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普通民眾和專家學者都逐漸開始重視和關注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其中政府購買是屬于社會組織和政府合作常用的一種方法,也是為民服務理念下公共服務制度創新的表現。本文就政府購買符合和社會組織內涵、二者的關系展開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推動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組織發展展開討論,以期促進政府部門在履行自我職責的基礎上,更好地為民服務。
關鍵詞:政府購買服務;社會組織;發展
中圖分類號:D630.1;C9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23-0278-02
作者簡介:李艷(1989-),女,漢族,廣東番禺人,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會組織。
改革開放距今已經將近40年,國民經濟也在其作用下呈現出快速、持續的發展態勢,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讓其需求結構和層次出現明顯的變化,這就要求政府要能夠提供多樣化、有效的公共服務[1]。
一、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組織內涵概述
(一)政府購買服務
政府購買服務指的是政府部門為了更好的貫徹服務公眾職責,政府財政可征收各種費用,并利用這種費用為人民群眾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供給方式中具有評估兌現、政府出資、契約管理的特點。而且就政府購買服務來說,是屬于其在公共服務領域轉變自我職能、改革市場的方式,并且政府原先在提供公共服務的時候,都是較為直接的,其中通過政府自身進行出資購買的就是所謂的購買服務,以此對社會組織進行引導,更好的發揮出服務民眾的職能。政府部門招投標、組織之間開展市場競爭的方式能夠促進社會公共服務質量和效果從根本上得到提升。政府進行服務購買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無形社會公共服務方面,相較于直接的產品購買來說,如貨物、工程等,無形社會公共服務具有非生產性、不可貿易、非實物、不可儲存等特點。
(二)社會組織
就社會組織的定義來說,在早期還相對較為寬泛,包括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但是,在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影響下,企業和政府開始從社會組織概念中逐漸分離,成為相對獨立的一種概念[2]。但是在狹義的社會組織中,則不包括政府和企業,指的是除此之外的其他組織形式,目前在學術界還沒有對社會組織作出明確的規定,這主要是由于研究角度存在的不同,導致對社會組織的定義也就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較為常見的主要包括公益團體、非盈利組織、非政府組織等幾種形式。在本文中則主要是對社會組織的內涵進行深入研究,其中的核心內容是政府的購買服務行為能夠被接受,但是其目的不能具有營利性特點,以此來為政府部門代替行駛社會服務的職能。首先,其獨立于政府部門之外,其次,有志愿者參與其中,并且不把營利當成目的。根據民政部門對社會組織性質進行的劃分,其組織分為科學和經濟研究、慈善以及社會事業等。
二、社會購買服務和社會組織的關系分析
(一)短期合作關系
1.平等契約關系
在一定程度上,社會組織能夠為政府部門提供購買服務,其中購買服務的主體就是政府,政府與社會組織兩者之間需要始終堅持“平等”原則,這是所有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和前提,當兩者之間達成合作協議之后,按照契約要求社會組織就能夠實現獨立運作,保證各項服務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滿足。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也需要根據契約中的需求,為社會組織提供相應的服務資金,并對社會組織的服務結果和過程提供評價和監督。所以,政府和社會組織之間形成平等的關系,并非是隸屬的上下級關系。
2.社會組織利用市場競爭獲得契約
從某一角度來看,政府購買體系作為一個服務市場平臺,必須保證其和理性和公平性,社會組織也需要利用這一平臺上為向政府提供相應的服務內容,滿足其要求。社會組織需要通過投標的方式來獲得相應的權利,這也是最符合市場競爭要求的手段之一,社會組織的專業性和效率都是政府選擇的監督其社會服務的重要參考標準[3]。
3.政府和公眾需要對社會組織進行評價和監督
社會組織在為政府提供相關服務的同時,還需要接受政府和公眾的監督和評價,政府和公眾也是實施監督的兩個重要主體,政府在評價的時候,需要保證評估程度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這樣才能夠保證評估結果的有效性,確保所有的政府資金都能夠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同時社會組織的服務過程和結果也需要受到社會公眾的評價和監督,同時還需要向政府及時的反饋有效評價信息,進而為政府促進購買服務的改進提供參考建議和依據。
(二)長期互動關系
1.政府購買促進社會組織不斷發展
政府利用購買服務,能夠有效的轉變其職能,這也是重要的轉變方式之一,購買服務的內涵就是將政府原先所開展的社會服務工作,將開展的主體轉換成社會組織,而政府則主要是實施監督和管理[4]。所以,不難發現,政府利用購買服務來為社會組織發展提供相應的資金、空間、政策引導。
首先,政府購買服務的順利實施要求政府轉變自我職責,將之前的市場和服務業務轉移給社會組織來完成,相應的市場資源也是直接由政府提供的,這樣一來,政府就能夠獲得指定的市場服務;同時社會組織自身也能夠積極地尋找發展空間和目標市場,在服務項目和服務理念中需要更好的體現出中國特色,另外還可以向政府提出相應的扶持要求。
其次,社會組織在發展的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購買服務提供方向指導的,在現階段中,政府的宏觀經濟發展狀況和社會管理需要規劃社會服務的重點群體和重點領域,并規劃購買服務的相關內容。社會組織的不同,如果想獲得政府所提出的購買服務契約,一般比較關注其宏觀政策導向,結合購買服務關注的領域和重點群體對自我方向進行調整和改進。社會組織發展策略的進一步完善和改進也需要發揮政府購買服務的積極促進作用,各社會組織都能夠在政府購買服務體系中相互競爭,這樣不僅僅能夠保證其公平性,同時只有當社會組織的效率能夠得到保證之后,政府契約才會為其提供支持,而工程效率比較低的社會組織就會直接被淘汰。endprint
2.社會組織的發展能夠進一步的完善政府購買服務體系
首先,隨著不斷發展的社會組織,政府購買服務體系中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完善,社會組織屬于公共志愿的組織,社會大眾既是工作人員,也是服務對象,這樣就能夠更加密切的聯系社會大眾和社會組織。因此社會組織在逐步的發展過程中,就能夠對社會公眾的特點和需求有更加全面、詳細的了解,進而政府購買服務中的內容就會進一步的得到完善和改進。
其次,隨著社會組織的逐步發展,政府的購買服務水平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社會組織通過開展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具有政府購買服務職能,政府購買服務水平的高低會受到社會組織專業水平的直接影響。所以隨著不斷成熟的社會組織,也就會逐步的提高政府的專業化水平,進而增強其購買服務能力水平[5]。當社會組織越來越成熟之后,所提供的社會服務就會具有更強的針對性,社會大眾的各方面需求都能夠得到更好的滿足;成熟的社會組織還能夠讓服務范圍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自愿成為志愿者,并在相應的服務活動中積極的參與,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的范圍,為更多的群眾提供服務。
最后,政府購買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會組織發展的影響。隨著社會組織的逐步發展,就能夠讓其內部管理和項目運作更加規范和專業,保證政府購買服務在項目實施、契約簽訂、信息溝通中效率得到提升。在社會組織逐漸發展的影響下,其專業化和多樣性更加顯著,這些社會組織比較熟悉怎樣申報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怎樣和政府簽訂相應的購買契約。當政府提出相應的服務項目時,社會組織就能夠很好的承接,并且雙方之間能夠在達成協議之后簽訂契約。同時社會組織的成熟有效,也就表示著群眾信息來源渠道更加科學、廣泛,政府能夠及時的掌握到社會大眾的各種信息需求,并且向社會公眾傳達政府政策方針。
三、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組織發展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市場體系
政府購買服務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相應的社會組織來承擔原先自身需要承擔的各項社會公共服務,并加強對市場競爭機制的利用,就能夠促進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需要相對完善的政府購買服務市場體系作為支撐。從買方分析,政府部門需要轉變自我職能,具有公共服務購買者和出資人的雙重身份,在引導和監督社會組織活動的時候可以充分的參考和借鑒市場機制,并非是政府直接提供相應的服務。從賣方市場來分析,需要培訓各種社會組織市場主體地位,增加各種組織數量,提升組織規模;從市場環境方面來分析的話,最關鍵的就是需要促進政府購買服務市場競爭環境的建立和完善,在公平、自由的環境中向社會大眾提供各項公共服務,社會組織績效也需要通過公平、客觀的方式來進行有效評估。
(二)提升社會組織運營水平以及競爭意識
當前,我國社會組織來源包括兩個不同方面,首先,政府部門分離的社會組織,其次就是民間自發的社會組織,這組織無論是競爭意識、運營水平都較為落后,不滿足政府提出的購買服務要求。所以,需要促進政府購買服務不斷發展,針對各種社會組織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內部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外部提升市場競爭意識。社會組織內部管理上可以吸收和借鑒各種現代管技術,對自我發展進行定位,提升人員管理、成本管理水平;其次,還要樹立相應的市場競爭優勢,培育自我競爭優勢,結合政府招標要求、社會服務需求調整自我策略。
四、結語
針對我國原先的政府行政公共服務管理體制來說,社會大眾的各項需求都很難得到很好的滿足,而且公共服務管理體制的服務效率和靈活性都比較低;另外就政府內部來說,參與公共服務的人員相對較少,這樣不僅僅后續的服務難以順利的開展,同時當前的各項工作也不能很好的完成。為了能夠盡快解決社會需求和政府服務之間的矛盾,早在十三屆全國人代會上,政府就開始提出職能轉變的理念,在公共服務領域中,通過職能轉換,其目標就是為了公共服務能夠更好的滿足社會化需求而提供保障,政府與社會組織相互之間通過分工合作,利用社會力量和市場來促進公共服務數量和質量的有效提升,并且社會組織在政府購買服務的引導下,也能夠更好的承擔和完成自身的職責。政府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也是利益的捍衛者,只有通過引導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組織二者協調發展,才能夠促進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管兵.競爭性與反向嵌入性:政府購買服務與社會組織發展[J].公共管理學報,2015,03:83-92+158.
[2]楊璐瑤,張向前.政府購買服務、社會資本合作(PPP)促進社會組織發展——基于居家養老分析[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79-87.
[3]張豪,張向前.日本政府購買服務、社會資本合作與社會組織發展[J].現代日本經濟,2017,01:15-26.
[4]王焰,張向前.政府購買服務、社會資本合作(PPP)促進社會組織發展——以社會救助為例[J].領導科學論壇,2016,17:67.
[5]李崇義.政府購買服務與社會組織發展——以浙江省社會組織服務與發展為例[J].社團管理研究,2011,01: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