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摘要:我國反壟斷實踐不斷取得突破,然而,國外偶有聲音質疑我國反壟斷、質疑我國投資環境。反壟斷的政策、實踐是動態變化的,借用SWOT綜合分析方法,對我國反壟斷現狀進行梳理,列出我國反壟斷對國內投資環境的優勢與劣勢以及國際大環境下的機會與威脅,進而提供多種可選擇策略完善和發展我國反壟斷。
關鍵詞:反壟斷;國內投資環境;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D922.2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23-0103-02
隨著學科間的相互聯系不斷加強,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SWOT分析是經濟學中常用的一種考慮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綜合分析方法。運用SWOT分析我國反壟斷對國內投資環境的影響,列出有重要影響的內部和外部因素,進而提供我國反壟斷可選擇的策略。
一、我國反壟斷的立法與實踐
反壟斷指政府通過立法的形式直接限制壟斷組織的建立及其對市場的控制行為。①換言之,政府反壟斷的途徑就是立法和執法相結合,目的是規制不正當競爭行為。
在經濟法的法律部門主干下,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應共同發揮的作用是“為國家對市場經進行適度干預和宏觀調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導致的弊端”。②我國反壟斷的法律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國際條約和協定等。這些法律構成我國反壟斷的多層次法律框架和執法根據,其中最重要的法律是被稱為“經濟憲法”的《反壟斷法》,與之配套的規章來自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工商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改委”)、商務部等。此外,在國際條約和協定方面,反壟斷的國際統一規范或公約并未達成,但限制壟斷、促進競爭的條款在眾多國際條約中已有體現,包括中國加入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等,反壟斷國際合作不斷加強。
立法和執法構成我國反壟斷的理念和實踐。在“有(反壟斷)法可依”的前提下,我國反壟斷的執法程序將更加完善。反壟斷調查可以是由單位和個人申請啟動或者是反壟斷執法機構依職權調查。反壟斷案的一般程序包括立案、調查取證、陳述申辯和聽證、處罰決定以及送達執行等。我國反壟斷立法既規范壟斷組織的壟斷行為,也規范國家反壟斷執法機構的管理行為。我國現有三家具體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分別是商務部、發改委、工商總局,在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的指導下斷三家執法機構權責分明、協調合作,共同推進建立充分競爭、公平競爭、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
雖然我國反壟斷實踐偶有來自國外的質疑、批判,但是反壟斷本身的理念鮮少遭到質疑,反壟斷是市場經濟中不可或缺的調節工具,公平競爭是促進市場機制高效運行的重要基礎。一國反壟斷對其國內經濟環境,尤其是投資環境的影響需要從多方面評析。
二、SWOT分析我國反壟斷對國內投資環境的影響
在本文語境中SWOT分別代表,S(strengths)是我國反壟斷現狀中存在的優勢,W(weakness)是指與優勢相對的劣勢,O(opportunity)是指可以利用的國際環境中的機會,T(threat)是指國際環境中存在的威脅。其中,優勢和機會對投資環境有積極的影響,劣勢和威脅則是消極的影響。
(一)優勢對國內投資環境的影響
我國反壟斷的優勢表現在反壟斷法體系的形成、反壟斷合作等方面。我國反壟斷的立法和實踐充分發揮“后發優勢”③基礎,建設我國反壟斷的法律體系。我國《反壟斷法》自2008年施行起,跨越“十二五”規劃期間,配套規章數量增多,反壟斷案件數量增多,為國內市場環境保障公平競爭。有專家指出,我國反壟斷執法隨著案件數量增加進入常態化、日常化階段。④
(二)劣勢對國內投資環境的影響
我國反壟斷的劣勢因素主要表現在妥協退讓、經驗不足等。我國反壟斷的立法和實踐起步較晚,因而需要不斷積累反壟斷經驗。例如,我國在對高通公司的反壟斷案調查以“妥協條款”結束,高通公司降低在我國的專利許可費,我國則承認高通公司的專利許可模式。這種承認是變相地對“非法”專利許可模式的默認,可能損害國內專利被許可人的部分權益。當然,反壟斷的負面影響并不都是負面結果,因此反壟斷劣勢因素需要辯證地看待。
此外,關于“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該概念的適用范圍針對貿易救濟中的反傾銷、反補貼問題。由于可能對“市場經濟地位”概念產生泛化認識,將反壟斷與市場經濟地位劃等號是錯誤的認識。
(三)機會對國內投資環境的影響
在外部國際環境方面,有諸如來自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IPP)、“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機遇與風險并存。
根據Clifford Chance 2015年全球反壟斷趨勢調查表明,我國反壟斷特征呈現的特點是“潛在風險和有限的反壟斷適用”。⑤此處的“風險”是指母公司因其子公司(subsidiaries)或投資組合成員公司(portfolio companies)在資本輸入國的行為引發的無過錯責任。該調查對各個國家反壟斷情況進行比較,反壟斷的低風險地區代表有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高風險地區以歐盟、南非和巴西為主,在低風險與高風險之間以中國、印度、土耳其為代表。低風險不是絕對的零風險,高風險也不是絕對的百分百風險。我國未來反壟斷的實踐目標應是常態反壟斷、風險透明化,達到低風險的反壟斷適用,增強全球投資者對我國國內投資環境的信心,以開放、良性競爭的國內投資環境發展經濟。
反壟斷的國際合作不斷加強,可以利用國際合作的機會積累反壟斷經驗。目前,我國與俄羅斯聯邦反壟斷署、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美國反托拉斯執法機構、英國公平交易辦公室等簽署反壟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四)威脅對國內投資環境的影響
反壟斷的威脅可能來自跨國公司、資本輸出國等,因為一國的反壟斷常常打破跨國公司、資本輸出國的既得利益。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國公司迅速發展。跨國公司按照“全球戰略”對外直接投資,通過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形成國際壟斷,常常成為一國反壟斷的目標。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吸引外資無疑是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內投資環境對外資的吸引力舉足輕重。然而,一國需要引進外資同時又可能對其反壟斷,兩者之間看似矛盾排斥,實則是國家經濟政策的重心變化。平衡跨國公司的壟斷和一國反壟斷之間的關系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的關鍵所在。
跨國公司給資本輸入國帶來了資本、技術和就業機會等,同時本身也獲得巨大收益。跨國公司遭受到資本輸入國的反壟斷調查和處罰后,或多或少會進行一系列的報復行為,例如撤資、裁員、阻礙技術轉移等行為。以撤資為例,撤資不是單一的,連鎖似的撤資對資本輸入國的投資環境影響非常嚴重。在跨國公司背后,往往還有其資本輸出國的外交保護,對資本輸入國施加外交和政治影響,或者直接進行對資本輸入國的企業進行對等報復等。
三、完善我國反壟斷的選擇策略
SWOT分析是現狀分析和策略選擇兩個階段的連接點。策略可以上升到戰略,成為下一步我國反壟斷的發展方向。SWOT分析結果提供我國反壟斷可選擇的策略最大化地保障國內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同時最小化地影響國內投資環境。
第一,增強優勢,推動反壟斷立法細化和執法強化。我國《反壟斷法》是反壟斷立法的重要成果和執法的法律根據。為了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反壟斷工作,細化反壟斷立法、強化反壟斷執法,建立對市場競爭的保障機制。在細化反壟斷立法方面,鑒于一些規定、指導意見、指南的效力較低,可以根據需要逐步提高其立法主體和法律效力。在立法過程中,充分立足國情和執法實踐,完善反壟斷法律體系,增強其針對性和操作性,為市場提供更明確的預期和指導。在反壟斷執法過程中,整合三家反壟斷執法機構的職能和職權,避免執法混亂的現象出現。立法和執法有法可循,才能維持國內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才能提供國內投資環境的法律保障。
第二,消除劣勢,借鑒各國反壟斷理念和經驗。由于劣勢因素的限制,消除劣勢的途徑可以借鑒各國反壟斷的理念和經驗,彌補經驗上的不足。我國《反壟斷法》的立法藍本是歐盟競爭法,受美國反托拉斯法影響。⑥例如,美國當前的反壟斷審判原則為促進技術創新和維護國家整體利益的原則,理念上是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變化的。⑦這種與時俱進的理念是值得學習的。
第三,抓住機會,增強反壟斷國際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過程中,國際間交流、合作加深,國際反壟斷具有很好的合作前景。我國與俄羅斯聯邦反壟斷署、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美國反托拉斯執法機構、英國公平交易辦公室等簽署反壟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將反壟斷合作納入雙邊投資協定(BIT)的談判和磋商中,有助于規避貿易風險和摩擦,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的交流和發展。
第四,避開威脅,提高自身經濟實力。壟斷一直存在利弊之爭,反壟斷的立法和實踐原則是允許壟斷之利而規制壟斷之弊。反壟斷的阻礙可能來自跨國公司、資本輸出國等,因為一國的反壟斷常常打破跨國公司、資本輸出國的既得利益。而TPP、TTIP的威脅主要是該規則致力于貿易自由化,意味著政府不能用反壟斷等手段干預市場。面對強大的外部威脅,既要設法避開威脅,更需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經濟實力。通過堅定不移地發展,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以對抗威脅、無懼威脅。
四、結語
不能否認壟斷經濟在市場經濟機制運行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反壟斷也是維持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工具。反壟斷立法和實踐所建立、保障的充分競爭,也是國內投資環境良好的表現。SWOT分析方法列出優勢與劣勢、機會與威脅,為我國反壟斷的發展與完善提供可選擇的策略,即增強優勢、消除劣勢、抓住機會和避開威脅。
[注釋]
①趙林如編.市場經濟學大辭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N].人民日報,2011-10-28(14).
③后發優勢指在國際反壟斷一百多年的歷史,我國反壟斷可吸收、借鑒立法成熟的歐盟和美國反壟斷的理念和實踐.
④我國反壟斷執法步入常態化日常化——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競爭法中心主任黃勇[N].經濟日報,2014-9-24.
⑤Clifford Chance.Our Insights into Global Antitrust Trends.http://globalmandatoolkit.cliffordchance.com/downloads/Our-Insights-into-Antitrust-Trends-2015.pdf.
⑥李劍.中國反壟斷法實施中的體系沖突與化解[J].中國法學,2014(6).
⑦龔維敬.壟斷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