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紅
[摘要] 目的 對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進行探析。方法 對該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治的86例肺結核合并T2MD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均在對癥治療同時實施系統的護理干預。結果 該組患者在治療和護理后,71例X線片復查病灶吸收、空洞閉合,14例病灶大部分吸收,空洞明顯縮小,1例病灶無明顯好轉;痰液培養陽轉陰21例;82例血糖控制良好;并發肺部感染3例,發生率3.5%。結論 對于肺結核合并T2DM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給予系統護理,可有效提升療效,促進患者良好康復,臨床意義重大。
[關鍵詞] 肺結核;2型糖尿病;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119-02
肺結核、T2DM均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內科慢性病癥,近年來,肺結核合并T2DM發生率呈上升趨勢[1]。兩種病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肺結核會使機體糖代謝更為紊亂,反過來血糖代謝紊亂會降低機體免疫力,進而使結核桿菌感染加重,病情遷延,難以治愈,治療難度大。因此,為改善和提升肺結核合并T2DM的臨床療效,必須重視和強化護理干預。該文主要對該院收治的86例肺結核合并T2MD患者臨床護理進行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該院收治的86例肺結核合并T2MD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通過臨床癥狀、血生化、胸X片等檢查確診,符合T2DM診斷標準和《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2]。排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咳嗽、咳痰、咯血、口渴、多飲、胸痛、乏力等。除肝腎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腦血管疾病及意識障礙等患者。其中,男患者51例,女患者35例;41~77歲,平均(53.1±3.4)歲;初治性肺結核23例,復治性肺結核63例;結核病程5~22個月,平均(10.6±3.1)個月;結核桿菌痰涂片檢測62例陰性,24例陽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肺結核對癥治療,嚴遵醫囑,開展化療,應用異煙肼、復合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聯合治療。同時,口服降糖藥(如二甲雙胍、拜糖平)、注射胰島素治療,遵醫囑用藥,加強飲食管理,指導患者適當運動。治療過程中開展系統護理干預,具體包括。
(1)病情監測:在院治療期間,責任護士不僅要密切監測患者血壓、呼吸、心里、脈搏等體征外,還需注意患者臨床用藥效果和不良反應情況,同時,還要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咯血先兆、氣胸、感染、酮中毒等并發癥,出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配合處理。
(2)心理護理:①強化認知干預。科室護士到病房與患者溝通,根據患者年齡、文化水平通過講解、視頻、健康手冊等方式向患者詳細講解肺結核和T2DM的臨床知識,包括病因病機、癥狀、并發癥、防治、護理及兩種病癥間的關系等,提高患者認識,讓其正確看待自身病情,配合治療。②強化心理干預,肺結核、T2DM均屬于慢性進展性病癥,病程較長,病情易反復,臨床用藥見效緩慢,再加上病癥帶來的不適,使得患者產生消極、焦慮等負性心理,影響到治療。這就需要科室醫護人員主動和患者溝通,態度真誠、和善,語言親切,尊重并理解患者感染,通過疏導、暗示、激勵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介紹治療成功病例,最大限度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鼓勵家屬多陪伴、關愛患者,增強其治療信心。
(3)飲食護理: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呼吸系病癥,需有良好的營養支持,供應充足熱量,但T2DM的治療需積極控制飲食,嚴格攝入熱量,存在一定矛盾。基于此,對肺結核合并T2DM患者的飲食,在控制要適當調整,攝入熱量應比單一T2DM患者偏高,大致增加8%~10%,在確保總熱量恒定前提下攝入纖維素、蛋白質豐富食物,適量補充脂肪糖。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圍時,每天可食用300~350 g主食,每天的優質蛋白質增加1.5~2.0 g/kg,脂肪控制在0.8 g/(kg·d)。此外,在三餐間加含糖量低的水果或者蔬菜確保維生素的攝入,比如黃瓜、胡蘿卜等。
(4)疾病護理:①肺結核。通常臨床抗結核治療的時間較長,且持續用藥不良反應較大,因此,密切注意患者肝腎功能、視聽能力、過敏反應等情況。在用藥前,必須向患者詳細講解所用藥物的副作用,比如:鏈霉素后可能出現耳鳴、眩暈、腎功能損害等,必須及時停藥。指導患者定期復查肝腎功能、血尿常規。為有效控制結核病,抗結核化療前需要對患者開展痰液涂片檢查2次,抗酸桿菌檢查2次,血尿常規、肝功能各1次,攝胸X片1張;每個療程完成后需進行胸X片復查。②T2DM。一是要密切注意注射胰島素治療患者是否出現乏力、心悸、頭暈、昏迷等情況,警惕出現低血糖癥,如出現這些表現及時遵醫囑讓患者口服或為注射適量50%葡萄糖液,再靜滴10%葡萄糖液。二是要定期進行血糖監測,每2~3 d測量1次;每日進行2~3次尿糖檢測。三是胰島素用量必須根據患者病情應用,確保準確,妥善安排注射和進餐時間,對進食狀態不佳者須及時報告,以便調整劑量。四是警惕出現反跳性高血糖反應,忌盲目私自增加胰島素用量。
(5)運動指導:運動鍛煉的肺結核合并T2DM臨床護理中的重要內容,有助于改善機體抵抗力,控制體重。可在餐后1 h進行運動鍛煉,根據患者身體情況確定運動時間,通常在25~30 min/次,1~2次/d為宜。主要進行有氧式低強度運動,比如:散步、慢跑、健身操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密切注意運動過程中及運動后的身體情況,以不疲累為度,如患者發生胸悶、頭痛、面色蒼白等情況須當即停止運動,并進行針對性處理。對于血糖控制不佳、胰島素用量多、合并高血壓等患者不應進行運動。在運動后加強血糖監測,以免出現低血糖癥。在運動中需有家屬或者護士陪同,以免發生意外。
(6)感染預防護理:肺結核合并T2DM患者的機體免疫力較弱,機體臟器持續處于高血糖狀態,脂代謝功能異常,使得細菌更易生長繁殖,增大了感染風險。需要指導患者加強個人衛生護理,定期用溫開水擦洗身體,確保皮膚清潔、干燥,不得搔抓皮膚,做好口腔清潔,可用漱朵貝氏液漱口,2次/d。對于局部注射用藥的必須做好皮膚消毒工作,對病房內空氣定期用紫外線照射消毒,2次/d,30 min/次。勤換衣褲,確保床鋪用品干燥、衛生,定期協助患者翻身并進行叩背,對長時間壓迫部位進行按摩、推拿,改善局部血運,以免發生壓瘡、墜積性肺炎。注射、穿刺時嚴遵無菌原則操作。
(7)出院指導:在出院時,需要再次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囑患者注意休息,做到勞逸結合,不得疲勞,加強保暖工作,以免感冒;指導患者掌握心理調節技巧,比如:參與社區活動、聽音樂等,保持良好心態;科學合理飲食,營養均衡,嚴格控制鹽分攝入;堅持服藥,嚴遵醫囑用藥;加強個人衛生保健;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血糖檢測儀的應用,能正確應用胰島素,識別常見的并發癥并進行處理;定期到院復查。
2 結果
該組86例患者通過對癥治療和系統護理后,71例患者胸X片復查顯示,肺結核病灶完全吸收,空洞閉合,占比82.6%;14例患者的病灶大部分吸收,空洞明顯縮小,占比16.3%;1例患者的病灶、空洞無明顯好轉,占比1.1%;25例痰液培養陽性患者,轉陰21例;82例血糖控制良好,FPG<7.2 mmol/L,2 hPG<10.0 mmol/L;治療中并發肺部感染3例,發生率3.5%,未出現其他并發癥,通過治療后好轉。
3 討論
T2DM患者的機體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機制紊亂,導致機體營養不良,以致于使患者機體免疫力下降,細胞免疫功能減弱,使得肺結核發病風險增大,同時加大了肺結核臨床治療難度[3]。肺結核屬于消耗性病癥,增加了機體代謝,使TWDM病情加重,糖尿病合并癥風險增大。基于此,肺結核合并T2DM強調兩種疾病同治,在護理上也必須結合考慮。該組86例患者在治療和護理后臨床效果確切,肺結核病情顯著改善,血糖水平有效控制。在治療上,要做到兼治,加強營養支持和免疫強化劑應用[4-5]。在護理上,一方面,要為患者進行針對性健康宣教。以便強化患者自我保健和護理意識,加強患者心理干預,提升患者身心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據患者病情強化生活護理干預,包括飲食、運動等方面,針對相關疾病做好治療護理,此外要強化感染預防,在出院時做好相關宣教和指導工作,使臨床護理效應得以延續。
[參考文獻]
[1] 魏嬌.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耐藥肺結核的臨床護理[J].當代護士,2013(5下旬刊):116-118.
[2] 錢榮立.糖尿病臨床指南[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210-213.
[3] 胡愛花,王翠花.2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人的臨床特點與護理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26.
[4] 張英.2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人的臨床護理干預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37):194.
[5] 趙正清.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臨床護理方法研究[J].醫藥,2015,8(2):29.
(收稿日期:20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