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偉
摘要:黨在十八大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這無疑是在當時社會普遍中西醫輕中醫的背景下,給我國的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了一支強心劑,尤其對我國的中醫藥高等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又要求高等院校構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十八大四中全會之后,各高校積極學習四中全會精神,并積極構建與實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我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就在這樣的政策背景支持下,一方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各種矛盾與沖突。因此高校、特別是中醫藥院校在建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的過程中存在在大量的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依法治校;法治意識;法治監督機制;規章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23-0166-02
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要求高等院校構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各高校在著手構建與實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一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各種問題亟待解決。
一、推進依法治校過程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一)依法治校的意識較為淡薄
十八大四中全會的召開,提升了高校對于法治重要性的認識。但是許多高校對推進依法治校只停留在形式上。(1)高校管理層關注的重點多是規章制度是否完備、相應的機構是否成立,而對于是否可以執行和落實并未給予重視。處理各種糾紛和矛盾時,更加依賴行政手段,甚至是人情關系。(2)教師在對學生的管理與教學過程中,行為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侵犯學生的受教育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的事情時有發生。教師本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也很少有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權益的。(3)學生對于在校應享有的權益、承擔的義務概念模糊,對違規甚至是違法行為及其后果了解不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由于缺少法律意識、不了解維權途徑而使得其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護。
(二)大學章程及規章制度流于形式,可執行性差
隨著依法治校的推進,制定大學章程完善規章制度成為重要一環,而各高校,極少能夠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做調研而后形成完善有效的大學章程及規章制度。不少高校的章程及規章制度的出爐都存在著“復制”“粘貼”的痕跡。特別是制定者的“應付”心態,缺少切實維護師生權益的意識,使得多數規章制度因缺少救濟途徑而成為擺設,更有甚者甚至會成為侵害師生權益的“正當依據”。
(三)依法治校推進過程中,監督機制不健全
首先,很多高校在制定規章制度時缺少程序正當。一般情況下,高校的規章制度的制定是下放到各個職能部門和學院的,而制定過程往往是只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很少進行可行性論證。其次履行規章制度的程序不規范。很多高校在進行重大決策時,只是將決策的結果通過發文的方式告知學生及教職員工。而學生及教職員工在整個的決策過程中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很少有機會參與決策。最后高校的執法監督制度也不完善,即使有對規章制度的監督也多數只存在于制定環節。對于規章制度的執行,具體到對個案的處理上,高校的執法監督嚴重缺位。特別是由于規章制度的不完善,缺少救濟途徑的情況下,對于規章制度執行的監督就會有更大困難。
二、推進依法治校的具體對策
(一)強化依法治校理念,增強法律意識
(1)管理層強化依法治校理念,提高依法治校自覺性。首先,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視依法治校工作,切實推進依法治校落到實處。在響應國家要求時不能只流于形式。管理者應該首先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質,提高法治思維能力及依法辦事能力,轉變高校管理理念與模式,摒棄為了追求高效而過于依賴行政手段或者人情關系的陳舊觀念。(2)加強校內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師生法律意識。高校要加強校內法治教育及法治宣傳,將法治教育常態化,營造良好學法、普法的法治校園環境。首先,學校可以通過開始法律基礎課程、專題講座、社團活動等各種形式,組織師生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其次,培養師生法律思維能力,不斷提高法治水平和修養。使師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再次,加強學校規章制度的宣傳,使規章制度成為指導師生的工作、學習、生活的依據。(3)加強師生法律主體性宣傳,提高師生維權意識。
(二)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
(1)完善規章制度,使學校各項工作有法可依。完善規章制度首先要明確辦學宗旨、教職工主要任務,健全組織機構,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2)確保規章制度的程序合法、內容合法。在修訂過程中,各職能部門應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廣泛征求意見,修訂內容。以確保規章制度的民主性、科學性及權威性。(3)應依法對規章制度進行清理、摒棄不合理、不合法的規章制度,使高校規章制度與國家法律規范相一致。學校應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建立健全學校的決策、執行、監督等權力運行制度以及教學、科研、和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通過規章制度的建立,把法律和法規的原則性規定具體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執行性。
(三)加強法治監督力度,完善民主管理與監督機制
各高校更應重視法治監督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重視和落實我國法律法規賦予教職工代表大會、學生代表大會的民主參與與監督權力,完善高校內部決策、執行與監督制度。完善教職工和學生參與民主管理與監督的工作機制。各高校內部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構建設置合理、科學高效、程序嚴密的法治監督機制,并充分發揮監督的作用,從而使一切教育管理活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錯必糾。
依法治校是高校落實依法治國戰略的必然要求和具體體現,也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構建新型大學關系的重要保證。只有將依法治校落到實處,才能確保高等教育在新形勢、新要求下抓住難得的政策機遇以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郜正榮.開展“依法治校”工作的五個著力點[J].中國高等教育,2015(5).
[2]李景義,鄭云娟.高等學校依法治校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09(7).
[3]李劍華.關于高校依法治校問題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08(27).
[4]姜斯憲.變革中的大學章程[N].光明日報,20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