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茜
作為傳統金融行業補充的互聯網金融源于西方卻興于中國,英國在監管方面有經驗或值得借鑒。
互聯網金融作為傳統金融行業的補充,起源于歐美發達國家。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移動終端廣泛普及以及民間金融創新潛力爆發,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成長。
日前在劍橋大學舉行的第二屆替代金融國際論壇上,海外業界對于中國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表達了積極的看法。英國在監管方面有些經驗或許值得中國借鑒。
源于西方興于中國
互聯網金融有多種多樣的商業模式,包括P2P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股權眾籌等。其中,P2P網絡借貸起源于英國,最初主要以滿足借款人信用卡透支還款和個人債務重組融資需求為目的,后來拓展到個人信用貸款(如購買汽車等交通工具、房屋改善等)、中小企業融資、專業貸款(如票據融資)等領域。
英國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在產品設置上注重細分,例如Zopa主要以服務個人消費貸款為主,Funding Circle以滿足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為定位,MarketInvoice專注于在線企業票據融資(類似于傳統的票據保理或票據貼現業務),Wellesley & Co則專注于住宅地產投資。
中國的網貸產品模式更加豐富多樣,有與電商平臺結合的消費分期貸款、基于社交關系的線上借貸、小額現金貸、供應鏈金融,還有基于各種細分場景的金融模式,比如房產抵押貸款、車輛抵押貸款、醫療、美容以及珠寶翡翠細分領域的線上貸款。
國際清算銀行金融穩定政策、貨幣和經濟部門負責人斯蒂金·克萊森在劍橋替代金融論壇上表示,在金融科技(Fintech)全球信貸市場上,中國的市場規模穩居第一。中國網絡借貸成交額已經遠超美國、英國等其他國家。
國內一家網貸公司高管翁曉奇表示,由于英國等發達國家信用體系健全,傳統金融機構可以參照信用體系進行發放貸款等金融業務,交易風險相對可控。另外社會富余資金的投資渠道較多,因此發達國家傳統金融體量較新興金融大得多,而國家對于新興金融的監管也非常嚴格,所以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和規模都較為有限。
中國的后發優勢
雖然中國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網貸平臺非法集資、自有資金池甚至卷款跑路,但總體而言,在互聯網金融創新初期,中國監管機構態度較為包容開放,給予了其一定成長空間。與會專家認為,新興國家要發展互聯網金融應多借鑒中國經驗,特別是在監管方面給互聯網金融創新較大的空間。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路易吉·辛格爾斯表示,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上,中英美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其中,中國的金融科技還在不斷擴大產業邊界,是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市場。他認為中國的司法機構比西方的執行力更強,更能夠追究到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責任,加大了企業的違法成本,從而有效的促進了行業的合規發展。
金融科技峰會組織朗迪聯合創始人人彼得·倫頓表示,中國互聯網金融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猛是因為政府監管比較寬松,監管鼓勵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從而取得了快速發展。在英國,金融監管體系已經十分先進,其監管模式是將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相結合,兩者相互補充,共同執行監管職能。兩者的成功模式不同,發展中國家最好效仿前者。
翁曉奇說,中國的后發優勢反映在移動互聯網和普惠金融兩個方面。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革命比西方國家更為徹底,如今在中國,微信、支付寶、移動電商、共享經濟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提升了社會運轉效率。金融科技是中國互聯網科技迅猛發展的一部分。而在金融領域,相比歐美發達國家,傳統金融在中國的覆蓋是有限的,人們的金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滿足,而這一需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后,被極大釋放出來。
英國的“沙盒”模式
盡管中國P2P發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作為P2P的發源地,英國的一些做法值得中國借鑒。
英國P2P行業自律性較強,成立于2011年的英國P2P金融協會,很好地起到了規范業內公司,促進行業良性競爭和保護消費者的作用。同時,作為金融監管機構的金融行為監管局(FCA)也對P2P行業進行了有效監管。
在英國,行業協會推行嚴格的自律條約。英國P2P金融協會是一個非官方、非營利性的行業協會,其初始成員為Zopa,RateSetter和Funding Circle三家P2P公司,目前約占英國P2P市場90%以上的份額。
P2P金融協會對其成員推行了多項嚴格的行業自律條約,包括:合法企業代表;最低運營資本金要求;儲戶資金賬戶與成員單位資金賬戶的分離;合適的信用與償債能力評估體系;合適的反洗錢與反欺詐體系;規范化的借貸平臺操作守則;市場營銷與客戶溝通的清晰性和公平性,杜絕誤導信息;安全可靠的IT網絡;公平的客戶投訴處理守則;在信貸平臺暫停運作時有序的管理條約等。
在最低運營資本金要求方面,協會要求成員企業需保持一定數額英鎊的自有現金流,并能覆蓋一定時期的企業運營成本;在儲戶與成員單位的資金賬戶分離方面,協會要求成員企業不得通過自身融資平臺融資。此外,協會還制定了嚴格、透明和公開的風險評估制度,并設立了標準較高的儲戶和借貸者資金保障制度。
在P2P企業準入方面,依據1974年消費者信用條例,行業新兵需向英國公平貿易局(OFT)申請消費者信用營業執照,OFT也對企業自身風險狀況進行評估。從2014年4月起,英國金融行業監管機構之一的FCA承接了OFT承擔的P2P行業監管職責,這意味著P2P正式進入金融監管圈中,該行業迎來更加規范化的監管。
翁曉奇告訴記者,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有一種模式叫“沙盒”監管(sandbox),即從事金融創新的機構在確保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按FCA特定簡化的審批程序,提交申請并取得有限授權后,允許金融科技創新機構在適用范圍內(即“沙盒”)測試,FCA會對測試過程進行監控,并對情況進行評估,以判定是否給予正式的監管授權,在“沙盒”之外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