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冀川
(西昌學院 615000)
野生盤珠姜花的結實特性研究
陳冀川
(西昌學院 615000)
通過對雅安天全縣野生盤珠姜花結實特性調查研究發現:9月盤珠姜花開始結實,部分早熟果實成熟開裂,11月是果實的成熟期,有44.7%的果實開裂,開裂果實種子有脫落現象,結實率為60.7%。果序在植株空間分布上集中在植株上部,果實在果序的空間分布上分布較均勻,從上到下遞減。果實在生長過程中果徑增大,果實長度伸長,果實重量增大,單果種子數增多。果實的結實率較高,但是植株的年齡和生長環境對結實有影響。
野生盤珠姜花;結實特性;結實率;果實;種子
此次試驗將對盤珠姜花的結實特性進行詳細的觀察研究,包括觀測出盤珠姜花的果實空間分布情況,果實成熟過程,果實數量,結實率,并進行統計分析,最后總結出盤珠姜花的結實特點。
1.1 調查采種地點
實驗所用盤珠姜花植株采集于四川雅安天全縣境內,該地位于四川盆地西緣,二郎山東麓,北緯 29°49′~30°21′,東經 102°16′~102°55′之間,平均海拔 5000m,年平均氣溫 15.1℃,年平均降雨量達1735.6mm,土壤多為紅、黃壤。
1.2 實驗材料
野生盤珠姜花果序,果實,種子,刀片,剪刀,天平,刻度尺,鑷子。
1.3 試驗方法
1.3.1 對實驗對象樣本標號統計
(1)在采集果實樣本的時候就對果實在植株上的空間分布進行觀察統計。
(2)觀察不同年齡對結實特性的影響。
(3)觀察環境對結實的影響。
(4)統計每個果序的結實數量,以及在果序上的不同部位結實數量,記錄每個果序中開裂碩果數量,計算其在整個果序中所占的比例。
(5)統計出單株果實產量。
1.3.2 觀察記錄
將兩次采集的盤珠姜花果實樣本數據分別記錄,對兩次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平均值,結實率,并列表統計。
結實率=種子/胚珠
2.1 果序數量及空間分布
經過對生長地植株采樣調查得出,單株果序數量在3~7個,果序的空間分布較為均勻,果序多集中于植株的中上部葉腋部位生長,下部果序數量較中上兩個部位少,這顯然與植株中上部有較好的光照與授粉條件有關。由此可以初步推斷植株的中上部位是盤珠姜花結果的主要區域,從整個植株的枝葉構造來看,果序多位于葉莖之間向陽方向生長,位于葉下的果序多為植株下部,且生長不良,結果數少,果實開裂果數量在整個果序中比例為0.0286,在不同的植株上結果總數表現出差異性。通過對9月與11月兩次果序的調查結果對比得出(表1)11月份盤珠姜花果序數量在上,中,下部都多于9月結果數量,說明9月是盤珠姜花的結果初期,果實未完全發育成熟,11月屬于結實成熟期,由于各方面條件影響,不同植株也呈現出不同的生長速度,部分植株才剛剛開始結實。

表1 不同月份果序空間分布對比
2.2 果實發育程度及結實率

表2 果實數據平均數統計
9~11月是盤珠姜花的果實發育時期。在此期間果序及果實在形態上會發生較大的變化,果實成熟后果序上的小葉干枯呈褐色,果實集中于葉腋生長,均勻分布于果序上。經過兩次實驗的結果對比分析(見表2)得出,9月采集的樣本中開裂蒴果數量少,在樣本總數中的比例低,11月采集的蒴果數量在樣本總數中的比例大幅升高,說明11月已經是果實的成熟時期。
2.3 環境對結實的影響
根據對盤珠姜花不同生長地調查發現,位于蔭蔽林下,空氣潮濕環境下的植株生長發育健康,結實植株多,單株結果數量大,果實發育完全,而位于路邊及空曠地界的植株普遍矮小,結實植株數量少,單株結果數也不高,果實發育質量差,且結實率明顯低于良好自然環境生長下的植株,說明盤珠姜花喜歡蔭蔽潮濕的環境,害怕陽光直射。光照強度大,光照時間長都會影響植株的結實;路邊空氣質量差,土壤污染嚴重,肥力下降,對植株適生的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從而也影響植株的結實。
9~11月是果實的最佳生長發育期,植株的中上部是盤珠姜花的主要產果區,由于果實成熟自然開裂,種子在自然狀態下有一定損耗,導致結實率不高,在今后的人工培育過程中需注意。野生盤珠姜花適合于群體生長,其花,葉,果均有比較好的觀賞效果,是作為園林景觀綠化的良好背景材料,其花還可作為切花的材料,市場前景廣闊。
Q949
A
1005-7897(2017)16-0003-02
2017-8-10
陳冀川(1987-),男,漢族,天津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園林設計及工程、生態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