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發揮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職能作用,切實做好廉政風險防控關口前移,進一步加強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提出了“檢企共建”這一舉措。本文主要介紹了檢察機關與企業聯合開展檢企共建的意義和途徑,并對如何有效開展好檢企共建工作提出了幾點意見。
關鍵詞 職務犯罪 檢企共建 意義 途徑
作者簡介:王秀娟,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237
一、“檢企共建”的定義
為了貫徹落實“綜合治理,打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工作方針,檢察機關充分運用職務犯罪預防的職能優勢,與企業之間加強聯系與溝通,在重大工程項目、資金使用、招投標以及內部工作運營等方面積極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和幫助,對違規、苗頭性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與措施,力爭實現企業零違紀、零發案。
“檢企共建”是檢察機關與企業開展相互合作,共同針對新形勢下職務犯罪出現的新特點和新動向開展調查研究,建立預防工作機制,是推進企業反腐倡廉建設的新途徑、新方法。
二、“檢企共建”施行的意義
(一)開創反腐新模式
檢企共建活動的有效開展,是檢察機關工作模式的創新和改變,使檢察機關從以往的事后預防、被動預防、特殊預防轉變為事前預防、主動預防、一般預防的工作模式。檢察機關將預防職務犯罪職能充分發揮,端口前移,通過檢企共建,及時介入企業管理,將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職能的專業化應用其中,為企業經濟發展和改革保駕護航,提供保障,開創了反腐倡廉建設的新模式。
檢察機關在推進“檢企共建”過程中,可以更好的發揮職務犯罪預防的職能優勢,針對企業中存在的一些可能引發職務犯罪隱患的苗頭性問題或者不符合規定、規章制度的行為,提出檢察建議、整改意見建議等,督促企業及時進行整改完善,有效預防職務犯罪的發生。同時,檢察機關也可以結合企業性質以及查辦的典型職務犯罪案件等有針對性地對企業進行法制宣傳講座、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等活動,對企業領導以及員工進行普法知識講座,提高他們的法律知識和意識,認識到職務犯罪給社會、個人及家庭造成的嚴重危害,從而有效避免職務犯罪的發生。
(二)有效凈化企業環境
檢察機關與企業之間開展“檢企共建”是推進企業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有效遏制和減少職務犯罪發生的有效手段。檢察機關通過共建活動, 廣泛宣傳法律知識, 對職工進行普法宣傳教育, 增強企業員工知法、懂法、守法意識,從而做到遵紀守法、廉潔自律,避免和減少企業職務犯罪案件的發生,增強企業員工實現依法治企的目的。企業以“檢企共建”為平臺,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加強與檢察機關的聯系與交流,了解當前相關法律規定,自查企業存在問題,進而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尤其是重點領域如工程建設、招投標等領域,關鍵業務部門和工作崗位等,如企業財務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等,檢察機關通過對企業這些關鍵環節、部門、人員工作運轉情況和模式進行深入了解,對存在管理漏洞和弊端的企業,及時進行廉潔風險防控工作,不斷筑牢企業員工預防職務犯罪的思想防線、道德防線、制度防線,使企業員工不能犯罪、不敢犯罪、不想犯罪,從而從源頭上遏制企業職務犯罪的發生,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為企業經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檢企共建”開展的途徑
檢企共建作為檢察機關與企業相互合作,共同推進反腐工作創新化、深入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意義。而如何開展好檢企共建這項工作,則是邁出反腐新模式的關鍵一步。
(一)抓思想道德建設, 提高人的素質是檢企共建主要內容之一
思想道德建設決定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 也是檢企共建的核心。抓住了這一點就抓住了檢企共建的要害。思想道德建設主要是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和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意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一方面,企業領導、老板、相關負責人才能從根本上意識到為員工服務,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謀取福利的職責所在,而不應該為眼前利益、一時貪欲走上職務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檢企共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使企業員工、工人等了解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從而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財產利益,針對企業中一些違法違規事項及時舉報、及時揭發,杜絕職務犯罪的發生。
(二)開展廉政教育活動,倡導廉潔文化,打造平安企業
“檢企共建”中,檢察機關要發揮主動性以及職能優勢,進行廉政教育活動,如開展職務犯罪預防講座、參觀警示教育基地、觀看職務犯罪案件當事人懺悔紀錄片,了解身邊職務犯罪當事人慘痛教訓等,也可以關注職務犯罪預防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法律小常識以及比較常見、普遍的職務犯罪罪名及相關規定等,為企業領導及員工敲響警鐘,使他們意識到職務犯罪就在身邊,如果思想稍有放縱和懈怠,產生貪腐欲望,一旦打開以權謀私這個罪惡的潘多拉魔盒,便會一發不可收拾,滑向職務犯罪的深淵。因此,我們要從源頭治理和防范腐敗的發生,立足于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政教育活動,倡導廉潔文化,人人以廉為榮,以貪為恥,提高企業員工反腐倡廉的思想意識,營造反腐倡廉的環境氛圍,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筑牢預防腐敗的思想防線,真正起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三)突出重點,注重工程建設領域的“檢企共建”工作
工程建設領域是職務犯罪高發頻發行業,而且,工程建設都是一些關系民生、關系國家舉措的重大工程,巨大的利益性往往容易引發權錢交易、商業賄賂等腐敗現象,這不僅給國家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還嚴重損害了社會民心工程,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對此,檢察機關應突出重點,與企業共同努力,加強企業內部環境的凈化和違紀違法現象的及時消除。對一些大型的工程建設項目,檢察機關應及時與企業聯系,親臨施工現場,了解工程運作流程,進展情況,適時介入,進行工程監督,并對工程中多發情況以及商業賄賂情況進行預防警示告誡,對施工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及時提出糾該措施,并提供相關的法律咨詢,解答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法律問題和有關責任問題,并監督企業資金使用情況和財務使用支取流程手續等事項,確保工程優質、干部優秀、資金安全。
(四)準確把握職能定位,切實發揮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作用
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要有所作為,準確定位是前提。只有定位準,才能方向明、思路清、效果好。總的思路應該是立足檢察職能搞預防,既要勇于創新、大膽探索,又要規范職權,嚴守紀律。檢察機關要改變過去那種為預防而預防的局面,要積極主動地深入企業內部,通過“檢企共建”工作了解企業的規章制度、運作模式、人員結構情況等,對存在苗頭性、問題性企業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并同步監控整改落實情況,更多的變事后預防為事前預防。對企業中存在違法犯罪問題,及時與職務犯罪偵查部門取得聯系,將案件線索進行移送轉交,防止國家利益和財產遭受更嚴重的損失等。
(五)優化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確保招投標環節公平公正
為有效遏制和預防工程項目、政府采購、招投標環節等的職務犯罪,促進市場監管和行業管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依托信息網絡技術對行賄犯罪信息進行分類錄入、存儲和管理,從而實施行賄檔案查詢制度。針對招投標環節商業賄賂多發的情況,建立了投標前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提升行業準入條件,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但是在現實中,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對企業的約束形同虛設,對查出有行賄記錄的單位和個人沒有法律制裁權,無法限制其參與競標的資格,企業行賄犯罪得到的收益往往高于行賄成本,這種“低成本高收益”行為使很多企業鋌而走險,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檢察機關應不斷完善優化這一制度,跟進后續處罰措施,限制問題企業“帶病競標”,取消其招投標資格,對行賄記錄結果進行相應公示等,給企業帶來一定的震懾力,使其意識到職務犯罪給企業及個人造成的重大影響和損失,從而促使他們在開展經濟活動過程中依法依規用權,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單位財務制度等辦事,防止違規用權、濫用權力等。
四、結語
“檢企共建”舉措的施行,是檢察機關創新職務犯罪預防模式,實現預防工作被動化向主動化轉變的過程,是事后預防,制發檢察建議等向事前監控、事前預防模式轉化的結果。“檢企共建”更是響應黨中央構建新形勢下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大舉措,積極承擔起檢察機關在反腐倡廉建設工作中的職能。總之,推進“檢企共建”舉措的實施,對有效凈化企業環境,提高企業領導和員工廉潔自律、知法守法,防微杜漸的思想道德意識,實現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長效機制,更好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反腐倡廉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有長遠而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