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芹+張先梅

[摘要] 目的 對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研究。方法 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間該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劃分成兩個組別,對照組50例接受常規治療,研究組50例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接受辛伐他汀治療,經治療后對兩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92.0%,對照組總有效率78.0%,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兩組TG、TC、HDL-C、LDL-C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組TG(2.3±0.7)mmol/L、TC(4.5±0.8)mmol/L、HDL-C(1.8±0.9)mmol/L、LDL-C(2.9±1.2)mmol/L,對照組TG(3.1±1.2)mmol/L、TC(6.8±1.4)mmol/L、HDL-C(1.5±0.8)mmol/L、LDL-C(3.5±1.4)mmol/L,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辛伐他汀應用于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臨床療效滿意,具備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辛伐他汀;糖尿病;高血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101-02
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使得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來不斷升高,糖尿病患者往往會表現出代謝紊亂情況,而血脂升高則是代謝紊亂癥狀中十分常見的一種。高血脂一方面在糖尿病腎病發病早期扮演著重要角色,一方面還可致使患者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病癥,對患者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影響[1]。由此可見,針對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該次研究選擇該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分別接受常規治療與辛伐他汀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間該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劃分成兩個組別。研究組5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范圍37~73歲,平均年齡(56.1±6.3)歲;其中,單純高血脂13例,合并冠心病15例,合并高血壓22例。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36~74歲,平均年齡(56.2±6.5)歲;其中,單純高血脂12例,合并冠心病15例,合并高血壓2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50例接受常規治療,即對患者開展科學合理的飲食控制及運動常規治療,同時實施口服降糖藥或者采取胰島素治療的方法將患者血糖控制在穩定水平。研究組50例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接受辛伐他汀治療,常規治療同對照組,辛伐他汀(國藥準字H20067 793),口服10 mg/次,1次/d,于睡前服用。兩組均連續治療4周,對治療前后各項臨床指標進行檢測,觀察對比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100例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療后,比較兩組臨床效果、臨床指標(TG—甘油三酯、TC—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將全面研究得到的數據通過電子計算機軟件開展統計學處理[1]。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接受治療后,患者TG降低超過40.0%,TC降低超過20.0%,HDL-C升高超過0.157 mmol/L,LDL-C降低超過20.0%,以下標準達到任何一項者。有效:接受治療后,患者TG降低在20.0%~40.0%之間,TC降低在10.0%~20.0%之間,HDL-C升高在0.130~0.157mmol/L之間,LDL-C降低在10.0%~20.0%之間,以下標準達到任何一項者。無效:患者癥狀無變化或進一步加重[2]。
1.4 統計方法
采取SPSS 13.0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100例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92.0%,對照組總有效率78.0%,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100例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經治療后,兩組TG、TC、HDL-C、LDL-C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組TG(2.3±0.7)mmol/L、TC(4.5±0.8)mmol/L、HDL-C(1.8±0.9)mmol/L、LDL-C(2.9±1.2)mmol/L,對照組TG(3.1±1.2)mmol/L、TC(6.8±1.4)mmol/L、HDL-C(1.5±0.8)mmol/L、LDL-C(3.5±1.4)mmol/L,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100例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研究組出現惡心嘔吐1例,腹脹1例,肝損傷1例;對照組出現惡心嘔吐2例,腹脹1例;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十分多見的一種代謝性慢性疾病,臨床醫學普遍指出,該項病癥的引發存在一定的多源性,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3]。糖尿病患者伴有一系列高危因素,諸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高血脂癥是致使糖尿病患者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大危險因素[4]。所以在對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開展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血脂水平開展調節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可有效作用于防范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引發,進一步縮減患者病死率。
辛伐他汀作為一類羥甲基戊二醛酶A還原酶抑制劑,其可有效作用于阻滯患者機體的膽固醇產生較早時期的羥甲基戊二醛酶A還原酶,進一步實現對膽固醇產生的有效控制,依托調節、反饋,可提升肝細胞低密度脂蛋白受體活性,推進低密度脂蛋白清除速率[5]。與此同時,辛伐他汀還可對患者機體膽固醇、甘油三酯代謝功能形成一定影響,進一步有效阻滯動脈粥樣硬化、脂質肝的產生[6]。所以,將辛伐他汀應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可收獲良好的臨床療效。
該次研究結果得出,研究組總有效率92.0%,對照組總有效率78.0%,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兩組TG、TC、HDL-C、LDL-C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組TG(2.3±0.7)mmol/L、TC(4.5±0.8)mmol/L、HDL-C(1.8±0.9)mmol/L、LDL-C(2.9±1.2)mmol/L,對照組TG(3.1±1.2)mmol/L、TC(6.8±1.4)mmol/L、HDL-C(1.5±0.8)mmol/L、LDL-C(3.5±1.4)mmol/L,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所得結果與寧玉霞[7],陳雅君[8]研究所得結果大致相符。
綜上所述,辛伐他汀應用于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臨床療效滿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高,使用可靠,具備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秀梅,谷雪梅.不同劑量辛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4,29(11):1249-1252.
[2] 王穎.針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7):887-888.
[3] 趙立軍,李勃,文軍,等.阿托伐他汀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4,13(12):1601-1603.
[4] 陳泉峰.2辨證治療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癥61例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5,31(5):377-378.
[5] 廖學權,胡彩珍,黃增祥,等.辛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3):2047-2048.
[6] 楊小英,芮鳳,張雪英.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療效觀察[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8):722-724.
[7] 寧玉霞.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臨床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5-6.
[8] 陳雅君.59例辛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24):1262-1263.
(收稿日期:201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