堅持運動20 min,每2 d做1次上肢運動。行走運動可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進行,在運動期間監測患者的心率,運動結束后患者的心率不要超過120次/min。
1.3 觀察及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孕婦治療前后的心理情緒,使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評定孕婦的焦慮情況,無焦慮:<8分,輕度焦慮:9~19分,中度焦慮:20~34分,重度焦慮:>34分。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孕婦的抑郁情況,共20個項目,臨界值為50分,分值越高,抑郁情況越嚴重。抽取2 mL靜脈血的放入促凝管中進行檢測。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收集的實驗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通過χ2檢驗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Mean Value)±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x±s)的形式表達,通過t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孕婦焦慮和抑郁情況比較
兩組孕婦在治療前的焦慮和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孕婦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均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孕婦治療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
研究組孕婦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妊娠期特殊的疾病中,妊娠糖尿病是其中之一,該病是指女性在妊娠期間發生了糖代謝異常。在相關研究中,認為妊娠糖尿病對孕婦和新生兒均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如羊水過多,新生兒呼吸窘迫,早產及巨大兒等。該病的發生已經引起了臨床廣泛關注[3]。目前,妊娠期糖尿病在我國的發生率較高,且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而對于該病的診斷、治療和護理,對孕婦和胎兒具有重要的意義。
與Ⅰ型或2型糖尿病不同,妊娠糖尿病的治療不能從飲食上控制血糖,妊娠期的女性需要充足的能量,這就與飲食控制血糖的方法產生了矛盾,而且在妊娠期間,孕婦不能使用常規的降糖藥物,臨床中只能通過胰島素控制血糖,這同樣給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帶來了困難。
孕婦在發生妊娠糖尿病后,出于對病情的擔憂,對胎兒健康的擔心,孕婦容易出現不良的心理情緒。在相關研究中,表明孕婦的焦慮、抑郁情緒對機體的生理平衡造成了破壞,使血糖紊亂的情況加重,對患者的治療積極性產生了影響,進而降低了孕婦對治療的依從性[4]。研究發現,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基礎是胰島素抵抗導致分泌的胰島素相對不足,孕婦機體胰島素抵抗程度隨著時間的推進而增加,隨著病情的發展,到妊娠后期,孕婦使用的胰島素量必然增加,這無疑對孕婦和胎兒均造成了一定危害。相關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孕婦的不良心理情緒發生率要遠遠高于正常孕婦,甚至高達25%左右[5]。因此,醫護人員對妊娠糖尿病孕婦要給予更多的心理指導,實施心理干預,從而使妊娠糖尿病孕婦的心理情緒恢復健康,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緒,進而為后續的治療和分娩奠定良好的基礎。
運動療法對糖尿病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運動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對血糖水平起到穩定的作用,有資料表明,妊娠期孕婦的血糖異常時間和進程都對妊娠結局產生直接的關系,基于此,妊娠糖尿病孕婦采用運動方式,能夠控制血糖水平,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6]。該次研究中,以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妊娠糖尿病孕婦為例,分組后,一組實施心理護理,另一組實施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得出的結果顯示,兩組孕婦在治療前焦慮和抑郁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孕婦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對兩組孕婦在治療后2周的血糖情況比較,發現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同樣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該次結果進行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在實施心理護理后,心理情緒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運動療法增加了孕婦的機體免疫力,提高了機體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使體內的糖水平得到降低,改善了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對肌細胞攝取糖和利用糖的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而簡單運動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因此,心理護理與運動療法相聯合,具有控制血糖,緩解心理情緒,提高孕婦對治療的配合度的作用,且效果明顯,與上文相關文獻中提出的觀點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應用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對孕婦的不良心理情緒起到緩解作用,且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具有在臨床中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杜獻,阮淑萍,朱劍峰. 小組心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14):2069-2072.
[2] 申娟茹,李俊玲. 認知行為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負性情緒和血糖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2014,29(6):864-866.
[3] 高佩書. 產前健康教育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和負性情緒的影響[J]. 現代醫學,2014,16(7):806-809.
[4] 馮懷. 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 當代醫學,2015,21(31):92-93.
[5] 李向榮. 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8(6):178-179.
[6] 黃志清,呂術昕,胡云英. 運動療法聯合心理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臨床醫學工程,2017,24(2):263-264.
(收稿日期: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