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德
摘 要:體育高考與文化高考一樣,存在著專業成績的邊緣化現象。為實現邊緣生的轉化,圓體育考生的大學夢,本文基于問題成因,深刻剖析,以考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為突破口進行實踐探索,探尋出了有效的轉化策略,實現了邊緣生的轉化。
關鍵詞:高考體育;邊緣生;有效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7-0038-02
一、問題提出
江蘇省近幾年的高考體育加試為四項素質和專項,即100米、立定三級跳遠、擲實心球、800米,各25分,專項為50分,共150分。2013年以前的分數線男生為110分,女生為100分;2014年評分標準調整后,女生分數線提高了7分到10分,男生分數線變化不大。由于每年的體育高考都有一部分考生的文化成績優良,但體育成績卻位于控制線臨界點,處在邊緣徘徊的學生。而這類考生迫于求學原因,越是臨近高考,心理壓力越大,嚴重影響著文化學習與體育訓練。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調適學生的心理焦慮,使其增強自信,全力以赴的參與訓練,促進體育成績盡快增長,使邊緣生向優生轉化,實現邊緣生的體育高考成功,顯得尤為重要。
二、高考體育邊緣生的成因
1.身體素質較差是主要原因
從邊緣生測試的原始數據來看,女生四項素質成績在18~25分之間,男生四項素質成績在22~30分之間,身體素質較差。通過第一階段的訓練,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相距高考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再經過一個冬季的訓練后,這類考生的四項素質有了顯著的分化,有的單項素質進步較快,有的單項素質進步不明顯,有的還出現了肌肉或韌帶拉傷的現象,這時學生的壓力相對增加,影響了訓練效果。
2.心理素質較差是重要因素
考生主觀上自信心不足,平時訓練中動作僵硬,不協調、不舒展,比同學跑得慢、跳得近,易產生畏懼心理,于是不敢跑、不敢跳,長時間積累,運動量少,進步慢。有的在訓練時一旦受到老師的批評,就會產生低落、消極的情緒,導致訓練效果不理想。
三、轉化策略
(一)專業成績轉化策略
1.盯緊——取己之長,補己之短
體育高考生的基礎訓練很重要,只有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協調等素質全面發展,并達到一定高度時,單項成績才有增長的可能。在冬季夯實基礎訓練的條件下,對考生的弱項進行動作細節的強化,重點挖掘考生強項的潛能,來彌補弱項帶來的困擾。邊緣生的轉化不僅在四項素質中進行互補,而且可以用專項的優勢來彌補素質的不足。如:路某某的四項素質成績僅取得62分,在考前教師加強了對路某的體操專項訓練,專項素質縱叉、靠墻倒立、仰臥舉腿、俯臥撐都達到了滿分水平,技巧和雙杠動作舒展、熟練、規范、姿態優美而獲得了較高的分數,專項50分中取得了48分的好成績,總分超過了省控線。
2.補差——提高邊緣生的弱項成績
利用晨鍛、體育課時間對考生的弱項進行補償性訓練,尤其要重點關注邊緣生的弱項,使其弱項成績有所發展。如:王某某的實心球動作不協調,發力慢,成績在8.70米左右,利用晨鍛和體育課對其實心球投擲的蹬腿、送髖、頂肩、甩臂及發力動作進行反復糾正,克服了上體下壓和發力慢的短板,四周后成績提到了10米左右。另外,她的800米成績在3分15秒左右,相對而言耐力較差,利用晨鍛或體育課的時間進行400米、600米、800米跑的訓練,同時掌握好體力分配的技巧,一個月后提到了2分55秒,考生的信心倍增。
3.加大訓練強度——提高四項素質成績
進入春季的考前時期,要減少運動量,加大強度訓練,激發最大速度、力量、耐力的出現,對邊緣生而言尤為重要。如:100米弱的考生多用100米和200米的計時跑,增強100米速度;實心球差的考生,在強化投擲動作的同時,可以安排腰腹肌力量練習,有俯臥背起或負重起、仰臥負重起、投擲輕物或重物、臥推、寬拉杠鈴等。
4.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是減少考生焦慮情緒的有效手段之一??记坝嗅槍π缘啬M測試是培養考生測試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基礎訓練月里每月測試一次,在賽前3月份每兩周測一次;進入4月份每周測試一次,同時增加訓練強度,必要時要超過測試的強度;結合考試日期,有意安排模擬測驗,或與其他學校對抗賽,或異地測試訓練等,以適應新的環境與場地。因考試時間有可能在早上、中午、下午,也有可能是雨天,這就要根據時間、天氣特征等適時調整模擬,并經過短期調適使競技狀態的波峰在正式考試日出現,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應試能力。
(二)心理疏導轉化策略
1.多與學生談心、交流,使其懂得運動水平提升的規律
初參加體育訓練的學生會出現兩個高原現象。一是人體本身。訓練初期運動成績進步很快,當增長到一定水平的時候,成績進步緩慢,要有一段相持時期,需要增加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刺激人體肌能全面發展,到身體基礎夯實后,才會表現在運動能力的增長上。二是時令氣候。訓練到了冬季,因天氣寒冷,人體肌肉黏性增大,收縮速度慢,運動成績不能表現出來,也是人體肌能儲備時期。需要耐受寒冷、力量、耐力、速度等全面負荷的訓練,完成冬季量的積累,為春季成績的增長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要與學生多談心、交流,使其懂得運動成績的增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守循序漸進、適宜的運動負荷、區別對待等原則,同時還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遵循大運動量、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的“三從一大”的訓練法則,且要高效的完成每一次訓練任務,從而為理想成績的取得打下良好的基礎。
2.分析學生的增長點,使其增強學習、訓練的信心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的運動能力不可能是全面發展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強項,教師要做的就是充分發展學生的強項,力爭其弱項有所進步,最終實現四項素質成績在65分以上的目標。如:有的考生力量素質好,擲實心球能力強,就要求他向著滿分的目標發展;有的學生耐力差,要引導他不能放棄,刻苦訓練,爭取在耐力項目上多拿一些分;有的學生耐力好,力量差,這就要在耐力上多下功夫,向著23分或滿分(25分)的方向努力,同時也要兼顧補短,以增強其信心。
3.多用激勵性語言評價學生,使其鼓足干勁
體育邊緣生因自身力量、柔韌、協調等素質薄弱的原因,容易出現動作不規范、能力欠佳的現象,這時教師不要用消極、批評、刺耳的語言進行評價,也不要過多地強調技術動作的規范性,要多用好、很好,再高點、再快點、再伸直點就更好了等激勵性語言進行評價,考生聽了舒心、暖心,于是心情愉悅、信心十足、動力更強。如:劉某某的三級跳遠總是在6.10米附近,其動作特點是上體壓得過低,且擺動腿的小腿后屈,于是提醒她抬上體,小腿放松,向前放,有點改進時,教師又說“好、很好、抬高點”,考生受到了表揚,會更興奮、更努力,干勁足了,動作改了,成績理所當然就有進步,很快就跳到6.40米,高考時跳了6.67米。
總之,對于高考體育邊緣生的轉化,需要教師的細心、耐心、用心、關心,要切準學生的邊緣要害,一招不讓精準發力,最大化地實現優效轉化,從而實現圓體育考生大學夢的理想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