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別講述了聯合商標、防御性商標與商標使用義務的存在合理性及其作用,以及司法實踐中兩者存在的矛盾沖突,結合域外的判例和中國的現狀分析,本文認為應認可防御性商標和聯合商標的作用,將其作為商標使用義務的例外情形,但應對防御商標和聯合商標的申請作出規制,謹防濫用商標使用權的情形。
關鍵詞 防御性商標 聯合商標 商標使用義務
作者簡介:鐘芷馨,山東大學法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日語。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279
2013年新的《商標法》出臺,其中,第49條第2款對商標的使用義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注冊商標成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稱或者沒有正當理由連續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
近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的日漸激烈,“商標”作為承載著商主體所積累的商譽的重要資本,也成為當下亟待保護的對象。雖然現行《商標法》、《馳名商標規定》等法律法規中已經存在諸多關于仿冒商標的法律責任的規定,但是在司法實踐中,“王老吉訴加多寶、費列羅訴金絲猴”等商標侵權案件仍然屢見不鮮。正因為此,擁有馳名商標的商主體,往往會預先采取一項自我保護的措施,即通過注冊多個音、形、意相似的聯合商標的形式,來防止他人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注冊相同或類似的商標,自己的正商標被其它商主體仿冒或影射,為馳名商標和防御商標的所有權人的后續維權提供前期的保障機制,從而對自己的商標進行一種更加嚴密且精準的保護。
遺憾的是,在我國《商標法》中對聯合商標和防御商標的注冊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并且,不以使用為目的而注冊的聯合商標,往往長時間處于未被使用的狀態,這是否會導致出現聯合商標和防御商標因連續三年不使用而被撤銷的情況?商標局能否依職權撤銷?他人能否申請撤銷?當商標權的使用義務與馳名商標的保護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如何平衡兩者的利益呢?
一、聯合商標和防御性商標存在的原因
(一)事前預防優于事后改正
根據我國《商標法》規定,在馳名商標的保護方面,同類商品和服務不受限制,因此,對于這類商標,再用其注冊聯合商標或者是防御商標,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馳名商標即使不設立聯合商標,權利人同樣可以對他人的侵權行為實施保護。
《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為人們所熟知的商標,其持有人在權利受到侵害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商標法》的規定請求馳名商標的保護。如果相同的商品或者是相似的商標申請以及注冊的商標是通過不正規手段模仿、復制他人未在我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造成商標混淆的,禁止該類商標的使用。不同的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若是模仿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的,這種行為對公眾會造成嚴重的誤導,也會損害真正的馳名商標注冊人之利益,因此,不予注冊使用。
根據法律規定,商標的注冊應按照述標準,不與在先存在的商標相近似,但商標管理局的審查工作不可能滴水不漏,并且“近似”這一標準也較為主觀,與其在他人注冊與自己相似商標后進行起訴,不如事先自行注冊防御性商標或聯合商標從而達到先行預防的效果。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商標權。
(二)法官具有自由裁量權
商標侵權行為是未經商標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在與該商標相同商品甚至是類似的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近的標記,這種行為會構成商標侵權。因此,侵權成立的基本條件就是認定商標“近似”,認定工作的考慮需要綜合多方面內容,包括外形、含義以及讀音等,認定工作的難度較高,工作量也相對較大,外加認定工作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導致侵權行為不會得到應有的懲罰。商標權人只有通過注冊聯合商標來明確近似商標所在范圍,才能夠更好的為法官的判斷提供客觀標準和憑據。
二、商標使用義務存在的合理性
(一)社會資源的浪費
商標的意義在于對其存在價值的有效發揮,只有在商業活動中更好地使用商標,才能夠使其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不僅可以讓商標的品質保證功能得到良好的發揮,同時還能夠發揮商標在產品宣傳中的廣告作用。
注冊商標一般不使用撤銷制度,這一立法的最終目的在于促使商標的使用,減少注冊簿當中閑置的商標,為他人進行商標的注冊提供方便。撤銷制度的著眼點在于充分發揮商標在經濟生活當中的有效作用。被注冊的商標不進行使用的,是對商標資源的浪費,車撤銷制度可以讓經營者取得被撤銷商標的注冊權,盤活閑置的商標資源,從而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除此之外,注冊商標撤銷制度的目的還在于避免實際已經“死亡”的商標阻礙他人的注冊和使用,達到對商標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更好的促進產業的發展。
(二)避免壟斷
注冊商標不使用撤銷制度的目的在于讓商標注冊者認識到不使用已經注冊商標的后果,給注冊人以警示,讓他們意識到盲目注冊商標是不正確的行為。如果注冊人因為注冊大量商標而不用,商標被撤銷的,注冊人之前的投資也會化為烏有。
注冊商標本身是一種稀缺的資源,但是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注冊商標對經營者的意義非常重要。國家的注冊制度能夠授予注冊人對商標的獨占權,可以保護商標注冊人通過注冊商標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避免其權利受到侵害。如果大量已經“死亡”的商標混合在商標注冊薄當中,就會給真正需要商標的經營人員帶來困難,注冊商標中的撤銷制度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撤銷長期不使用的商標,使競爭者能夠取得商標的使用權利,有利于避免一個商標所有人壟斷市場的現象產生。
三、我國聯合商標和防御性商標與商標使用義務的沖突
(一)法律上的解讀
聯合商標的定義是,同一個民事權利主體,在同一商品亦或是類似的商品上所注冊的多個相近似的商標。這一系列商標當中,主要注冊和首先使用的是正商標,其他是聯合商標。
我國《商標法》雖然沒有聯合商標和防御商標的明確規定,但在實踐中對商標權人的這種做法也沒有明確的反對。商標注冊實踐中允許注冊聯合商標,其目的在于防止他人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注冊相同或類似的商標,為馳名商標的所有權人的后續維權提供前期的保障機制。
當前的問題是很多企業申請了大量的聯合商標和防御商標后并未投入使用,從而造成《商標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如果申請聯合商標或防御商標的是馳名商標,那么就產生了馳名商標的保護和“商標三年不使用即撤銷”的矛盾,針對此種情形,商標局是否應該依職權主動撤銷呢?他人能否申請撤銷呢?
按照現行《商標法》、《商標法實行條例》的規定,商標局是應當撤銷的。
首先,《商標法》第48條規定,該法律中所稱的商標使用,主要是將商標用于商品包裝以及商品交易的文書上,還有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或者是一些商業活動當中,實際上商標使用就是識別商標來源的一種行為。而聯合商標或防御商標作為正商標的保護,確實沒有不符合商標“使用”范疇中的任何一項。注冊防御商標或聯合商標來保護正商標,并能成其為不使用商標的正當理由。因而,若聯合商標或防御性商標超過三年不被使用,按法律規定被撤銷是無可非議的。
其次,由《商標法實行條例》第66條第一款可知,按照《商標法》第四十九條規范注冊的商標,沒有特殊理由,使用年限不滿三年的,任何私主體都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該長期未被使用的注冊商標,并且,向商標局提交申請時必須說明認為應當撤銷的原因。商標局收到申請并受理后,應當通知該商標注冊人。商標申請人應該自收到通知后的兩個月內提交撤銷商標申請的資料和證據,還需要說明沒有使用商標的正當理由,如果兩個月內注冊人員沒有提供相關資源的,或者是沒有說明正當理由的,商標局就可以撤銷該注冊商標。因而,若聯合商標或防御性商標超過三年沒有被使用的,按法律規定被撤銷是無可厚非的。
(二)我國司法實踐中對于沖突的處理方式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對于聯合商標和防御性商標與商標使用義務之沖突的解決實則是混亂不一的。如果沒有他人的申請撤銷,有關部門都會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如果有人申請撤銷,一部分情況下,將聯合商標和防御性商標視為和正商標一同使用,而不撤銷,也有一部分情況是直接將商標撤銷的。
四、域外對此類沖突的解決方式以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一)德國變形商標的判例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類似的案例在域外也曾發生過,德國的Rintisch v. Eder案就是一個典型,這個案件中,歐洲法院將沒有改變商標顯著性的聯合商標,視為與正商標一同使用。歐洲法院認為,理事會協調成員國商標立法第一號指令的第10(2)(a)條應被解讀為注冊商標的所有人通過使用注冊商標的變形商標(不改變注冊商標的顯著性)這樣就能達到使用注冊商標的要求,就算被使用的變形商標本身也被注冊。此外,歐洲法院認為第10(2)(a)同樣適用于防御性商標。
(二)日本關于防御商標的法律規定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日本《商標法》對于防御商標設置了專章的規定,第七章防御商標中,嚴格規定了申請防御商標的標準、續展的條件以及申請與續展的費用,由第六十四、六十五條可知,商標權人要注冊防御性商標有著嚴格的條件,首先,注冊的商標應滿足,作為其業務所屬指定商品的標識廣為公眾所知曉,其次,是他人將該注冊商標在指定商品或者與其類似的商品以外的其它商品上使用而產生混淆之虞的,才可以注冊防御商標。防御商標的續展同樣需要滿足上述要件。
這樣一來,嚴控防御商標的標準,便不至于造成商標資源浪費、商標審查工作冗雜等不利后果,因而,也就不會與“商標使用義務”的立法目的相背離了。
五、對解決聯合商標和防御性商標與商標使用義務之沖突的對策之思考
如上所述,歐洲通過判例的方式確定了變形商標可因正商標的使用而被視為使用,因而商標使用與聯合商標和防御性商標的矛盾得以解決。而就我國現狀,對于這類矛盾沖突的解決方式也亟待統一規范。
我認為,歐洲法院這樣的解釋方式,不失為一種辦法,我國也可以通過司法解釋亦或是指導性案例等形式,對防御性商標或聯合商標的使用作出特別的界定方式,例如規定正商標的使用即可視為防御性商標或聯合商標被使用。
同樣,將來還可以在《商標法實施條例》的第67條的例外中增設一條例外情形,將防御商標或聯合商標作為不使用的正當理由之一,這樣也可以達到統一規范司法實踐,有利于推動公平的審判。
六、結語
從理論方面來看,防御性商標制度和聯合商標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維護商標權人的基本權利,但是仍然存在權利人對權利的濫用行為。因此,在保護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必須規范和限制聯合商標權利人的權利,這樣一來,才能讓其他商業主體和社會公眾的利益得到很好地維護。
參考文獻:
[1]何紅鋒、陳躍東.論聯合商標保護制度.南開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1).
[2]田曉玲.注冊商標三年不使用撤銷制度研究.學術論壇.2010(3).
[3]孔祥俊.商標與不正當競爭法原理與判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4]龔雯怡.聯合商標與商標使用的沖突——評Rintisch v. Eder案.中華商標.2013(3).
[5]王貴農、張霖華.論聯合商標的作用與規范機制的構建.政法論叢.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