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瑩
摘 要:幼兒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是目前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之一,已經(jīng)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個活動不但能夠為幼兒提供自由想象、創(chuàng)作的良好空間和氛圍,還可以為百花齊放的幼兒園課程再添姿添彩。首先對實現(xiàn)幼兒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差異化的優(yōu)點進行了闡述,然后對如何在活動中實現(xiàn)差異化提出了相應的看法。
關鍵詞:幼兒園;混齡活動;差異化
幼兒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是一種低結構活動,是幼兒在自愿的基礎下結成的,在部分年級與班級中,由興趣相近的幼兒組成。團體中存在制度與規(guī)則,幼兒可以在活動中共同感受與分享經(jīng)驗,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由于該團體是混齡組成的,不同年齡的幼兒可以互相幫助,在情感與社會交往上面發(fā)展得更為充分,不但如此,幼兒之間的互動更為多元。幼兒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的差異化指的是幼兒園在舉辦社團混齡自主活動中要搞出自己的特色。
一、實現(xiàn)幼兒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差異化的優(yōu)點
1.為幼兒提供混齡的交往環(huán)境
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一個關鍵的時期就是幼兒階段,幼兒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能夠給幼兒提供一個與不同年齡伙伴交往的環(huán)境。比起幼兒向成年人學習來說,幼兒向幼兒學習更為自然有效,這是因為模仿起來更容易,在學習過程中更放松。年齡大的幼兒可以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學會照顧并幫助年齡小的幼兒,付出了愛,同時會不斷地加深并鞏固自己的知識,表現(xiàn)得更為積極,希望能起到榜樣的作用。
2.加強獨生子女的情操培養(yǎng)
獨生子女受家中長輩的寵愛,往往任性、自私、獨立性差,幼兒園舉辦的混齡自主活動能夠為獨生子女創(chuàng)造出一種類似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機會,在混齡活動中,獨生子女能夠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學會獨立。
3.有效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
幼兒時期對幼兒的語言理解以及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在混齡自主活動中每個幼兒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他們彼此之間可以輕松愉悅地進行交流,感受合作的快樂。在活動中年齡較大擁有較多詞匯量并且口語表述能力較強的幼兒能夠影響到年齡較小的幼兒,他們可以相互促進,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4.有效促進幼兒思維發(fā)展
在混齡自主活動中年齡較小并且能力較低的幼兒可以通過觀察,對那些年齡較大并且能力較強的幼兒進行模仿學習,對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構建。正是由于年齡不同,幼兒之間的互動對他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極具意義。
二、如何在幼兒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中實現(xiàn)差異化
1.以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的組織原則為前提
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的組織原則如下:整體性原則、差異性原則與互動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指的是在幼兒社團混齡活動中,要選取具有整體性,并且涵蓋面廣的內容。通過組建校社團,圍繞不同的主題內容開展社團活動,幫助幼兒獲得豐富的認知經(jīng)驗與發(fā)展。
差異性原則指的是幼兒教師應該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提高對每個幼兒的關注度,讓每個幼兒都可以在適合自己的活動中得到發(fā)展。
互動性原則指的是在幼兒社團混齡活動中,為幼兒提供直接感知、實際操作以及親身體驗的互動式活動機會。
2.開放式的項目流程是關鍵
在幼兒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中,每個項目是沒有現(xiàn)成的活動設計的,也沒有范例,只有創(chuàng)作思路。開展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從社團的選擇設計、組團、招募團員、開展社團活動等需要經(jīng)過一系列的活動。以創(chuàng)意美工社團為例,基本流程如下:(1)社長點名(2)活動前通知團員和家長進行資料收集,將活動前的知識儲備準備好。除此以外,教師要為幼兒搭建一個介紹自己知識的平臺,讓每個幼兒都介紹一點自己了解到的知識,把交流的時間給幼兒,幼兒交流完畢后再做點評。(3)嘗試合作制作。(4)體驗玩的樂趣。
3.教師的有效介入
在幼兒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中教師有效介入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缺少介入,那么社團活動就有可能沒有辦法按照原計劃那樣順利進行,但是若過多地介入,幼兒的發(fā)展就會受到阻礙,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就不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因此,教師何時介入、如何介入是非常重要的。當個別幼兒出現(xiàn)操作問題時,教師可以采取簡介要求、語言提示、興趣轉移、關注發(fā)展等方式介入。當小組合作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可以采取參與操作、簡介要求、提供材料等方式介入。總之,教師要在適當?shù)臅r候用合適的方式去推動混齡自主活動的進行。
總之,在幼兒園教育中要對混齡互動格外重視。混齡幼兒之間的有效互動對于每個階段的幼兒都有著重要的價值,幫助克服幼兒消極情感體驗的同時,還改變了幼兒被動的學習方式,促進幼兒的語言和思維共同發(fā)展。與此同時,混齡自主活動對于幼兒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混齡教育可以提高教師的觀察與反思能力,還可以提高教師因材施教的能力。由于不同年齡幼兒的認知范圍、能力與經(jīng)驗都存在著差別,教師可以針對差異,舉辦多樣化的主題活動,促進幼兒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曉芬,劉晶波.論幼兒混齡教育的必要性[J].幼兒教育(教師版),2001.
[2]趙麗君,劉云艷.混齡教育的理論基礎及實踐價值[J].幼兒教育(教師版),2010.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