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江

摘 要:尋找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探討破解方法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研究。人與環境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組成元素,從課程組成元素出發,通過對人與環境的關系在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方面的認識,影響具體體現的理解,從而對合理把握人與環境的關系,促進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行探討。
關鍵詞:人與環境;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7-0024-03
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有許多,從不同角度談,有不同分析結果。本文站在人與環境角度,從三個方面,為什么說人與環境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有影響;人與環境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影響體現在哪里;如何把握人與環境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進行闡述。
一、為什么說人與環境的關系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有影響
探討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考慮體育課程組成元素是一種符合邏輯的思維。教師、學生、環境都是體育課程組成元素。從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學校實施來看,其課堂教學質量高低,與人的因素和環境的因素密切相關。本文所說的人不僅包括教師與學生,還包括校長、班主任、家長等。所說的環境不僅指教學環境,還包括社會環境與工作環境等。為什么說人與環境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有影響?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與實施者。其教學設計水平,實施教學能力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質量。學生是課堂主人,每一個個體對體育學習態度、興趣、個人特質、能力、家庭背景、先前經驗都會對體育學習產生影響,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校長是學校第一責任人,其對體育課堂教學重視程度、關注度,直接影響體育常態課教學質量。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在班級管理中,指向哪里,學生就打向哪里。班主任對體育課堂教學的關注度,將影響學生體育學習行為表現和課堂教學質量。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對學生負有直接教育責任。一般學生最聽兩個人的話,一是班主任,二是家長。如果家長關注孩子參加體育課學習和體育鍛煉情況,對孩子進行教誨,那么孩子參加體育課堂學習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就會增加。
體育課堂教學良好的教學環境,既能培養人,也能影響人。教師在良好教學環境中,教師教得傾心,學生學得開心。這樣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才能充分,學生主體地位落實才能到位。如果社會環境對體育課堂教學充滿的都是正能量,那么體育課堂教學就會根植于良好社會環境沃土之中,課堂質量就會提高。反之,就會影響體育教師教學動機與情感投入,進而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一流工作環境是一流工作質量取得的重要前提。如果體育教師工作環境是人人都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滿懷激情,那么盡管有惰性的人在這種環境中也會勤奮起來,可見良好工作環境的重要性。可以說,人與環境,不可回避地與體育課堂教學發生著聯系,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產生影響。
二、人與環境的關系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影響體現在哪里
1.人與環境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影響體現(表1)
2.分析說明
從表1看出,教師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影響體現在:一是課程開發。教師是課程開發者,其課程主體地位確立,使得教師不再游離于課程之外,而是參與課程的創生與開發。也就是說,走向中小學體育課堂的課程是凝聚體育教師思想與智慧的課程。二是課程設計。體育教師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彰顯教師課程設計能力。這種轉變使課程內容變得鮮活而有生命力,學生學習熱情被激發,思維被激活,促進體育教學質量提高。三是課程實施。由于教師從源頭參與了課程開發與設計,教學過程就成為了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四是課程評價。教師客觀、合理運用評價,使學生體育學習目標清晰,學有信心,有動力。在反思自我學習中,提高了學力。
學生既是課堂教學因素中最活躍因子之一,也是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因素之一。學生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影響體現在哪里?一體現在他是學習結果主體。體育課堂學習結果是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核心要素,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體育課程核心理念。評判體育課堂質量,學生是否在運動知識與技能上有掌握,體能上有增強,情感上有感受是必須考量指標。二體現在他是以學定教主體。因材施教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如果對學生身心各方面基本情況不充分了解,那么講因材施教就是空談,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就會落空。三體現在他是教師互動交流主體。教師與學生就某一運動技能學習展開對話、交流、溝通、互動詮釋著體育課堂教學。如果要使這一過程和諧起來,教與學產生共振,那么教師教學要盡可能地迎合學生,激活學生,這樣才能確保課堂教學高質量運行。
校長作為一校之長對體育課堂教學高度重視,經常聽課,督促主管部門經常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監控,質量分析,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就是時間問題。反之,如果校長對體育課教學質量漠不關心,并且灌輸給體育教師一些“只要不出事,上好上壞是小事”的思想觀點,那么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就會困難重重;班主任盡管不經常深入體育課堂,但其對體育課的態度與行為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與行為,影響體育教學質量。如班主任經常教育指導學生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經常了解每個學生體育課學習表現,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在家長會上,通報學生體育課學習和參加校內體育鍛煉情況。定期聽本班體育課,與體育教師和體育骨干交換意見等。如果班主任能這樣關注本班學生體育課的學習,那么學生在體育課上就會態度認真,積極參與,就能促進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家長關心孩子往往僅以物質滿足為標準,很少過問孩子體育課學習與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甚至有的家長叮囑孩子,“上體育課要眼神活著點,不要太累,過于激烈的活動不要參加,不想上,就給你開張假條”。大家試想,當孩子聽到家長這樣的教誨時,在體育課還能有什么樣的表現。難怪低年級小學生在體育課學習時,有時口不遮心說出,“這是家長不讓做的,那是家長不讓干的”,搞得體育教師哭笑不得。在孩子成長與學習過程中,家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endprint
本文所指體育教學環境包括場地器材、班級人數、班級氣氛、師生關系等。體育課堂教學硬件條件制約課堂教學質量。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體育課教學場地低洼不平,場地上布滿殘石碎片,體育器械缺這少那,不能滿足體育課教學需要,那么提高體育課質量就會捉襟見肘;再有像大班額教學,50多人的體育課教學,本來室外教學組織就難,再加上班級人數過多對教師分類指導提出了考驗,事實證明大班教學不利于教學質量提高;學習氛圍影響體育課教學質量。如果體育課學習學習氛圍是各個學生比學趕幫超,那么學生就會不用揚鞭自奮蹄。在這種班級氣氛下,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不是難事;體育課堂教學既是教師與學生進行運動知識與技能交流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來自于師生共建,彼此要相互尊重、關心、包容。一旦課堂形成了良好師生關系,會使教師教得開心,學生學得悅心,促進教與學效率提高,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學校生存于社會環境中,當社會中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傳入學校時,對學校發展,教學質量提高會產生積極影響。反之,就是消極影響。如抱怨、功利、虛假等。體育教師總是抱怨職稱評定不公平,評優不公平,實行績效考評后體育課沒人代上,學校其他體育工作無人主動去做,體育課教學出工不出力,節省體力干其他。尤其是體育課傷害事故,一些家長,對學校和體育教師的百般糾纏,搞得體育教師在體育課教學中,只能是縮手縮腳,什么內容簡單學什么,什么內容安全學什么,體育課學生活動蜻蜓點水,至于技能掌握,體能發展,運動負荷,只要平平安安,皆大歡喜即可。試想,體育課堂教學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體育教師內心藏有這樣的一些想法,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怎能不產生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是環境影響作用。當我們工作在一個始終充滿團結合作,互幫互助,人人奮進,各個工作努力的良好工作氛圍中時,懶惰之人會變得勤快,工作漫不經心的人會緊張勤奮起來。團隊精神是一種集體力量,工作要學會合作,學會尊重,學會理解與包容。特別是青年教師要學會在鑒別中成長,要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理性面對挑戰,加快專業發展,促進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
三、如何把握人與環境關系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1.強化責任做強自我,做提高體育課堂質量的主導者
一線體育教師,在提高體育課堂質量過程中,能夠做什么?我想強化責任意識,做強自我是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大家知道,教師是體育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同樣教師也是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主導者。換言之,要使教師在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中,主導作用發揮充分,那么面對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高度責任感,敢于擔當,并且在責任感推動下自覺學習、積極施教、主動反思,即做強自我,是要做足的功課。如從自覺學習的意識來講,體育教師意識不夠強,不是好學者。自覺學習要從讀書做起,要有計劃去讀,要根據自己能力,有選擇去讀。先讀專業書、工具書,再讀教育書及名著,最基本的讀書學習要讀教科書、教師用書和課標。同時也要向同伴學習、名師學習和專家學習。讀書貴在勤奮和堅持,功在專心和自醒。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愿教是首要因素。積極施教是教師愿教的行為表現,增加愿教的欲望,要尋找體育課教學快樂。學生運動知識與技能掌握,體能增強,運動情感抒發,教師自我價值實現,都能誘發教師教學欲望。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在失敗中不主動反思,那么失敗就不會成為成功之母。提高教師專業水平與能力,做強自我也是如此。因此,要在積極施教的同時,高度重視教學反思。而當教師擁有了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責任感時,就會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孜孜以求,貢獻智慧,就會逐步實現自我專業強大,促進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
2.協調關系溝通情感做提高體育課堂質量的策應者
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從自我做起是體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在做強自我同時協調好校長、班主任、家長與體育課堂教學之間關系,對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非常重要。現時期,張伯苓式的校長還不夠多,需要體育教師用對待體育教學工作的熱情去感染校長,用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運動的活動去打動校長,用有為才有位的精神去博得校長對學校體育、體育教學的支持和重視,進而獲得從精神到物質上的(人、財、物)滿足。對于體育教師來講,如果只管低頭默默教課,不注意和所教班級班主任和家長搞好關系,協調好工作,溝通情感,那么這樣的體育教師是不會干工作的教師。之所以有的學校將體育教師安排在年級組備課,目的就是為了便于溝通、協調工作。家訪不僅是班主任的權利,體育教師與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師組成家訪團隊,甚至自我主動家訪,是密切與班主任和家長關系的有效手段。體育教師要參與所教班級的班級管理工作,不要等有事了,出現問題時,方和班主任、家長溝通。如果體育教師每學期有選擇地對一些學生家訪一次(體育骨干、一般學生、問題學生),或通過短信、微信與家長經常交流學生課堂體育學習表現,體質健康發展狀況,并且能堅持住,那么不僅班主任對體育課堂教學態度有改觀,家長和學生對體育課堂學習的態度也會大有改觀。這樣在體育教師的策應下,一個來自不同角度關心與支持體育課堂教學的群就形成了,此時何愁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不能提高。
3.堅定信念弘揚正能量做提高體育課堂質量的維護者
鑒于前面界定的“環境”因素,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體育教師要堅定信念弘揚正能量。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消極只會使問題沉積,向著不利于發展的角度發展。在學校體育發展中,現時期是難得的大好發展時期。國家把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已經寫到黨中央文件里,對學校體育的重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難免也會遇到一些不健康環境下的言和事。如:“體育教師是弱勢群體,是高危職業,在課堂上不要和學生太較真,身體是自己的,差不多就完了”。再如:“聽說了嗎?又有一個學校體育教師出事了,課上學生出現傷害事故,告到上面,家長到學校不依不饒,校長都無法正常工作了”。類似這樣的言和事,體育教師不要被俘虜,而要正確看待。做到和國家保持高度一致,不傳播一切不利于體育教學健康的言論,不消極工作,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堅定信念,細化與優化自己工作,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好,把體育課上好,自覺做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維護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一旦確定了哪些因素是主要因素、關鍵因素還是突破因素,就要圍繞這些因素,積極研行,這樣才能加快實現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