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要] 目的 探討血府逐瘀湯與逍遙散配合西藥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該研究回顧分析該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之間收治100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接受胰激肽原酶腸溶片治療,實驗組接受血府逐瘀湯與逍遙散配合西藥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總有效率為8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兩組比較統計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臨床治療后各項觀察指標結果均顯著改善且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接受血府逐瘀湯與逍遙散配合西藥治療,具有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且有助于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標水平的改善。
[關鍵詞] 血府逐瘀湯;逍遙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183-02
視網膜病變是一種糖尿病患者臨床常見的并發癥類型,也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微血管并發癥癥狀,甚至會導致患者失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主要誘發原因在于視網膜血管閉塞性循環障礙。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屬于中醫學“消渴目病”的范疇,其基本病因在于虛火內生、目失所養、血絡或勞傷過度、氣陰兩虧所致的脾腎兩虛、傷耗腎精、目失濡養等。該研究對血府逐瘀湯與逍遙散配合西藥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回顧分析該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之間門診100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共計患眼200只,男性與女性比例62:38,年齡最小者42歲,最大者76歲,平均(57.1±13.1)歲,全部觀察對象均經散瞳眼底檢查確診,少數患者經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確診。按照患者入選研究順序的單雙數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均納入50例病例,且不同病例之間治療前檢查結果和數據資料比較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2型糖尿病病程超過5年;②癥狀嚴重患者為3期以內的單純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③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確診微血管瘤患者;④局限黃色硬性滲出患者;⑤黃斑部視網膜水腫患者;⑥視網膜靜脈擴張或迂曲。
1.2 方法
兩組觀察對象均依據實際情況注射胰島素或是口服降糖藥物,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戒煙戒酒,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對照組觀察對象同時口服胰激肽原酶腸溶片240 IU,2次/d。實驗組觀察對象同時接受血府逐瘀湯聯合逍遙散治療,具體方法:甘草6 g、紅花6 g、柴胡10 g、桔梗10 g、赤芍10 g、當歸10 g、川芎15 g、桃仁15 g、川牛膝15 g、生地黃15 g,隨證加減:消谷善饑者,加入知母15 g、葛根15g;氣短乏力者,加入黃芪10 g、黨參10 g;口干咽燥者,加入麥冬10 g、玄參10 g;視力下降者,加入女貞子15 g、桑椹15 g、枸杞子10 g;視網膜微血管瘤者,加入三七粉5 g、蜈蚣粉5 g;視網膜水腫者,加入車前子15 g、茯苓15 g、麩炒蒼術10 g、澤蘭10g等;眼底出血者,加入丹參10 g、蒲黃10 g、阿膠10 g、槐花10 g。1 劑/d,水煎取汁 300 mL,飯后 30 min 溫服。
1.3 療效評定標準和觀察指標
顯效為患者臨床治療后,視力提高超過2行,熒光滲漏消失,眼底出血、 微血管瘤等癥狀顯著改善;有效為患者臨床治療后,視力提高超過1行,熒光滲漏癥狀顯著改善,眼底出血、 微血管瘤等癥狀有所好轉;無效為患者臨床治療后,未達到上述診斷標準。同時,利用實驗室檢查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 hPG)、總膽固醇 (TC)、甘油三酯 (TG)等指標水平。
1.4 統計方法
筆者在臨床研究過程中所得的全部數據資料,均通過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和比較,其中,χ2檢驗方法用于處理比較各項計數資料[n(%)],t檢驗方法用于處理比較各項計量資料(x±s),單因素方差分析法用于處理比較其他全部數據,若各個觀察對象之間P<0.05,則其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實驗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8%,對照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2%,兩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統計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指標
兩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臨床治療前,TG、TC、2 hPG和FPG等觀察指標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臨床治療后各項觀察指標結果均顯著改善且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臨床觀察指標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問題,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實,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是一種眼底獨特環境所致的臨床表現,且容易受到血液、內分泌、新陳代謝等因素的影響。中醫學理論認為,眼科疾病源于肝腎,肝腎同源,肝開竅于目,腎主藏精,內寓陰陽,涵養瞳神,五臟六腑,十二經脈與眼密切聯系,只有保證臟腑功能正常,人體眼部才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氣血[1-3]。中醫學理論提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主要病理源于在于毛細血管以及視網膜微血管瘤滲漏和擴張,滲出、出血、水腫的誘發原因均在于瘀血阻脈、氣陰兩虛,進而導致眼部氣血失養、眼絡瘀阻[4-6]。該研究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實施血府逐瘀湯與逍遙散配合西藥治療,能夠起到標本兼顧、疏肝理氣、活血益氣的作用。血府逐瘀湯基本方為桃紅四物湯,能夠去瘀生新、活血化瘀、解郁結之氣、行瘀滯之血,進而使得“血府”之瘀逐去而氣機暢通。其中,甘草、白術、茯苓、生地、當歸能夠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而桔梗、枳殼、薄荷、柴胡則能夠調暢氣機,疏通經絡,溝通上下,配合紅花、桃仁能夠共同達到破血逐瘀的作用,佐以牛膝、川芎、赤芍等活血之品,能夠共同起到散瘀化濁、消除離經之血的作用[7-8]。全方能夠理氣通絡、益氣養血、脾虛得補、血虛得養、肝體得暢、肝脾同治、氣血兼顧,對于血-視網膜屏障功能能夠起到保護作用,進而減少和吸收微血管瘤、水腫以及視網膜出血。現代藥理學實踐結果證實,改藥物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降低血黏度,增加血管血液流量,促進血小板解聚作用,抗凝,抗休克等作用[9-10]。
由該次醫學研究結果可知,實驗組總有效率為8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臨床治療后各項觀察指標結果均顯著改善且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接受血府逐瘀湯與逍遙散配合西藥治療,具有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且有助于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標水平的改善,提高患者的視力水平以及血糖水平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尚同軍.中醫辯證治療腦卒中后抑郁30例臨床觀察[J].河南中醫,2014,34(5):841-842.
[2] 曹云燕,蔡圣朝.行氣調神針刺療法對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腦左前皮質及海馬 cAMP 含量、 PKA 和 PKC 活性的影響[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3,30(4):1-4.
[3] 陳斌,黃朝云.卒中后抑郁患者認知功能與腦代謝產物的相關分析[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3,22(8):728-730.
[4] 趙紅,魏文化.腦卒中后抑郁與腦損傷部位相關性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3):25-27.
[5] 趙小青,黃媛,張北平,等.補中益氣湯“異病同治”臨床體會[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209-210.
[6] 周榮雙,武亮亮,田姍.從四逆散的使用看“異病同治”[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10):2-3.
[7] 文榮學.血府逐瘀湯異病同治舉隅[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1):47-48.
[8] 龔明福,肖前鋒,黃小云. 血府逐瘀湯治療單純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40 例[J].遼寧中醫雜志,2014,41(3):500-501.
[9] 彭紅俠.復方丹參滴丸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4):8-9.
[10] 郭勝南,姜絲竹,朱文浩,等. 近二十年異病同治常用方劑文獻研究縷析[J].首都醫藥,2014,2(3):23-24.
(收稿日期: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