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輝
摘 要:隨著網絡通訊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的應用軟件開發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在計算機中,硬件和軟件共同構成了計算機整體,為計算機正常運行和使用提供了工具與設備的保障,其中軟件又分為系統軟件以及應用軟件,應用軟件的多樣化特點能夠滿足各種各樣的需求,為此本文針對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相關基本概念進行闡釋,并分析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最后分析了當前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技術。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軟件 開發技術 研究
計算機軟件由系統軟件以及應用軟件兩部分組成,系統軟件是支持計算機系統工作運行的基礎,而應用軟件是用以滿足某種需求、解決某方面問題的軟件工具,在當前的計算機軟件開發中,存在著多種問題,為此本文針對軟件工程的相關概念進行闡述和總結,并分析當前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存在的問題,最后對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技術進行總結。
一、軟件工程的概念
(一)軟件工程的概念提出
在上世紀50年代,計算機軟件的開發還是采用的大型系統來進行,但這種開發方式效率低下,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十分巨大,并且出錯率較高,使得軟件的開發進展難以適應對于計算機功能的多樣化需求,在期間軟件開發面臨著四個最嚴峻的問題:第一,軟件開發的過程變得越來越復雜;第二軟件開發的成本越來越高;第三,進行軟件開發和生產的周期越來越長;第四,軟件開發后需要進行的維護工作數量也隨之增多。這就是“軟件危機”。為了改變軟件生產和開發面臨的困局,首次提出了“軟件工程”的概念。
軟件工程是以處理建筑以及機械工程問題的方法作為基本思路,應對在軟件開發生產的過程中出現的多種問題,并以此對軟件開發和維護的流程步驟進行規范,[1]軟件工程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其中包含了系統工程、計算機、管理學、經濟學等內容,進行軟件工程的目的是以最低的軟件開發成本投入生產出高質量的軟件。
(二)軟件工程中的軟件開發流程
軟件工程中進行軟件開發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定義、開發以及維護。進行軟件開發,首先要分析軟件需求,根據當前的軟件開發技術水平和市場的需求量、同類產品等內容進行軟件開發的可行性分析,即對軟件進行定義;然后根據軟件任務書進行軟件開發,其中主要包括程序編寫、邏輯校正、軟件測試等內容;[2]最后就是在軟件已經投入使用之后,針對用戶對軟件的評價和反饋等了解產品的不足之處,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修正,促進軟件功能和使用性能不斷完善,更好地滿足軟件用戶的需要。
二、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現狀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當前的軟件開發狀況不容樂觀,當前我國仍然出在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初級階段,雖然軟件開發的水平較高,但由于版權意識的缺乏和缺乏監管,導致我國的盜版軟件市場的猖獗,這極大地影響了我國軟件市場的開發,而當前市場上普及率較高的應用軟件大多是從國外引進的,甚至那許多是英文的版本,對于用戶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二)當前我國計算機軟件開發存在的問題
1.人才素質有待提升
當前,雖然計算機專業是我國各高校普遍開設的專業,但對于軟件開發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方案尚不完整,為市場輸送的專業人才素質不高,大部分的畢業生在進入企業公司之后還要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和進修,在長時間的工作中掌握熟悉相應的知識和技術應用,才能滿足企業對崗位人才的素質需要,導致軟件開發的水平較低。
2.軟件開發的難度提高
當前計算機用戶的需求和計算機性能的更新提升速度都大大加快,這給應用軟件的更新和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計算機軟件開發使采用團隊合作的方式,其中將軟件的不同功能模塊進行相應的劃分,這加快了軟件開發的整體速度和質量,但各個模塊的開發人員之間缺乏溝通,使得軟件整體的運行效果不佳,甚至出現重大的漏洞與錯誤。
三、當前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技術分析
(一)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法是指將軟件的定義、開發、維護等復雜過程進行層次和等級的劃分,把整個軟件的開發過程分解為若干個相互關聯的不同的開發階段,從而降低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難度。采用生命周期法進行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應該對每一階段的開發過程和成果進行嚴格的控制和劃分,并制定相應的標準,保證每一個軟件開發的階段能夠發揮成效,并保證下一階段開發任務的順利進行,通常來說,變成工作人員習慣將應用軟件的生命周期劃分為六個階段,每個階段控制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對軟件開發的工作人員來說是一種較強的挑戰。
(二)原型設計法
采用較為傳統的生命周期法進行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需要在定義階段對軟件的相關資料和任務書要求等進行詳細的規劃和制定,使得軟件開發人員能夠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進而保證軟件開發的質量和效果,但生命周期法對于前期定義較為模糊的應用軟件來說并不適用,這時可以采用原型設計法進行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原型設計法一般包括五個開發階段:軟件開發的可行性研究,確定軟件的基本需求和系統,并構建原始的系統模型,再經過用戶和開發人員的評價和信息返回,進行系統的修改。原型設計法開發技術有三種形態即工作原型、紙上原型以及現有原型等三種形態,[3]都是在開發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認識、不斷完善。
(三)應用軟件的自動形式系統開發技術
第四代計算機技術包含軟件開發工具進行應用軟件開發是自動形式系統開發技術的主要特點。應用軟件自動形式系統進行技術開發,最大的優勢是在開發的過程中只需要說明應用軟件所需要達到的目標,軟件工具就能根據相應的要求和開發軟件的技術規范進行自動的設計和自動的編碼,甚至不需要實現的方法和途徑,就能順利實現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工作。
結語
當前我國的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面臨著人才素質較低、市場監管和打擊力度不強、盜版猖獗等現象,不利于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發展,進行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可以采取生命周期法、原型設計法以及應用軟件的自動形式系統開發技術等,提高計算機軟件開發的質量和效率,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月紅.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技術研究分析[J].電子制作,2015,(6):72-72.
[2]童世紅.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技術研究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9).
[3]竺偉茗.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技術研究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4): 3005-3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