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波
(株洲市規劃設計院 湖南株洲 412002)
園林綠化中鄉土植物資源的應用研究
朱志波
(株洲市規劃設計院 湖南株洲 412002)
針對園林綠化中鄉土植物資源的應用,做了簡單的論述。城市綠化應該以鄉土植物為主,合理配置外來植物,形成以新優特稀為點綴的綜合布置格局。湖南省鄉土植物資源豐富,但應用現狀不佳,需要明確鄉土植物資源利用現狀,為后期城市綠化,提供更多的植物資源選擇,體現綠化植物的多樣性,使得鄉土植物能夠得到合理利用。
園林綠化;鄉土植物;資源利用;多樣化
現階段,湖南各城市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加強綠化改造,增加城市綠量,提升城市形象與品位,推進花園城市建設,營造更適合居住的城市環境。城市園林綠化改造提升工程是重點內容,要科學規劃設計,充分利用鄉土植物資源,合理布局綠化重點,控制栽植密度,以形成疏密有度的綠化景觀,提升城市綠化水平。
鄉土植物指的是在當地自然環境中,長期存在的植物。此類植物早已適應當地生長環境,和其它物種已經形成穩定的關系,發揮著維護地區生態平衡的作用,已經成為地域特征的主要標志。將其應用于園林綠化,能夠促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應用鄉土植物,主要是因為此類植物具有以下特點:①強生命力。鄉土植物能夠適應本土環境,具有較強的生命力,通過短時間培育,能夠達到最佳的狀態。②具有詮釋地域文化的功能。鄉土植物具有區域性特征,應用此類植物,打造園林景觀,能夠體現出地域文化特點。③性價比較高。鄉土植物的存活率較高,可減少綠化開支,改善城市環境。
2.1 鄉土植物比例較低
以長沙為例,城市園林綠化中鄉土植物使用率較低,僅占據長沙鄉土植物的10%左右,裸子植物使用率較高,為61.54%,被子植物使用率較低,為10%左右。從長沙鄉土植物種類來說,類型較為豐富,但總體利用較少,只有香樟與杜鵑等,被廣泛的應用,還有大量的鄉土植物沒有被開發利用,包括烏藥、山胡椒、山蒼子、湖南楊桐等[1]。總體來說,長沙鄉土植物資源豐富,但鄉土植物比例低,僅占據長沙鄉土植物的10%左右。
2.2 各類型鄉土植物比例
總體來說,長沙園林綠化以外來物種為主,鄉土植物占據的比例較低,常綠和喬木等配比不合理。長沙城市園林綠化中,使用常綠鄉土樹和落葉鄉土樹種較多。園林綠化中使用的鄉土植物,其占據城市綠化的32%,總體來說外來植物較多。園林綠化應該以鄉土植物為主,合理配置外來植物,將鄉土植物和外來植物的比例,給控制在5:1左右。當引進外來物種時,需要加強控制措施,避免引發生態危害。從季相景觀與視覺效果來說,考慮到城市居民的需求,園林植物景觀要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要保證冬季也有綠葉可賞,形成多樣性景觀,將常綠和落葉種類的比例,給控制在3:1;喬木與灌木種類比例要控制在1:3。
2.3 垂直綠化
長沙城市園林綠化中,鄉土藤木植物共計9種,其中常綠5種,落葉4種,總體來說少于長沙鄉土植物中的藤木種類。從鄉土植物資源來說,木通、山木通、大血藤等鄉土藤木,其生長旺盛、姿態美觀,在后期管理中,便于維護管理,病蟲害較少,適應于瘠薄地區,其長勢良好。從長沙鄉土植物應用情況來看,雖然常綠和落葉、喬木和灌木種類搭配比例有所提升,但依舊不協調,因此需要加強鄉土資源應用研究,積極推廣應用鄉土植物。總體而言,長沙園林綠化中,常綠和落葉、喬木和灌木種類配置不合理,垂直綠化中所應用的鄉土藤類少之又少,未能充分開發與利用鄉土植物。
3.1 加大鄉土植物研究力度
據相關統計數據,湖南長沙地區擁有鄉土植物183科、641屬、1144種,其中蕨類植物28科、56屬、100種;裸子植物總計7科、10屬、13種;被子植物148科、574屬、1026種。綠化植物96科、232屬、325種。鄉土植物57科、91屬、103種,詳見表1。總體來說資源豐富,但利用率較低。城市園林綠化中,鄉土植物的應用,具有積極的作用,具有大規模推廣的價值,但受到技術與其它因素的影響,鄉土植物尚未被廣泛的應用。對于此問題,需要相關部門要加大鄉土植物研究力度,給予技術與資金等的支持,為鄉土植物工程,提供堅實的保障,讓科研機構可以結合園林區域土壤與氣候條件等,來科學合理的設計園林綠化,優化植物配置。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鄉土植物處理培育與應用等的研究,調查現存的鄉土植物資源情況,包括生長狀況和種質資源等,加強鄉土植物馴化力度,注重經歷實踐經驗,以擴展鄉土植物的應用范圍[2]。

表1 長沙綠化鄉土植物詳細情況
3.2 注重發揮園林功能
在園林綠化中,應用鄉土植物,要結合園林功能定位,來選擇植物類型。譬如:科普知識型園林,比如植物園與風景名勝區域等,可結合植物生長規律,收集多種植物,構建科普性人工群落。在選擇植物時,不僅需要考慮到植物的觀賞性與適應性,還需要考慮稀有性,引入野生植物,包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與藥用植物等,輔助園林科普功能的發揮,加強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提升人們愛護環境與保護環境的意識。除此之外,要注重結合地域文化,在配置植物群落時,選擇極具觀賞特性與文化內涵的植物,以突出城市文化內涵,建設文化主題園林,以增加園林的觀賞性,突出歷史文化主題。
3.3 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開展園林綠化,主要是為了全面提升城市內部環境,在美化城市的同時,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促進城市化發展。園林設計人員在配置植物時,要加大對觀賞性植物的利用,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盡量選擇鄉土植物,實現植物與園林、園林與城市的有機融合,避免植物選擇不當,營造出突兀的感覺。在進行細節處理時,要注重整合生態效益,融合地方文化特色,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內涵,營造美觀且具有文化意境的區域景觀。園林設計人員要做到統籌全局,合理配置各類植物,以實現城市綠化的功能。在設計環節,要堅持科學合理的設計理念,按照鄉土植物生存習性與特征,來設置群落機構,充分發揮植物的特性。在配置抗逆性較強或者具有濃郁的鄉土特征的植物,要合理安排其位置,避免掩埋鄉土植物的特色。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中鄉土植物資源的應用,對提升園林綠化的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基于相關調查數據,鄉土植物的利用率較低,還需要加強技術研究,做好鄉土植物推廣應用工作,以提升其利用率。
[1]蒲 強,蒲志田,岳玉強,何成湘,羅建勛.鄉土植物在廣元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湖南林業科技,2016(01):143~148.
[2]駱 娟.海南鄉土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07):39~40.
S68
A
1005-7897(2017)16-0109-02
2017-7-10
朱志波(1980-),男,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規劃和風景園林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