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凱雯,許翠萍,喬建紅,劉冉冉,薄純露,翟 靜
(1.山東中醫藥大學,濟南 250014;2.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護理部,濟南 250014 3.山東大學護理學院,濟南 250012)
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的效果分析
丁凱雯1,許翠萍2*,喬建紅2,劉冉冉1,薄純露3,翟 靜3
(1.山東中醫藥大學,濟南 250014;2.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護理部,濟南 250014 3.山東大學護理學院,濟南 250012)
目的 探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用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山東省千佛山醫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2例。試驗組采用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詳細記錄2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和治療效果。結果 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 05) ;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6.77% ,對照組91.94%,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試驗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都低于對照組(P<0. 05)。結論 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提高臨床療效,降低醫療成本,提高患者滿意度。
集束化護理;中醫護理;腰椎間盤突出癥
Keywords: clustered nursing;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lumbar disc disease
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發展,保守治療成為重癥疾病治療的主要方式,其中護理干預措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集束化護理是一組護理干預措施的組合,臨床證實,每一個元素都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共同實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2]。手術治療、微創介入治療和保守治療是臨床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常用方法[3]。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治療方式是保守治療,所以護理干預顯得更為重要[4-5]。本研究探討中醫護理干預聯合集束化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本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收治的12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均經實驗室、CT 等臨床檢查,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中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24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 62例。試驗組男32例,女30例;年齡22~76歲,平均(48.7± 10.2)歲;對照組男33例,女29 例;年齡 20~78歲,平均(47.5±11.4)歲。2組在性別、病因、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試驗前已獲受試者知情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建立靜脈通道,保持病房安靜、床鋪整潔,定時為患者翻身,詳細記錄患者24 h出入量,建立靜脈通道。
1.2.2 試驗組 在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基礎上采取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集束化護理[7]:1)成立小組。主要由護理人員和護士長組成,其中至少有兩名護師,具備3~5年臨床護理經驗,理論知識豐富,操作技能熟練。2)生命體征護理。護理人員要在遵醫囑的基礎上優化護理設計,實施合理的護理措施,保證水、電解質的平衡。3)社會支持。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經濟來源和社會支持系統,與患者的家屬和朋友做好溝通,積極為患者尋求經濟、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支持,鼓勵患者的親朋好友多與患者交流溝通,滿足患者愛與歸屬感的需要。4)心理控制源的干預。給予患者情感支持,經常與患者進行情感交流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同時實施放松療法,例如通過聽喜愛的音樂、散步等放松身心。中醫護理:1)中藥內服護理。給藥前要嚴格核對,制定科學嚴格的給藥方案,密切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2)針灸護理:常用穴位懸鐘、陽陵泉、風市、環跳、京骨、昆侖、承山、委中、懸樞、命門、腰陽關、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腰眼、腎俞、氣海俞、關元俞、秩邊、承扶、殷門等穴[8]。針灸時選擇4~5個穴位,2次/d,30 min/次。注意事項:針灸時避開瘢痕、潰瘍和感染的部位;有出血傾向和血液病的患者,拔針后多按壓一會針眼以防止出血;進行腹部穴位針灸時,要控制好進針的深度和角度,避免進針太深,不可直刺,防止損傷腹部重要器官;針灸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出現大汗不止、肌肉緊張等狀況,應立即停止。3)外敷護理。將活血化瘀膏調勻加熱至合適的溫度,在疼痛劇烈的部位外敷并固定,1次/d,6~8 h/次,密切觀察患者的用藥療效,注意腰部皮膚的變化,一旦發現皮膚紅疹、發癢或發紅情況應立即停止用藥,遵醫囑使用脫敏藥物。4)基礎護理。保持病房安靜舒適整潔,防止患者墜床,出汗較多者給予擦身換衣服等。5)出院指導。出院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誘發疾病的原因,出院后 4~6周應清淡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3 療效標準 顯效:患者痊愈或臨床癥狀、體征顯著好轉;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好轉;無效:患者的癥狀、體征無明顯好轉或患者死亡。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 19. 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 05為有統計學意義 。
2. 1 2組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1 。

表1 2組療效結果比較(n=62) 例(%)
2. 2 2組住院天數及醫療費用比較 見表 2。

表2 2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x±s ,n=62)
2. 3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3。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62) 例(%)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髓核突出刺激、壓迫神經根和馬尾神經所表現出的一種臨床綜合征,是腰腿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9]。本病發生的原因多是受風寒濕邪、腎虛等。目前西醫得到認可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腿痛產生的機制是:自身免疫學說、機械壓迫學說、化學性神經根炎學說[10-12]。
隨著醫療的不斷發展,椎間盤的治療技術發展趨勢為微創療法-介入療法-無創療法[13-15]。傳統的中醫保守治療方法具有無毒、安全、無創、無后遺癥的特點,在臨床中日益受到重視,常作為病人首診時的治療方法。目前集束化護理措施的效果已在臨床中得到證實,可以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16]。本研究發現,實施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患者。試驗組患者的住院費用和住院天數均低于對照組。此結果表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采用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降低醫療成本,提高護理滿意度,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的優勢:1)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措施,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患者能夠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工作,進而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的臨床價值得到體現。2)降低醫療成本。接受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措施的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均較少,能夠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的現實意義得到體現。3)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過程中,本研究的護理人員實施富有人文關懷的人性化護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醫護人員的溫暖和心理支持,有利于治療依從性的提高和護理滿意度的提升,集束化護理聯合中醫護理的社會意義得到體現。
[1]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446.
[2]Meyer Gabriele, Warnke Andrea, Bender R, et al. Effect on hip fractures of increased use of hip protectors in nursing homes: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2003, 326:7380.
[3]胡敏.集束化護理在胸部外傷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4, 20(7):824-826.
[4]張衛星,張蔚藍,杜紅蓮,等.臨床護理路徑聯合集束化護理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3, 19(13):1564-1566.
[5]王愛華,吳成如.臨床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的應用[J].頸腰痛雜志, 2011(5):390-391.
[6]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4:189.
[7]任哲,武艷瑾,樊新園,等.集束化護理干預在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中的應用[J].川北醫學院學報, 2016(4):615-617.
[8]胡艷芳,張維維,呂燕.骨科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J].中國病案, 2014(5):78-80.
[9]陳玲紅,陳曉,甘春紅.中醫傳統健身法八段錦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護理觀察[J]. 遼寧中醫雜志, 2014, 41(11):2459-2461.
[10]申馮偉,馮天有,王飛,等.腰椎間盤突出癥突出髓核對硬膜囊機械作用的臨床對照試驗[J].中國骨傷, 2007, 20(12):803-804.
[11]俞紅,沈燦,劉艷麗.中醫護理路徑加中藥導入熨療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效果評價[J]. 護士進修雜志, 2013(13): 1177-1178.
[12]姜榮榮,徐桂華,陳華,等.中醫護理技術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的應用[J].河南中醫,2013, 34(4):620-622.
[13]陳少華,傅秀珍,張廣清,等.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模式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 2015, 21(10):147-150.
[14]于麗杰.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護理[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4(3):432.
[15]蘆盛貞,盧懿,閔俊英,等.運用“隨癥采集”法實施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方案[J].護理研究, 2016(25):3178-3179.
[16]張娟.集束干預管理路徑在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 2015(20):10-12.
Effect analysis of clustered nursing combined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lumbar disc disease
DING Kaiwen1, XU Cuiping2*, QIAO Jianhong2, LIU Ranran1, BO Chunlu3, ZHAI Jing3
(1.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4, China; 2. Nursing Department, Qianfoshan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14, China; 3. Nursing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lustered nursing combined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lumbar disc disease. Methods Selected 124 patients of lumbar disc disease from Qianfoshan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62 cases in each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lustered nursing combined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and recor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77%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91.94%.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s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Conclusion Clustered nursing combined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lumbar disc disease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duce the medical cost and improve satisfaction.
R248.2
A
2095-6258(2017)04-0628-03
2016-11-30)
10.13463/j.cnki.cczyy.2017.04.038
國家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013-544號);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1HW065)。
丁凱雯(1991-),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
*通信作者:許翠萍,電話-13791126826,電子信箱- xucuiping775@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