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
摘 要:全部的課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培養教師讀書習慣,作為教師專業成長與潤色人生的重要途徑與方法。練筆活動,培養教師的觀察反思習慣,鍛煉文筆,提升專業素養,促進教育思想的成熟。
關鍵詞:奠基教育;新理念;專業型;教育反思;讀書交流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知識多元化時代的到來,按照傳統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已經行不通,如何做好幼教工作是每一個幼教工作者要思考的問題,作為我市唯一一所省級示范幼兒園,我們承擔著一種引領和帶動的作用,因此,如何培育好奠基教育工作者是我們要思考和探索的。
一、要與時俱進,用新理念作好新時代的幼教工作者
在知識的獲得上,我們強調幼兒在感知體驗中發現學習。盡可能豐富他們一生中最初的人生體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全部的課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我園本著陶先生“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將教育活動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并對一日活動進行了重置,賦予每一個環節不同的教育功能,以承載我們的教育目標。如用餐、盥洗、如廁、午睡、穿脫衣服等生活內容也是我們課程的一部分;我們的課程還包括:區域活動、蒙臺梭利教育、集體教學、戶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
“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是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要求。因此,我園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創設符合幼兒發展的活動區,投放活動材料,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環境中,以操作擺弄的方式進行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我們構建的活動區有圖書區、科學區、美術區、建構區、種植區等。我們在園本課程中為孩子們設計了許多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為孩子們設定了四個主要目標:一是培養自信心,二是培養人際交往能力,三是建立行為規則,四是了解并喜愛民俗文化。大型文體藝術、革命傳統教育、大班畢業儀式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老師們巨大的創意空間,給予孩子們豐富的人生體驗,給予家長們參與教育的機會。
二、大膽探索,多形式培育專業型教師
1.讀書交流培育教師專業精神,深化教師對《指南》、對幼兒、對教育的理解
培養教師讀書習慣,作為教師專業成長與潤色人生的重要途徑與方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落實催生了教師讀書交流會。教師廣泛閱讀專業書籍,在閱讀中深化對《指南》、對教育理論的認識與理解。在工作中遇到拿不準、吃不透的地方,便從書中找到方向與依托。像《和優秀教師一起讀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使命與責任》《幼兒工作者的視野》《大師談兒童情感教育》《讓幼兒在探究中學科學》《我的教育思考》等優秀的作品,教師都可學習借鑒。與書籍為伴,如同大師在身邊,可以隨時請教。教師讀書交流活動是一所幼兒園的精神盛宴。
2.在練筆活動中提升,促進教師的專業思考與文字表達能力
我園把教師練筆活動,包括教師教育故事、教學反思的日常記錄整理工作、教育隨筆,作為教師專業思考與提升文字表達能力的途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練筆活動,培養教師的觀察反思習慣,鍛煉文筆,提升專業素養,促進教育思想的成熟。首先,教師練筆活動以教育隨筆的形式開展,現已完成并集結成冊;第二年,我們的練筆活動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開展;第三年,我們將以教育反思的形式開展此項活動。
3.在公開課評比活動中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青年教師是主力軍,抓好“名師、新秀”培養工作,是我們的重點。一是發動幼兒園業務能力強、有實際教學經驗的教師與新教師結對子,成師徒,定人幫教,使新教師教學業務上少走彎路,迅速適應與成長。二是開展多種形式的聽評課、觀摩課等活動,讓青年教師在“實戰”中快速成長。
4.園本教研和科研課題
我園的市級研究課題《蒙臺梭利教育園本應用的實踐研究》《陽光體育游戲創新實踐活動的探索與研究》順利結題。我園申報了《中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策略研究》這一黑龍江省“十二五”重點課題,我園的子課題名為《幼兒階段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對3~6歲幼兒的一日生活和學習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幼兒文化意識、思維觀念、價值認同、個性品格的發展,為幼兒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基。
參考文獻:
[1]管旅華.“嚴禁超前教育”的價值內涵:《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J].幼兒100(教師版),2013(6).
[2]劉輝.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生活[J].兒童與健康,2015(11).
[3]張瓊珊.學習《指南》三點感悟[J].早期教育,2013(10).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