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城
摘 要:檔案管理工作中,對于檔案是否保存應進行分析和鑒別,這個過程就是檔案的鑒定工作,對于檔案的鑒定工作既要鑒定檔案的真偽,同時也要鑒定檔案是否具有保存價值。在檔案鑒定工作實踐中,檔案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應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鑒定,并且掌握檔案鑒定的幾種常見的方法。本文對于檔案鑒定的基本原則進行分析,并討論幾種檔案常見的鑒定方法。
關鍵詞:檔案鑒定;鑒定原則;鑒定方法
1 檔案鑒定的基本原則
檔案管理工作中,對于檔案是否保存應進行分析和鑒別,這個過程就是檔案的鑒定工作,對于檔案的鑒定工作既要鑒定檔案的真偽,同時也要鑒定檔案是否具有保存價值。在檔案鑒定工作實踐中,檔案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應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鑒定,一是整體性原則,對于檔案的鑒定而言,應從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開展鑒定工作,從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是貫穿于檔案管理工作始終的指導思想,是判斷檔案內容是否進行保存的重要依據和標準。檔案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歷史沿革的寶貴文獻材料,通過鑒定后保存的檔案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也關系到各個方面的利益。因此,在檔案的鑒定工作中,應從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而不是僅僅從個人、部門、單位的角度進行鑒別,這樣就違背了檔案保管的基本原則。二是全面性原則,對于檔案的鑒定應用全面的觀點分析檔案的價值,首先要全面的分析檔案的特性,包括檔案的來源、內容、形成時間、文本、載體形式等方面的特性,鑒別檔案的價值,其次是要從不同的維度進行鑒別檔案的價值,不但放在歷史時間的角度去判斷檔案的價值,同時也要與其他檔案結合起來進行鑒別,分析單獨的檔案的價值以及與其他檔案結合起來的價值,第三,要鑒別檔案價值的社會需求,對于檔案的內容,應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進行判斷,充分分析社會各類需求者對于檔案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的需求,確定檔案的價值。三是歷史性原則,檔案是人類社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積累的產物,因此在檔案鑒別的過程中不能忽略歷史性這一屬性,也應尊重歷史性這一原則,對于檔案的內容、形式等應結合歷史當時環境、條件去進行鑒別,用歷史的眼光進行分析和判斷,達到確定其在歷史發展中的價值,而不能僅從現在和將來社會需求的角度去判斷,這樣容易忽略甚至錯誤的鑒別具有歷史屬性的檔案的價值。四是發展觀原則,對于檔案的鑒定應從發展觀的角度進行鑒別,這樣能夠為使用者、研究者提供足夠的學習、研究、分析和借鑒資料,在檔案的鑒別工作過程中,不但要從全面的角度、歷史的角度進行鑒別,更為重要的是從發展的角度進行鑒別。
2 檔案鑒定的方法
對于檔案價值鑒定的方法而言,主要是通過定性分析與綜合分析的方法以及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的方法進行分析。此外,還有直接鑒定法在實踐工作中也較為常用。
定性分析與綜合分析的方法是檔案價值鑒定主要的方法。通過被鑒定的檔案的歸屬、屬性的分析能夠確定是否屬于檔案收集與鑒別的范圍內,在通過綜合比較、研究、分析、鑒定確定檔案的價值,在實踐工作中定性分析與綜合分析的方法是檔案價值鑒定主要的方法。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的方法是檔案價值鑒定方法的發展趨勢。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的方法在科研工作、經濟研究工作中被廣泛采納和使用,隨著檔案管理工作以及學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與實際檔案管理人員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的方法運用到檔案價值鑒定當中,通過定性分析能夠準確把握檔案的收集和鑒別的范圍,通過定量分析能夠全面、系統的對檔案的價值進行保護與開發利用。
直接鑒定法在實踐工作中也最為常用。在實踐工作中,通過檔案管理人員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直接、具體的審查檔案,確定檔案的價值的方法即為直接鑒定法。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高效的完成檔案價值鑒定工作,但是也存在一定問題,受檔案管理人員及檔案價值鑒定人員的學術水平、工作能力及知識結構等方面的限制,可能會造成檔案價值鑒定的缺失與不完整。
3 結束語
檔案的價值就是檔案收集和鑒別過程中對于檔案的實用性進行的甄別,對于檔案的價值鑒定應按照全面性、歷史性、持續性、效益型、客觀性、真實性的原則進行判斷,同時運用科學的現代化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協同工作的方法進行鑒別,通過科學、規范、有效的鑒定檔案的價值,將會為經濟和社會更好的發展,提供有益的信息支持。同時,也為個人發展與進步提供的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陳蘭杰,趙江燕,張薇.圖書情報檔案信息一體化管理與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J].現代情報,2007(1).
[2]馮惠玲.從文獻管理到基于信息資源的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的創新發展之路[J].情報資料工作,2013(5).endprint