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錦珠
摘 要:用餐作為兒童每天都要在幼兒園參與的重要過程,對孩子有思維啟迪和習慣培養的重要作用。但是當今幼兒用餐情況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現在的幼兒園大多使用幼兒被動進餐的模式,對兒童的身心發育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就現在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索,逐漸實現幼兒園開放式用餐模式,讓幼兒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下進餐,從而促進兒童的健康發育。
關鍵詞:幼兒園;開放式;進餐環境
幼兒用餐環境對幼兒的生長發育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為幼兒園的教師,我們應該就當今幼兒就餐中出現的情況進行積極的探討,商議出可以合理解決當今問題的實際方案,在幼兒園運用幼兒開放式進餐模式。對被動式進餐的弊端進行討論,比對開放式進餐的優點和綜合效益,從而實施合理的進餐模式。
一、幼兒用餐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兒童不能自主選擇用餐餐食
現在的幼兒園大多使用兒童被動型進餐方式,老師為兒童打菜,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每天中午的菜品。但是這樣的進餐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為每個兒童的飲食習慣不同,有的孩子喜歡吃肉,有的孩子喜歡吃菜,他們對午餐的要求也不一樣。但是被動的用餐模式限定了兒童的菜品和進食的種類。有的孩子碰到自己不喜歡的菜,但是害怕不吃完被老師責罰,選擇強制自己進食。還有些孩子在第一次乘菜之后并沒有吃飽,卻由于羞澀不敢向老師提出增加午餐的要求。幼兒的心理敏感脆弱,如果他們在進餐的環境中不能愉快地選擇自己能夠進食的品種和控制自己的飯量,對他們的心理成長和生理成長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2.進食環境較沉悶
大多數的幼兒園在兒童進餐時,都會要求他們安安靜靜地吃飯。由于幼兒在進餐時交談,容易發生氣管嗆食,這種要求可以保證幼兒進餐的安全。與此同時,這種嚴格的要求對于幼兒的生長和認知來說是不科學的,由于兒童天性外向,喜歡與同伴交談,再加上“吃東西”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情,他們喜歡在午餐的進餐時間與同伴和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抑制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對于他們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都有著不好的影響。
3.餐后午睡的弊端
大多數幼兒在進餐后立刻進行午睡,但實際上這種睡眠方法對他們的生長發育和腸胃健康都是不好的。如果能夠引導幼兒在餐后進行適當的活動,在20~30分鐘的輕度活動之后再進行午睡,不僅有利于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有利于兒童形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二、開放式用餐的優點和具體實施辦法
1.給予兒童自主選擇餐食的條件
在幼兒園實行開放式用餐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讓兒童自主選擇喜歡的餐食和食量。讓孩子們就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進行選擇,鼓勵孩子們餐后添飯。自主就餐的環境,有利于孩子們快樂地進食,能就自己的飲食習慣進行選擇。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園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飲食習慣和飲食偏向進行正確的引導,例如,對于那些過于喜歡吃肉的孩子來說,教師應該鼓勵他們多吃蔬菜、多吃水果,并且給予他們吃蔬菜水果的小獎勵,從而使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2.活躍用餐氛圍
現在的幼兒園應該活躍孩子們的進餐氛圍,但是活躍氛圍的前提是保證孩子們的進食安全。幼兒園可以在孩子進食的時候播放一些輕音樂,允許他們進行正常的交談。但是遇到一些幼兒在進食時大笑或說話語速較快的時候,教師要進行及時的勸阻和指導,從而防止學生嗆食事件的發生。
3.餐后組織兒童進行運動
幼兒園的教師在餐后應該組織孩子們進行適當的運動,幫助他們消化。例如帶著孩子們搬著小板凳去操場中曬曬太陽,組織兒童進行折紙游戲和猜數字游戲。餐后運動的幅度要盡量小,防止他們腸胃消化出現問題。在引導孩子們適當進行運動之后,再安排他們午睡,這樣的飯后活動可以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習慣。
幼兒教育的工作要注重細節,只有從當今幼兒教育工作的漏洞和出現的問題入手,進行細致的思考,提出更多有效幫助幼兒健康成長的教學活動方案,才能提高幼兒園的教學質量。開放式進餐方式的改革,便是對幼兒教學的細節進行改良的重要步驟,有助于提高幼兒園的辦學質量,幫助兒童更加健康地學習和成長。幼兒園的教師和管理人員應該對當今幼兒園教學活動進行仔細探討,豐富教學管理模式,從兒童科學的認知發育出發發展更多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細節,從而提高我國幼兒園的教學管理水平,幫助幼兒園的孩子更好地發育和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淑艷.從兒童認知發展規律探析幼兒園教學模式[J]. 昭通師范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11(8):25.
[2]秦貞麗.當今幼兒園競時調查情況以及相應的改良措施[J].幼兒科技學報,2011(8):25.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