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陳建峰+張懷明+丁施+夏曄

[摘要] 目的 調查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情況,了解IFG、IGT和IFG/IGT的3種狀態之間的差異,旨在為該類人群的早期干預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采用現況調查研究法,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到對唐鎮社區糖尿病前期人群和正常人群共292名進行血糖、血脂情況、認知功能等調查并分析。結果 糖尿病前期組MCI患病率為74例(34.58%),高于血糖正常組的MCI患病率為16例(20.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前期組間MCI患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IFG/IGT組、IGT組和IFG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多因素Logistic回歸顯示,女性、增齡、高HbA1C 和低TC是其危險因素。結論 糖尿病前期人群中MCI患病率較高,特別要關注IFG/IGT狀態的認知功能,及早干預,減緩老年癡呆的發生。
[關鍵詞] 糖尿病前期人群;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異常;輕度認知障礙;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03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ild cognitive disorder of pre-diabetes population and know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ates of IFG, IGT and IFG/IGT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arly intervention of this group. Methods From Norember 2015 to March 2016,Th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quid level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292 cases of pre-diabetes population and normal population in Tangzhen Community were surveyed and analyzed by the field survey method. Results The MCI morbidity of pre-diabetes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blood glucose group[74 cases(34.58%) vs 16 cases(20.5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MCI morbidity in the pre-diabetes group was in turns IFG/IGT group, IGT group and IF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and the multi-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 female, aging, high HbA1C and low TC were the risk factors. Conclusion The MCI morbidity of pre-diabetes population is higher, and we should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gnitive state of IFG/IGT state and conduct the early intervention in order to slow down the occurrence of senile dementia.
[Key words] Pre-diabetes populati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defect;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Mild cognitive disorder; Investigation
糖尿病前期是由正常糖耐量向糖尿病轉化的過渡階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損(IFG)、糖耐量異常(IGT)或二者兼有之(IFG/IGT)[1]。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 作為正常老化和癡呆間的過渡狀態[2]。糖尿病患者在注意力、記憶力等各種腦功能方面均有下降,這種趨勢自糖耐量階段就出現認知功能障礙[3]。該研究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通過早期檢測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認知情況,探討糖尿病前期人群中3種不同狀態的MCI患病特點及影響因素,為此類人群的早期干預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上海市浦東新區唐鎮社區戶籍居民中隨機抽查糖尿病前期人群,共299名。納入標準:①年齡≥50歲。②符合ADA診斷標準[5]:即5.6 mmol/L≤FBG<7.0 mmol/L或7.8 mmol/L≤2 hPG<11.1 mmol/L或HbA1C 5.7%~6.4%。排除標準:排除影響認知功能的驅體性疾病,以及影響認知功能的藥物濫用者。
1.2 方法
1.2.1 組織實施 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對隨機入組病例進行資料收集、調查問卷;統一調查標準,保證問卷與量表質量。
1.2.2 MCI篩查方案 (1)用MocA量表進行初篩,選出可能的MCI患者;(2)用病史量表、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進行確定。①MoCA量表:旨在篩查MCI患者。以26分為界。MCI患者納入標準是MOCA得分<26分(教育年限≤12年加1分)。②自制的病史量表:包括認知損害(有無記憶減退主訴,至少3個月)等。③CDR量表:等于0分,表示正常;等于0.5分則表示MCI;等于1或大于1就表示患有癡呆。
1.2.3 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為自行設計的基本情況與健康狀況調查表,內容包括人口社會學特征以及慢病患病情況。體格檢查項目包括一般檢查以及血糖、血脂、尿酸等。所有數據采集完整后,錄入計算機。
1.2.4 體檢指標分類標準 各項指標的診斷標準均參照《內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非同日3次檢查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血膽固醇升高的標準為TC≥6.19 mmol/L、甘油三酯升高的標準為TG≥2.2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標準為LDL≥4.14 mmol/L。
1.3 統計方法
將所有原始資料收集后,采用Excel 2007版,由專人錄入計算機,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所有計量資料用(x±s)表示, 方差齊性時采用F檢驗,方差不齊時采用秩和檢驗;風險度計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該研究去除測評為癡呆7例,實際調查292名。其中血糖正常人群、IFG、IGT和IFG/IGT人群例數和比例分別為78名(26.71%)、141名(48.29%)、40名(13.70%)和33名(11.30%);4組性別以及平均年齡比較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組別間MoCA得分及MCI患病率情況
MCI患病例數及比例為139例(30.82%)。糖尿病前期組的MCI患病率為74例(34.58%),高于血糖正常組的MCI患病率為16例(20.51%),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糖尿病前期組間MoCA量表得分及MCI患病率比較
MoCA平均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IFG組、IGT組和IFG/IGT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糖尿病前期組間MCI患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IFG/IGT組、IGT組和IFG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兩比較,IFG/IGT組與IGT組及IF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IFG組與IGT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MCI危險因素分析
將是否發生MCI作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存在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女性、年齡、HbA1C 、TC、TG作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方程得出女性、增齡、HbA1C 和低TC是其危險因素,其OR值分別為2.565(1.458~4.515,P<0.01)、1.044(1.006~1.084,P<0.05)、2.596(1.537~4.384,P<0.01)和0.568(0.388~0.832,P<0.01)。見表4。
3 討論
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達到了50.1%[4]。研究顯示,糖耐量減低可能是老年人認知功能缺陷的危險因素[5],空腹血糖值異常增高可導致老年人認知功能下降[6]。慢性高血糖可能破壞大腦的拓撲整合,并導致智力減退和認知障礙[7]。
在此次的調查中,MCI患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IFG/IGT組、IGT組和IFG組,說明IFG合并IGT更易患MCI。研究表明,IFG 是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8]。而長期的糖耐量受損會引起老年癡呆的發生[9]。IGT作為發展為糖尿病的最后一個關口,MCI的發病率要高于IFG,而IFG/IGT不管是空腹還是餐后血糖均持續維持在一個相對高位水平,以及血糖波動對認知功能也產生影響[10],發生MCI的風險更高。
該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歸方程得出女性、增齡、HbA1C 和低TC是其危險因素。這可能與女性情緒波動大,易感受負性情緒有關。眾多研究表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增齡容易造成神經細胞萎縮,從而導致老年人記憶等認知功能的下降[11]。研究顯示,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記憶力和海馬體積呈負相關[12]。該研究顯示,MCI組的TC平均值低于非MCI組,既往研究顯示TC值越高,認知功能越好[13]。也顯示,老年人中血脂保持在正常范圍內的相對高水平其發生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相對較低[14]。
眾所周知,老年人的認知功能障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生物、心理、生活方式以及基礎疾病等,而且這些因素之間還存一些交互作用[15]。對于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應通過有效的干預對策控制好血糖、血脂水平,也需要早期重視對認知功能的測定,特別是IFG/IGT狀態,及時發現MCI患者,延緩認知功能障礙的進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8):2-42.
[2] 陳以麗.癡呆與輕度認知障礙的流行病學、發病機制和診治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7,10(1A):172-173.
[3] 李香蓮,蘇向妮,秦迎新.輕度認知障礙與2型糖尿病相關性及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2):508-510.
[4] Xu Y,Wang L,He J,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5] 史美君,侯言彬,余健,等.糖耐量減低與老年人認知功能缺陷的關系研究[J].浙江預防醫學,2011(2):7-8.
[6] 楊敬源,黃文湧,楊星,等.社區老年人血糖水平與MMSE得分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1):44-46.
[7] Kim DJ,Yu JH,Shin MS,et al. Hyperglycemia Reduces Efficiency of Brain Networks in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PLoS One,2016,23,11(6):e0157268.
[8] 楊松,吳德紅,蔡克濤,等.空腹血糖調節受損與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關聯性分析[J].實用老年醫學,2013, 27(10):829-831.
[9] 藍少勇.糖耐量受損與認知功能障礙相關性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7):77-79.
[10] 焦秀敏,武晉曉,張星光,等.血糖波動與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研究[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5, 27(1):89-92.
[11] 高霞,管慶波.2型糖尿病對認知功能的影響[J].藥物與臨床,2015, 12(13): 28-35.
[12] Kerti L,Witte AV,Winkler A,et al.Higher glucose levels Associated with lowermemory and reduced hippocampal microstructure[J]. Neurology,2013,81(20):1746-1752.
[13] 曹喆,陳曼華,石晶.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謝水平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8(36):3713-3716.
[14] 呂躍斌,我國長壽地區老年人血脂與認知功能受損的關系[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5.
[15] 常小紅,劉勝鯤.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9):161-164.
(收稿日期: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