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韡

[摘要] 目的 評價延續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2DM)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選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該院收治的T2DM患者106例,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每組53例,其中常規組予以常規治療和護理,干預組在常規組基礎上采取延續性護理干預。評價兩組的血糖控制情況及生活質量,并進行統計比較。結果 出院6個月,干預組FPG、2 hPG和HbAlc水平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且SF-36評分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延續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2型糖尿??;延續性護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160-02
2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組由胰島素分泌減少及(或)其敏感性降低造成的以血糖升高為基本特征的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1-2],是一種可防可控但尚無法治愈的終身性疾病,一旦發生,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和心理的創傷,同時也增加了家庭及社會的經濟負擔。延續性護理是醫院護理的延伸和拓展,具有經濟、方便、快捷和實用的特點,尤其是對慢性病人,不僅能減少醫療支出,還可監督、指導病人出院后的各項遵醫行為,降低其重復住院率,提高生活質量[3]。該研究旨在探討延續性護理干預對T2DM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該院收治的T2DM患者106例,均符合WHO推薦的T2DM診斷標準;并排除I型糖尿病及其他特殊型糖尿病、合并肝腎功能障礙以及其他影響糖代謝的疾病、精神障礙及各種原因無法完成隨訪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該組患者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每組53例,其中,常規組,男30例,女23例;年齡45~77歲,平均年齡(62.48±8.29)歲;病程1~15年,平均(7.05±3.61)年;文化程度:小學4例,初中14例,高中24例,大專及以上11例。干預組中,男32例,女21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61.92±8.37)歲;病程1~16年,平均(6.94±3.51)年;文化程度:小學3例,初中16例,高中25例,大專及以上9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予以常規治療和護理,包括常規口服降壓藥或注射胰島素治療,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心理干預等;出院前1 d,按照出院記錄中的各項相關內容(出院后注意事項、用藥方法、復診時間等)對患者進行逐一宣教和指導,囑咐患者控制日常飲食,并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出院后不接受任何護理干預。
1.2.2 干預組 在常規組基礎上采取延續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①制定計劃:患者入院后,由延續護理小組成員運用T2DM知識問卷、心理評估量表并結合臨床檢查結果,評估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知曉度、心理狀態、營養情況等,而后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指導及運動計劃等;指導患者掌握血糖、尿糖自我監測和胰島素注射等具體操作技術,口腔、足部、皮膚護理的具體技巧;告知患者血糖測定結果的意義和應采取的相應應急措施;②電話隨訪:患者出院后24 h給予第1次隨訪,15~30 min/次,以后1次/周,3個月后根據患者血糖控制調整隨訪頻率,主要包括患者服藥、飲食、運動、自我監測血糖頻率、血糖控制情況、并發癥情況、藥物不良反應及心理狀態等;針對服藥依從性差的患者可采取手機提醒等方式督促自己按時服藥;囑咐患者飲食應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及高熱量的攝入、忌煙酒等不良嗜好,以低鹽、低糖、低脂、優質蛋白、少量多餐等為原則;提醒其適當運動,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③家庭隨訪:根據患者的需求及血糖水平進行家庭隨訪,主要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遵醫行為、檢查儲存藥物是否過期、家人支持及配合情況;讓患者演示自測血糖或注射胰島,并予以現場指導。④網絡平臺:通過微信或QQ平臺推送T2DM預防和控制方法,飲食及運動知識,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等;患者若有疑問,亦可隨時咨詢在線醫務人員;⑤門診隨訪:患者病情出現變化,則需門診隨訪;門診專科護士為患者測量血糖,指導其注射胰島素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檢查足部情況,發現血糖過高或并發癥嚴重者,建議其入院治療,并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幫助其正確認識T2DM,樹立治病的信心。干預6個月,評價護理效果。
1.3 觀察指標
①血糖控制情況:分別于出院前1 d、出院后6個月抽取兩組患者的外周靜脈血,常規離心,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高壓液相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②生活質量:采用健康狀況自評量表 SF-36評估,該量表包含36個項目,共8個維度,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其中計量、計數資料表示為(x±s)和[n(%)]的形式,分別進行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出院6個月,干預組FPG、2 hPG和HbAlc水平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組PF、SF、RP、BP、MH、RE、VT和GH得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論
T2DM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若病情控制不穩定可導致急性代謝性紊亂,死亡率很高,同時隨著病情的遷徙可導致多系統損害,引起心腦血管、神經、眼、腎等多器官病變[4]。T2DM作為終身性疾病,往往需要持續性和系統性的醫療照護,而多數患者對于疾病的相關問題只有在住院期間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出院后僅通過復診才能有機會得到一些健康信息,難以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此外,T2DM患者需長期服藥、控制飲食和適度運動,才可有效控制血糖和并發癥,而此過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狀態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如何為患者提供院外健康指導、規范其行為習慣是目前臨床最為關注的問題。
連續護理是以護士為核心、為使患者接受從醫院延續到家庭的護理手段,包括住院期間的個性化護理、出院計劃、出院指導、出院后隨訪等過程,具有信息的延續、管理的延續、關系的延續3大特點[5-6]。目前,延續護理在T2DM治療得到廣泛應用,其優勢在于:①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嚴格遵醫囑用藥、控制飲食、運動鍛煉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規避疾病的誘發因素;②通過電話、家庭、門診隨訪及網絡平臺,幫助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提高治療依從性、遵醫行為和心理狀態,有效控制疾病。
該研究在T2DM實施延續護理,結果發現,出院6個月,干預組FPG、2 hPG和HbAlc水平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且SF-36評分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由此而見,延續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周少恩,王曄.2型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J].華南預防醫學, 2015,41(2):195-198.
[2] Holman R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2012: Optimal management of T2DM remains elusive[J].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2013, 9(2): 67-68.
[3] 官慶妮, 梁桂仙, 陳衛健,等. 昆明市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社區延續護理需求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 2015,44(27):3880-3882.
[4] 崔亞奇. 2型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6, 16(2): 259-260.
[5] Doucette WR, Witry MJ, Farris KB, et al. Community pharmacist-provided extended diabetes care[J].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2009, 43(5): 882-889.
[6] 高宇紅. 連續性護理對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4): 43-45.
(收稿日期:201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